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你是否記得你曾說過你要出人頭地

你是否記得你曾說過你要出人頭地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16:29:42

#頭條創作挑戰賽#

秋天了,是一個該收獲的季節,但對有些人來說,又是一年焦慮期。有朋友在問,你對于三十多歲了,依然沒有出人頭地,有什麼看法?

這個問題,其實要看和誰比,以及求什麼。

本文約2600字,讀完需約3-5分鐘。

1 和誰比?

“三十而立”,出自于《論語·為政》。孔老夫子在2500年前,就覺得人在三十歲前後應該有所成就了,這個整體焦慮的節奏一帶就是兩千多年。

你是否記得你曾說過你要出人頭地(還沒出人頭地你知道嗎)1

确實也有很多人,在三十多歲取得了很多一般人一生都難以達到的成績,比如...

  • 2001年馬化騰30歲時,已經創立了騰訊。
  • 1999年雷軍30歲時,早已是金山軟件公司的總經理。
  • 2000年李彥宏32歲時,創辦了百度。
  • 還有更早熟的,馬克紮克伯格20歲還在哈佛大學宿舍就創辦了Facebook,比爾蓋茨21歲創立了微軟,史蒂夫喬布斯也在20來歲創立了蘋果...

即使不說這些耳熟能詳的牛人,身邊同學、同事中的佼佼者,也有在三十來歲取得了很棒的成績,現在80後的廳級幹部或是創業成功财務自由者也已經不是少數了。

焦慮,往往就是來自于與身邊或熟悉的優秀人類比較。也确實,往上看,黑壓壓一片,不少三十來歲的年輕人可能覺得,怎麼還沒有出人頭地,什麼時候能出頭?

一代大英雄如劉備,也曾焦慮萬分,“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複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将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一想起時光如水,日月蹉跎,人轉眼就老了,而功名大業尚未建成,連劉備都悲從中來。

出人頭地,就必須和别人去做比較,從比較中獲得滿足。比較是人性,并沒有不對,但最好不要在比較中陷入焦慮,因為焦慮會帶來迷茫和無力感,反而可能會讓人躺平。

你是否記得你曾說過你要出人頭地(還沒出人頭地你知道嗎)2

雖說比較能帶來滿足,真正的成就以及内心真正的平衡和幸福,并不能從與别人的比較中獲得,因為總有比你強的人,而逃避和比你強的人比,隻和不如你的人比,又會變成阿Q。

總拿别人當坐标,也會讓自己随波逐流,可能陷入另一種迷茫。我想,一個恒久的平衡辦法是:

既然與人比較是人性,普通人類其實又很難逆人性,那麼把過去某時點的自己當關鍵的絕對坐标,把昨天的自己當重要的相對坐标,别人隻作為參考的相對坐标,或許會讓自己焦慮的同時,至少看到努力的方向。

為了避免焦慮别把自己變成焦土,我對自己隻要求,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有一點進步,我覺得就可以了,這也是我做自媒體的初衷。我可能永遠成不了馬雲馬化騰任正非那樣的人,隻想努力做好自己一點,變成一個還能進步、還能創造價值的自己。

2 這一生求什麼?

想出人頭地,還得看你追求什麼。一千個人,可能有一千個不同的追求,走的路更會千差萬别。

“人生何求”這個問題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先秦諸子百家就給出過各種各樣的答案,儒家的修齊治平都比較熟悉,儒墨道法的答案也都不相同。

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這件事真是很混蛋),又經過幾百年發展,北宋的張載給出了一個儒生的人生追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西方的康德、尼采、叔本華等一衆哲學家也都思考過這個問題,我覺得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可能把這個問題解碼得很好了。

你是否記得你曾說過你要出人頭地(還沒出人頭地你知道嗎)3

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了5個層次,在人的不同時期不同背景,追求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最終可能是要達到自我實現的一個狀态,比如儒生張載的志向。

