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新年即将到來,每次逢年過節最少不了的就是紅燈籠,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是燈籠的主場,燈籠是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曆史發展長河中,它不僅象征着中華文明的燦爛,而且象征着國家的繁榮富強。
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俗呼:“年小月半大。”節日的主要活動是觀燈、賽燈,所以民間也叫“燈節”。燈的造型千姿百态,各具特色,連小孩子也人手一燈,提着上街遊玩。這一天爺爺要為孫子紮制各式十二生肖燈和魚、龍、蝦、蟹燈,奶奶忙着為孩子們剪貼燈籠的剪紙花兒。到了夜晚,一盞盞燈籠點亮,紅光四射,顯得隆重熱烈、喜氣洋洋,同時綻放出了中華民族的燦爛光彩。
本章節我們便來分享燈籠的剪紙方法,這次選舉的是兩個一組的燈籠,為啥要剪兩個燈籠,除了有成雙成對的好寓意,還因為兩個燈籠地方寬敞容易寫字,比如,這次我們要在燈籠上寫“新年快樂”四個字,一個燈籠是寫不下這麼多的字,所以,我們要至少剪出兩個并排的燈籠,這樣,寫出來就不會覺得 擁擠了。
燈籠剪好後的效果如下圖所示
下面我們就來分步驟講解喜慶紅燈籠的剪紙方法:
1、取一張正方形彩紙,先畫上兩個燈籠的大概圖案,如下圖。
2、在兩個燈籠的内部寫上新年快樂四個字,每個燈籠寫兩個,這樣看起來不擁擠。剪紙的手法采用的是陰剪,需要在這個平面中把四個字摳剪出來。
3、再給燈籠裝飾上蝴蝶結和紅飄帶,烘托出節日的喜慶氣氛,畫好後的圖案效果如下。
4、把畫好的圖案附在一張紅紙上,用訂書器把四個角固定住,以防剪紙的過程中紙張移動。
5、按照畫好的紋樣剪下來,難點在于中間的四個漢字,這四個漢字采用陰剪法,用剪刀一筆一劃的摳剪出來,力度要掌握的恰到好處。
下圖是多角度拍出來的剪好後效果圖,看看效果。
這個燈籠圖案是比較簡單的,重點要分享的是如何在 一個平面中把“新年快樂”這四個字剪出來,掌握了剪漢字的方法,那麼漢字的内容就可以随意替換了。給大家做個示範,希望小夥伴們舉一反三,剪出更漂亮的燈籠來。
圖文原創,歡迎喜歡剪紙的小夥伴們點贊 關注,一起做趣手工,傳承非遺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