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是以文字為載體的書寫藝術。既然是“書法藝術”就有法度的要求,而不僅僅在寫字的層面上,寫書法到底講不講法度呢?
其實即便是寫字尤其是用中國特有的毛筆寫字,從如何控制柔軟的筆毫,來成功寫好一個字,并且要有審美意義上的“好看”。因此,書寫是一門特别講求法度的藝術,所以叫“書法藝術”而不叫“寫字藝術”。
“法度”即方法、制度,或者說是在寫字時,這種“法”的運用需要把握尺度,既然有了尺度,那就形成一種了範式來規範書寫行為。那這個法度是哪裡來的呢?是從書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總結這一規範的人就是曆史上寫書法或研究書法的那些人,慢慢就形成了尺度,後來人學習前人的書寫韭菜遵循了這一尺度,這就形成了傳承,當然作為傳承的一份子,我們也可以改變這一尺度,也就是創新。
元趙孟頫《酒德頌》
那麼制定書寫法度的根據是什麼呢?大概你有三
一、實用性需要決定的文字結體的規範性。
如一個點,點在“大”字的右肩膀處就是“犬字,點在撇處就是“太”字,形成了不同的字,字不同因不同,字義就不同。
二、利用工具實現書寫和保證書寫效果的經驗。中國特有的書寫工具毛筆性軟,可随意改換方向,就是所謂的可以八面出鋒,可中鋒行筆,可以側鋒行筆,要寫出均勻的、圓厚的線就要正峰行筆,要先寫出特殊效果的筆畫就側縫行筆,還可以提起來、按下去等等,所有在書法書寫就有了“中鋒”“側鋒”的講究,寫出不同形式的筆畫,豐富書法的點畫形式。
王羲之書法
三、保證一種“美”的效果。在書寫實踐中剛發現,毛筆中鋒用筆比偏鋒、側鋒用筆寫成的筆畫厚重、圓潤,這是在篆書時期的一種法度,這種中鋒用筆之美就為人總結成一種“法度”。然而,在寫行草時,單純的中鋒用筆點畫顯得平淡,就有了偏、側鋒用筆,點畫就有了不同的效果,所以“正峰取勁,側鋒取妍”也成了一種用筆形式,為人所接受,也就成了一種法度。
張瑞圖書法
可見、法度都是為了順利的視線書寫、适應實用需要和取得某種藝術效果而逐漸形成,就成了一種規範被接受,傳承下去。因為科舉考試,須書寫規範,就形成了文卷上字法“館閣體”。包含書法基本點畫的“永”字,就成了寫書講求力度和動勢的法度“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
從法度的形成看有兩重性,一種是保證實用性書寫和實現藝術效果的一面,也有妨礙這個效果實現的一面,關鍵是看怎麼正确的把握和運用。
正确的運用法度,不僅能有成功的創造,而且具有什麼意義;反之,書寫不講法度或者把法度當了教條,就成了書奴,或者胡寫亂花,又噴又射,也成了一種書法的一種。
王铎塑像
寫字尤其是書法必須有法,為了實現書法藝術創造,如果不能突破前人的窠臼,而純粹為了在書法中展示前人的法度,那就是印刷機無疑。
趙孟頫像
元趙孟頫的書法寫得好,法度嚴謹,幾乎是公認的,然而傅山卻批評他說:“寫晉盡用晉法,寫唐盡用唐法,求自家法,一筆無也”。對趙孟頫後人也有不同的定論,從趙孟頫始複古風流行,重歸晉唐之法,也有人說他沒有創造精神,在書法楷書史上趙孟頫開創了“趙體”,不過不同的時代這種審美觀也不同,才有了“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清尚質”的書法審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