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信息的國家之一。
西周時,出現了利用烽火傳報敵情的方法。這個時期,國家會在軍事要塞和通往要塞的道路上。每隔一定的距離都要築起一座烽火台,連綿不絕。
到了軍事實力強大的漢朝,在烽火傳遞中開始出現了“加密信息”。
烽火台士兵利用特定的形式來傳遞信息,從而保證了過程中的安全性,為當時漢朝的軍事信息傳遞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一、古代信息傳遞——烽火與郵驿
早在商代時期的陸路交通已經出現了驅傳制度。當時乘車傳遞的叫驷或者傳,乘馬傳遞的叫遞或者驿。而後世大多騎馬進行信息傳遞,因此隻稱驿而不稱之為驷。
周代時,為了适應諸侯各國之間社會、軍事上活動的需要,每隔一段距離便會設置一座驿站。同時驿站内配套有馬車等交通工具,有專人來傳遞書信以及進行貿易往來運輸,至此已經基本形成了比較完善的信息傳遞制度。
由此可見,這時的郵驿制度已相當完備,傳遞消息的速度已經相當迅速了,之後又出現了烽火傳遞。
當有敵人來邊境侵擾時,烽火台上便會一個接一個地燃火傳遞警報。各路諸侯見到烽火,就要派兵前去擊退敵軍。
而周代最廣為流傳的烽火傳遞信息并不是多麼偉大的軍事壯舉,而是昏君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博得褒姒一笑,最終導緻政權的覆滅,真是可笑又可歎。
及至漢朝,邊防地區的烽火台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按照一定距離劃分區域,并且管理非常嚴密。
并且延地區漢代烽火台遺址中,也發現過大量簡冊中有各塞間舉放烽火的條例,即聯防公約,由此可以說明漢代烽火傳遞信息的方法已經在軍隊中很普遍了。
在我國古代利用烽火傳遞消息效率很快。東漢時期,衛、霍二将兵分兩路北擊匈奴,就是利用烽火為攻擊的記号,十幾個時辰内就傳遞到了對方的區域内,為當時的戰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烽火傳遞信息這種方法,直到明朝和清朝時許多地方還在使用。
除了烽火傳遞信息以外,古代的郵驿傳遞也是相當普遍。秦始皇在一統六國之後,各項大同措施更是極大地促進了信息傳遞的發展。
同時嬴政在各個郡縣都設立驿站,讓專門的官員進行負責此項事務,同時頒布了一系列的法律來完善制度。到了漢朝,郵驿制度在某些方面發展的更為完善。
等到了漢代,傳遞的文書開始分出等級。例如緊急文書需要由特定的人用快馬來傳遞,不得有一絲延誤。而需要傳閱的文書,則必須嚴格按照程序來進行傳遞。并且收發文書都要嚴格按照相應的程序來進行,如有處理不當的則需負責此項的人來進行擔責,可以說是十分嚴格了。
在紙張并沒有成為普遍的書寫材料之前,朝廷的文字都是記錄在單個竹簡和木牍上,之後捆起來以方便保存。
到了傳遞信息的時候,由于其文書地位的特殊性,都會把文字卷在裡面,然後整理好最終在繩子上做好标記,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傳遞文件的保密措施已經比較嚴格了。
在甘肅嘉峪關魏晉慕出土的一塊畫像磚上,上面描繪了一位信使騎在飛奔的馬上,手中拿着文書正在着急的前行。此畫靈活再現了當時郵驿傳遞的盛況。
唐代郵驿得到了空前發展,郵驿制度最為完備。
當時的官方傳遞路線以長安為原點,向周圍擴散,一直到版圖的最邊緣,距離大約為每隔三十裡設置一個驿站。最鼎盛的時候全國有驿站上千個,幾萬名工作人員,并且各驿站建有驿舍,配有專門的交通工具與土地,規模相當龐大。
此種方法傳遞速度很快,若有緊急的事情,驿馬一天便可以傳遞三百裡以上,基本滿足當時最緊急信息傳遞的要求。
唐代的郵驿制度對四鄰國家有很大影響。有的接受了唐代的郵驿制度,有的同時接受了郵驿這個名稱。
宋代為了強化郵驿工作,實行了兩項改革,一是郵驿軍事化,二是建立急遞鋪。
當時全國的軍事要道上,每隔十裡設一個急遞鋪。起初規定急遞文書每天遞送四百裡,後來提高到五百裡。例如宋朝陸遊的詩“鈴聲從西來,急得濠州書”,這就是指的急遞書信。
宋代軍事信息傳遞方面也是有相當嚴格的制度,天子發給在戰場上軍士的信息都是直達,其他人一律無權過問。古代傳遞文書時,還實行一種牌符制度,作為遞送文書的證明。
周代使用竹符和銅符,秦漢使用銅符,唐代有銀符和紙驿券,宋遼金元時期用木牌和金牌。金牌最急,為皇帝發布的緊急軍事文書所用。南宋初年,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把嶽飛召回,置于死地。這十二道金牌就是傳達皇帝的十二道命令。
這類金牌在考古發掘中曾有發現。中國曆史博物館就陳列一件刻有“火急馳馬”四個西夏文字的銅牌,這是西夏驿使傳遞緊急文書的證件。
明朝和清朝時期的郵驿基本沿用前代的制度。不過驿站更加普遍,使用的驿卒越來越多。到了清朝末年,此項制度才被淘汰,淹沒在曆史的滾滾洪流之中。
