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潼關在陝西哪個縣

潼關在陝西哪個縣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18 17:11:00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元代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描繪了潼關的險峻。潼關因“河在關内南流潼激關山”而得名,南依秦嶺,北瀕黃河,與山海關并稱“天下第一關”。

潼關在陝西哪個縣(陝西潼關知多少)1

潼關的曆史,源遠流長。據《唐書》載“古為桃林塞”。《左傳》也有“文公十三年,晉侯使詹嘉處瑕瑕,見山西猗氏縣,守桃林之塞。”的記載。古人杜氏記載:桃林,在弘農華陰縣東,潼關是矣。自函谷至斯,高出雲表,幽谷秘邃,深林茂木,白日成昏。又名雲潼關,亦曰沖關。河水自龍門沖激至華山東也。

潼關在陝西哪個縣(陝西潼關知多少)2

潼關在陝西哪個縣(陝西潼關知多少)3

在我國古代軍事史上,有“十大名關 的說法。分别是“山海關、潼關、嘉峪關、居庸關、友誼關、雁門關、紫荊關、劍門關、娘子關、武勝關”。 這些“關基本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在曆代戰争中都發揮了禦敵防患,保民防災的重要作用。潼關在函谷關之西,兩者相距近百裡,這兩個關,都是非常險要的,又因為距離比較近,所以有“百二秦關這一說。

潼關在陝西哪個縣(陝西潼關知多少)4

從地圖上看,潼關的城市布局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潼關之南,有秦嶺雄峙,分布着深達數十米乃至上百米、寬數十米的禁溝,同時為增強禁溝的防禦功能,設十二連城關,以防秦嶺諸谷之險,舊時各關均駐重兵把守;附近有渭水彙入黃河東下,是天然 ,, 屏障;西側有太華山,重巒疊嶂,高聳入雲;城東的金陡關,依托絕壁築關,用以抵禦東來的侵擾。此種形勢,确是“三秦鎖鑰,四鎮咽喉”之地。險要的地形、重要的戰略地位使古潼關成為曆代兵家必争之地。

潼關之險,“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解不平”。千年的高雲聚集在這座雄關之上,陣陣秋風吹散了嗒嗒的馬蹄聲,滔滔的黃河與遼闊的原野還嫌不夠舒展,從華山進入潼關後更不知什麼是坦平,從這首古詩當中你就知道潼關是多麼的地勢險要。

潼關在陝西哪個縣(陝西潼關知多少)5

潼關在陝西哪個縣(陝西潼關知多少)6

潼關在陝西哪個縣(陝西潼關知多少)7

潼關在陝西哪個縣(陝西潼關知多少)8

潼關最早建造的确切時間已不可考,據說起初叫沖關,因為遠望黃河自北直沖而來,故名。現在我們如果站在潼關故址北望,看到的是,黃河劈開秦晉之間的群山,滔滔而來,南下直撲華嶽,至此陡折向東,轉折處小于九十度,隔河與風陵渡相望。後因此地西有潼水,改名潼關。東漢光武帝建武年間曾修建潼關,在函谷關西五十公裡處,作為輔助函谷關的第二道防線。函谷關在三國時期,魏正始元年(240年)廢棄,潼關便成為關中東面的主要門戶。這個由山川自然組成的軍事要塞,曆來被譽為“三秦鎖鑰”。

兩千年來,曆史上與潼關有關的重大戰事有三十多次,其中很多主要的曆史事件甚至直接決定了國家朝代的興亡。

戰國末年,秦國從晉國奪取潼關之後,開始擊滅六國的大業。諸侯聯兵仰關攻秦,秦人開關迎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東漢末年,馬超、韓遂十部皆反,屯兵潼關。公元211年,曹操親自率軍與馬超夾關而戰,曹操以沙築牆用水澆灌,一夜冰凍成壘,馬超兵敗西逃。

公元536年,東魏攻西魏,西魏拒守潼關,東魏兵不得進,西魏軍潛出禁谷,出其不意,全殲東魏軍。

公元756年,安史之亂初期,哥舒翰統兵20萬

公元536年,東魏攻西魏,西魏拒守潼關,東魏兵不得進,西魏軍潛出禁谷,出其不意,全殲東魏軍。

公元756年,安史之亂初期,哥舒翰統兵20萬重兵足以防守潼關,卻受楊國忠壓力,東出百裡戰叛軍于靈寶縣西原,這裡南面靠山,北面黃河,雙方在七十裡的狹路上激戰,崔乾祐大破哥舒翰。安史之亂中後期,潼關也曾數度易手。

唐朝末年,公元880年,黃巢起義軍由洛陽進發潼關,唐将田令孜率兵十萬鎮守潼關,起義軍由禁谷潛入奪取潼關,直搗長安。

金朝末年,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死,遺命借道南宋出川,繞道潼關以滅金。

元朝末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攻破潼關,從而安定陝甘。

明朝末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與清軍激戰于潼關,未分勝負,然而北路清軍已由山西保德州渡過黃河,進入陝北,李自成棄城而逃。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寇侵華,占領山西後數月,抵風陵渡,飲馬黃河,隔河遠望古城,垂涎潼關,然而長達七年,黔驢技窮,濫施轟炸

涎潼關,然而長達七年,黔驢技窮,濫施轟炸,但卻望而卻步。

潼關在陝西哪個縣(陝西潼關知多少)9

潼關在陝西哪個縣(陝西潼關知多少)10

四十年代初,日寇陷洛陽,過陝縣,直抵靈寶距潼關僅約十公裡,仍望關興歎,終未能進兵關中一步。

如今的潼關早已不是“三秦鎖鑰”的雄關古城,隻剩下斷壁殘垣,昭示着曆史上驚心動魄的風雲印記。雖然潼關失去了作為險峻關隘的地位與功能,但行走在潼關古城裡,撫摸曆史殘存的印記,仍能感受到潼關厚重的曆史文化底蘊。地名上帶有濃重的軍事色彩,譬如代子營、寺角營、上屯、下屯之類,潼關居民大部也是古代軍屯後代,隻是已經卸甲歸田,老老實實的當起了農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