  • 在你沒錢的時候,連吃飽穿暖都有問題的時候,追求的可能就是搞錢。
  • 當有一些錢了,你可能就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多一些朋友,多一些社會名譽。達則兼濟天下也好,或者一起吹吹牛也好。
  • 再往後到某個階段,你對自己的要求可能又提高了,你想再創造一些有形的無形的東西,獲得進一步的成就感。比如,王石在萬科掙錢掙夠了還去爬山,去學校再學習,甚至探讨新的愛情;曾經的明星經理人毛大慶,賺房地産的錢賺夠了,就去創業搞共享辦公;金山軟件的雷軍,後來變成了造手機的,又變成了造各種智能設備的,最近聽說還想造車;曾經的首富許家印,也去造礦泉水、造新能源車...。
  • 一個需求層次得到了滿足,就有了向下一個層次沖鋒的勇氣和欲望,這或許也是我們人類能不斷犯錯又不斷進步的一個密碼。

當想出人頭地的你,剛頂破一個階層的天花闆,或許會碰巧發現,你卻在另一個階層的地闆上...即使你頂破了某一個領域的第五層天花闆,你碰巧可能又會發現,你對頂破别的領域的那幾層闆不知道怎麼也來了興趣...,對這些迷惑的人類行為,現代社會有個更新的名詞:走出舒适圈。

3 命由誰?

如果你撞得頭破血流、心疲力竭,也沒頂破眼前那一層闆,可能就會覺得餘下人生一眼能望得到頭,因為按照目前的發展軌迹,最後會達到什麼程度,都是可以預測的了,感覺有點沒意思,于是又陷入了焦慮,可能還會感歎一句:

這都是命啊。

你是否記得你曾說過你要出人頭地(還沒出人頭地你知道嗎)4

命運使然,确實讓人在焦慮的時候,能有一點輕松。命運使然和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兩句話也并不矛盾,或許還是辯證統一的,了解了命運為何使然,才可能更好地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是相信有命運的。不考慮投胎因素,命運或許是時代等外部因素 你自身内部的心理、狀态、能力、身體的因素,這些内外因素綜合發揮作用,決定的人生之路,決定了你哪些事做成的概率大,哪些事做不成的概率大。

人這輩子,路會很長,也會有很多挫折,也會有很多迷茫。命運使然,非常适合心理安慰,當遇到挫折,你盡可以把失敗的責任甩給命運,或許就得了心安。比如失戀的時候,掙不到錢的時候,失業的時候,離婚的時候,多年原地踏步的時候,感歎一句:這就是命,會不會如釋重負一些?

之後,再看看下面這些大器晚成的人,或許又覺得還有希望?

  • 王健林1984年30歲,那會還在遼甯大學讀書。
  • 劉強東30歲還在中關村一個四平米的櫃台賣光盤和刻錄機。
  • 宗慶後30歲時是1975年,在紹興某農場任調度員。
  • 新希望劉永好1981年30歲時,在馬路邊擺攤修電視和收音機。
  • 我很喜歡的曆史人物劉邦,30來歲當泗水亭長,一直幹到快50歲起事還是庭長,而庭長是秦朝不屬國家編制、不入流的小吏。

迷茫,即将沉淪時,再吼一聲:我命由我不由天,發揮你的主動性和不服輸精神,最終找到破局的路,或許真的會大器晚成。

命好當然是運氣,但不管命好不好,如果生而為人沒有一些成就、一點挫折,那麼這個人生就像一條沒有跳動的心電圖一樣,它必然是沒有生機的。隻有跳動起來,它才會有點像音樂那樣,讓我們的人生充滿驚喜和歡樂。

你是否記得你曾說過你要出人頭地(還沒出人頭地你知道嗎)5

過程是永恒的,挫折和成都是短暫的,沒有成就和挫折的過程是死氣沉沉的。

知命但不認命,是我的人生态度。盡可能讓自己的人生一眼望不到頭,或許真的就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機會,誰也不知道下一次的餡餅會不會落到你的頭上。

注:

  1. 如有幫助,歡迎轉發、歡迎點贊,一起為更好發展加油
  2. 歡迎關注,發現更多精彩内容。
  3. 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并告知。
  4. 本号内容均為個人思考與建議,不代表作者所任職機構立場,如你有不同看法,請以你的意見為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