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語錄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語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1 03:26:26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語錄(王陽明的知行合一)1

(一)真知必能給你講明白

有一個常識:

當一個人向你解釋一個道理時,用的詞盡是大詞、且邏輯複雜繞來繞去,那基本說明這個人對這個道理的理解沒比你深多少,沒有真知。

你看很多解釋「知行合一」的,用的那些“高大上”的詞和邏輯之複雜都不忍直視,讓人越看越迷糊。

其實,如果一個人真懂了「知行合一」的道理,隻要稍微有點表達能力,就基本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把這個道理說明白、寫清楚,聽衆、讀者有多少收獲另當别論,但能讓大部分人明白這個道理是肯定的。

就像王陽明說的,「真知必能行」,真的懂了那個道理,你就能做到。

都能做到了,還說不清楚?

當然了,我也不能保證自己的理解就是正确的,但希望能把我的理解用盡量通俗、直觀的方式表達出來。

唯一的目的,就是能讓你看懂我在說什麼。

(二)道理就擺在那裡,但你沒有内化,就不是你的

王陽明有個弟子叫舒芬,課間請老師給自己寫一副自我修養座右銘,這是一個看來很正常的請求,王陽明提筆寫《孟子》裡的一段,剛寫了一半停下了,對弟子們說:

舒芬可是狀元,四書五經比誰都熟,儒學裡關于自我修養的道理也必然能倒背如流,為什麼還需要座右銘這樣的東西來時刻提醒自己呢?

這段話說明什麼?

說明熟悉、甚至倒背如流是一回事,能否将道理内化成自己的價值觀又是另外一回事,即使讀書神童如舒狀元,也存在着這個問題。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知”和“行”的脫節,用我們口頭語來說,就是說一套、做一套,嘴上笑嘻嘻、心裡媽賣批。

但心學祖師爺王陽明更深一步,直接釜底抽薪,他認為這不是“知與行”的脫節,而是你根本就是“不知”。

也就是說,道理确實擺在了你眼前了,但你沒有内化它,怎麼能說成是你的呢?!

比如學蛙泳,你在視頻看一萬遍蛙泳的分解動作,道理(知)雖擺在那裡,但依然不會遊泳的你,怎麼能說這個道理(知)是屬于你的呢?

幾個月後,在你的勤加練習下,在水中暢遊的你,腦子裡已經完全忘記了視頻分解動作,這就是你内化了這個“知”,達到了「知行合一」。

你看張三豐教張無忌太極拳時,是怎麼問他的?

“徒孫:還記得招式嗎?”

張無忌從還記得到慢慢忘記。

經過幾輪後,無忌孩兒道:“全部忘記了!”

張三豐說,孩子,你已經練成了太極拳了。

他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他知道,徒孫已經把知識内化了,達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了。

這樣一來,「真知必能行」就很好解釋了,你把這個道理内化了,在做事時不需要提醒自己了,不需要什麼座右銘了,很自然而然地就按照那個道理去做了,這時,你怎麼不行呢?

不按道理行事的話,你自己都不答應。

(三)先知而後行,真的存在嗎?

王陽明說:

知之真切笃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

所以,程朱理學說的“先知而後行”,在王陽明這裡就沒這事,“知和行”根本就不能分開,沒有一前一後的說法,這兩者就是一體的。

你會遊蛙泳的那一刻,遊泳知識和會遊了,兩者立馬并存。

而在你會遊之前,蛙泳的知識并不屬于你,哪裡來的“先知”一說呢?

(四)“知行合一”是從哪裡來的?

老王的知行合一,其實并不是憑空臆想出來的,上篇寫《傳習錄》的文中也說了(文末點擊查看),心學不是成功學,也不是獨立的存在,它是生長在儒家哲學這顆大樹上的,與程朱理學一起,都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

通往聖賢之路的太極真理,到底如何得到?

理學給的方案是:向外求,太極真理就藏在萬事萬物裡,格物緻知一樣一樣的去格,把格來的真理一彙總,就是終極真理,即為聖賢;

心學給的方案是:向内求,終極真理就在每個人心裡,隻要拂去心中塵埃,真理就會顯露出來,聖賢也就做到了。

那知行合一是從哪裡衍生出來的呢?

從儒家經典《中庸》裡來。

既然提到《中庸》了,就順嘴說一句,中庸到底是個啥意思?

我們現代人理解的中庸之道,大多理解為和稀泥、沒主見。

但中庸哪裡是這個意思呢?

中庸原指射箭:“中”是不偏,“庸”是庸常、常态,這一箭射中紅心,下一箭又是射中紅心,這種不變的狀态叫“庸”,所以做到“中庸”是非常難的。

回到知行合一,在《中庸》裡,把“知和行”分為三重境界:困知勉行、學知利行、生知安行。

了解了這三個境界是什麼意思,知行合一就更加明白了。

我們一個一個說。

(五)知行的三重境界

1、困知勉行。

沒有按道理去做,犯錯了、吃虧了、被困住了,然後勉強自己按照道理去做,雖然不情不願,但照做後脫困了。

用大白話說,就是吃一塹長一智,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還是得勉強自己去做。

比如孩子回家不做作業就玩,挨你的打了,第二天回家第一件事就強迫自己做作業,以免再次被錘。

這是第一重境界——困知勉行。

2、學知利行。

本來不知道那個道理,通過學習知道了,且覺得按道理去做對自己确實有利,于是就自然地去做了。

再拿孩子回家不做作業來說,你耐心告訴他“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孩子确實在你的諄諄教誨下在寫作業、看書中找到了快樂(雖然應試教育下,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于是第二天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吹着口哨去寫作業了。

大多數人在這裡就以為是知行合一了,但還不是,隻是到了“學知利行”的境界。

3、生知安行。

天生就知道這些道理,在運用這些道理時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且不這樣做,就心裡不安、就渾身不得勁,非要這樣做才心安理得。

孩子每天放學回來就是寫作業,但今天你說,兒子,明天周六,今晚就别寫了,陪老子玩一玩王者農藥吧?求你了!

但孩子非得寫作業,非得要今日是今日畢,雖然在你的強迫下開了一局,但打得很不開心,眼裡看着小地圖,但心裡想的卻是學習。

最後你拗不過他,讓他去寫作業,于是他突然就從蔫不拉幾到興奮異常,開心地去寫作業鳥。

終于,孩子舒坦了。

這,是“知和行”的最高境界。

(五)總結

雖然我們不能生而知之,但我們起碼可以在「學知利行」的基礎上,像張無忌學太極拳一樣,把這些“知”慢慢的内化成價值觀,變成自己的一部分。

當在做人行事後回頭一看,呀,原來我用的是這個“知”,我怎麼不知道?

此時的你就達到了王祖師爺所說的——知行合一。

如果有人問你:我明白了那麼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這到底是為什麼啊?

現在的你,應該知道怎麼回答他了。

(完)


是什麼原因?歡迎留言探讨。

擴展閱讀:不了解王陽明《傳習錄》的背景和前提,讀100遍都會雲裡霧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