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
中國最初的禮儀規矩,就從飲食開始,源于一張小小的餐桌。
無論是在家吃飯,或是宴請客人、參加宴席,飯桌上的規矩都必不可少。
座次、點菜、坐相、吃相、離席等方方面面,都體現着一個人的教養。
長輩不上桌,晚輩不落座
《弟子規》有言:“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中國的飲食規矩中,講究的就是長幼有序,對長輩要尊重誠敬。
要讓長輩先入座,面朝大門的座位為尊,其他人按照輩分大小、年齡高低依次挨着座。
等人齊了,菜齊了,再動筷子,夾菜時晚輩也要禮讓年長的人先落筷,不要自顧自地吃,也不能悶頭就離席。
既不抖腿,也不聳肩
坐有坐相,吃也要有吃相。
吃相就是一個人的品相,千萬别坐下後就又抖腿,又聳肩。
一般人看到這樣,都會心生反感,更不用說一邊吃飯一邊抖腿聳肩了。
所以,吃飯坐姿一定要端正,舉止優雅,顧及别人的感受,才能給自己加分,為自己納福。
手要扶碗,以口就食
俗話說:“手不扶碗窮一世。”
吃飯的時候,一手端碗,一手拿筷,這是祖祖輩輩留下的規矩。
手要扶碗,不僅吃起來方便,也是對糧食的珍惜和同桌人的尊重。
而且,吃什麼,就把什麼拿到嘴邊吃,以口就食,不能把嘴巴湊上去吃。
否則,在别人看來不隻是吃相難看,而且内心也十分貪婪。
不夾過河菜,不敲盤子碗
無規矩不成方圓,夾菜也是一樣。
夾菜要夾自己跟前的,而不是越過菜的中心,去夾另一邊的菜。
這是吃飯最基本的禮貌,如果滿盤子扒拉亂翻亂夾,那就是沒有教養。
敲盤子,老話說這是批評廚子做的不好吃,敲碗,老話叫“叫花子要飯”。
所以,敲盤子碗都是不允許的,因為這就是沒規矩不懂事,隻會讓人笑話。
筷不立插,酒不反倒
民間有一個習俗,家中有人去世,會在靈前放一碗“倒頭飯”,飯上會交叉插上一雙筷子,表示對死者的祭奠。
所以飯碗中插筷子是一件很忌諱的事情,家中的老人也會很介意,畢竟不吉利。
酒不反倒,是因為隻有在傳統祭祖時,才會反手倒茶倒酒。
如果給客人這樣倒,相當的不禮貌,對方心裡也會十分不舒服。
說“添飯”,不說“要飯”
常言道:“說話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尺寸。”
餐桌上也是一樣的道理,在别人吃完了碗裡的飯,要給對方添飯的時候,一定不可以開口就問:“你還要飯嗎?”
我們可以說:“你還添飯嗎?”
因為“要飯”聽起來就像是在罵人是叫花子,說“添飯”才不會有這個歧義,也顯得更加禮敬。
中華是禮儀之邦,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不能忘,不能丢。
就像吃飯的種種規中,看似細枝末節,其實蘊含着深刻的人情世故。
吃飯講規矩,是修養,也是家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