二、漢代加密技術——烽火傳遞漢朝建立以後,經過一段時期的鞏固之後,朝廷開始實行擴張領土政策,同時伴随而來的必定是進攻與防禦。
從帝國不同地區征召而來的士兵,需作為駐軍部隊履行一年兵役,他們守衛着一條由泥土或磚塊構築的防線。相當多的堡壘沿着這條路線彼此相望,作為指揮所或驿站,為人們和馬匹提供休息處。
在沒有書面通信的情況下,任何軍隊都無法組織或維持正常運轉。朝廷不指望所有的邊防士兵都能書寫,但軍官有這種能力。
他們将大部分報告寫在狹長的竹木簡上,綁在一起後卷起來形成一幅幅卷軸以傳遞信息。幸運的是,這些官方文書中有許多殘簡得以保存至今,從而使我們能夠了解到漢代上級當局的命令或提交給他們的報告是以何種形式構成的。
這些竹簡記載了漢軍的組織方式以及駐軍的職責和任務,同時,我們也了解到他們在當時的一些生活與工作情況。
漢代的邊防駐軍沿着這條防線上的一個個堡壘或烽火台傳遞信息。也可能是分階段送到長安或洛陽,這兩地分别是西漢和東漢帝國的首都。
傳遞信息的驿卒開始其預定行程後會嚴格遵守所制定的日程,他們清楚地知道,其離開駐地和到達目的地的時間會被記錄在案,若延誤而無法解釋原因,則會受到懲罰。
緊急信息則是通過騎馬傳遞的。為了确保整條路線的直接聯系,每個烽火台都将在設定的時間舉起旗幟或燃起火把,向其臨近的烽火台發出訊息,情況緊急時會使用一組特殊的信号傳遞軍情。
漢代烽火台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利用掩體來進行偵察行動的,第二種是無掩體的烽火台, 主要依靠其強大的烽火台線來傳遞戰場上的消息。
不管是有掩體的烽火台,還是依靠烽火台線的烽火台,其設置位置大都是依靠其有利地形而建造,或在山上,或在河邊,并無統一的标準。
同時為了确保可以實時接收到發出的信息,烽火台搭建的位置一般會比較高。但是烽火台的位置也不需要太高,隻要能夠及時發現敵情就滿足需要了。
同時,烽火台設置還要照顧烽火台士兵的日常生活,無論哪個時代水源永遠是在外的必需品,因此漢朝烽火台的設立有許多都是沿着水脈而來,以此保障士兵的用水,以及偵察河流中是都有敵軍偷襲。
不僅烽火台的位置會影響烽火信号的觀察,烽火台之間的相隔的長度也是影響信号傳遞的一個重要因素。漢代烽火台的間距一直遵循着漢制三、五裡設一隧的傳統來設置。
而且在漢代烽火台的周圍還設有塢這一小型建築,這為較多士兵提供了休息的地方,以此有更多的精力來進行觀察與信息傳遞。
塢内不僅有許多庇護所讓士兵休息, 同時還提供各種軍事設施以此來進行防禦以及反擊。這種集生活與軍事于一體的建築既可以放松士兵的身心,又可以增強其戰鬥狀态,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西漢建築的塢大多為平房,面積不大,同時,塢牆外還建廁所、牲畜圈、垃圾場等,以此來保證當時士兵的日常生活。
因此,漢代烽火台的搭建是需要考慮很多因素的,隻有這樣才能夠及時發現和傳達軍事情報,因為烽火台設置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偵察獲得信息并及時準确地傳遞信息。
漢代烽火台設置和建制為烽火台士兵謹候望、傳烽火提供了堅實基礎。
漢代烽火台傳遞制度是漢朝軍事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礎,但是發揮主要作用的并不是烽火台,而是烽火台上的士兵。
烽火台士兵最重要的工作便是觀察敵情和傳遞信息。為确保烽火台信息能夠及時發送出去,士兵必須夜以繼日的觀察,所以說他們和在戰場浴血殺敵的士兵相比也并不是輕松多少。
在漢朝統治者的不斷完善中,烽火傳遞逐漸發展出了其獨特的“加密信息”,烽火台上的士兵利用燔積薪、舉蓬和舉苣火的組合來進行多種方式的信息傳遞,從而對傳遞的信息進行了加密,而且此舉也極大地提高了信息傳遞的速度。
漢代的烽火台設置為當時的戰場信息傳遞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在國家的防禦戰略以及戰機方面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可以說烽火傳遞為大漢的發展貢獻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結語
作為漢朝重要的軍事防禦建築,烽火台的設立不僅及時的傳遞了戰場上的信息,同時也體現了當時軍事家們先進的思想。
正是依靠當時烽火台的“加密信息”傳遞,戰場上的情況以及皇帝的指令才能在保證其安全性的前提下及時準确地送達,從而調整軍事策略,為戰局的勝利奠定基礎。
這種極其富有智慧性的信息傳遞方法不僅在當時起到了重要的戰略作用,時至今日,對于當下我們的軍事防禦以及軍事交流同樣提供了寶貴的曆史經驗。
參考文獻:
《漢書》
《漢邊塞守禦器備考略》
《漢代蓬火制度探索》
《居延烽火考述———兼論古代烽号的演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