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外來入侵物種有哪些

外來入侵物種有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30 12:53:27

  1、紫莖澤蘭(學名: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 R. M. King):呈半灌木,高0.8~2.5米。莖紫色,葉對生、卵狀三角形、棱形,邊緣具粗鋸齒。頭狀花序,排成傘房狀,總苞片三四層,小花白色。有性或無性繁殖。每株可年産瘦果1萬粒左右,瘦果五棱形。具冠毛,藉冠毛随風傳播。根狀莖發達,可依靠強大的根狀莖快速擴展蔓延。原産地中美洲,1935年在雲南南部發現,可能經緬甸傳入。分布于雲南、廣西、貴州、四川(西南部)、台灣、垂直分布上限為2500米。

  2、薇甘菊(學名:Mikaina micrantha Kunth):多年生草質或木質藤本,莖細長,匍匐或攀緣,多分枝,莖中部葉三角狀卵形至卵形,基部心形,先端漸尖,邊緣鋸齒,頭狀花序多數,在枝端常排成複傘房花序狀,含小花4朵,全為結實的兩性花,總苞片4枚,狹長橢圓形總苞基部有一線狀橢圓形的小苞葉,花有香氣;花冠白色,脊狀,檐部鐘狀,5齒裂,瘦果黑色。原産地中美洲,1884年首次在香港登陸,1984年在深圳發現。 分布于香港、澳門和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

  3、空心蓮子草(學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多年生草本。根莖繁殖。3~4月根莖萌芽出土;匍匐莖發達,節處生根,莖的節段亦可萌生成株。葉對生,有短柄,葉片長橢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單生于葉腋,由10~20多朵無柄的白色小花集生組成,有總花梗;苞片和小苞片幹膜質,宿存;花被5片,披針形,背部兩側壓扁,膜質,白色有光澤;花期5~10月份。原産地南美洲,1892年在上海附近島嶼出現,1950年代作豬飼料推廣栽培,分布于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天津。

  4、豚草(學名: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一年生草木,高20~250厘米。莖直立,具棱,多分枝,下部葉對生,上部葉互生,葉片三角形,1~3回羽狀深裂。頭狀花序單性,雌雄同株;約50~60個在枝端排列成總狀,花冠淡黃色,總苞倒卵形倒圓錐形,囊狀,無花冠與冠毛,花柱2,絲狀,伸出總苞外。瘦果倒卵形,包被在堅硬的總苞内。分布于北美洲,1935年發現于杭州,分布于東北、華北、華中和華東等地約15個省、直轄市。惡性雜草,對禾木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

  5、毒麥(學名:Lolium temulentum L.)一年生草本。稈成疏叢,高20-120厘米,具3-5節,無毛。葉片扁平,質地較薄,邊緣微粗糙。穗形總狀花序,小穗含4-10小花,小穗軸節間長1-1.5毫米,平滑無毛;穎較寬大,與其小穗近等長,外稃橢圓形至卵形,成熟時腫脹,基盤微小芒近外稃頂端伸出,長1-2厘米,粗糙;内稃約等長于外稃,穎果為其寬的2-3倍。花果期6-7月。原産歐洲地中海地區,1954年在從保加利亞進口的小麥中發現,除西藏外,中國大陸各省都有發現。

  6、互花米草(學名: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 )屬禾本科,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稈高1-1.7m,直立,不分枝。葉長達60cm,基部寬0.5-1.5cm,至少幹時内卷,先端漸狹成絲狀;葉舌毛環狀,長1-1.8cm。圓錐花序由3-13個長(3-)5-15cm,多少直立的穗狀花序組成;小穗長10-18mm,覆瓦狀排列。穎先端多少急尖,具1脈。第一穎短于第二穎,無毛或沿脊疏生短柔毛;花藥長5-7mm。原産美國東南部海岸,1979年作為經濟作物引入上海(崇明島)、浙江、福建、廣東、香港。威脅本土海岸生态系統,緻使大片紅樹林消失。

  7、飛機草(學名:Eupatorium odoratum L.)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粗壯,橫走。莖直立,高1-3米,蒼白色,有細條紋;分枝粗壯,常對生,葉對生,卵形、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花序下部的葉小,常全緣。頭狀花序多數或少數在莖頂或枝端排成傘房狀或複傘房狀花序,總苞圓柱形,總苞片3-4層,覆瓦狀排列,外層苞片卵形,麥杆黃色。花白色或粉紅色。瘦果黑褐色,5棱,花果期4-12月。原産中美洲,1920年代作為一種香料植物引種到泰國栽培,1934年在雲南南部發現,分布于台灣、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廣西、雲南、貴州。

  8、鳳眼蓮(學名: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s)是浮水草本或根生于泥土中,高30~50厘米。莖極短,節上生根,具長匍匐枝,與母株分離後,長成新植株。葉基生,蓮座狀,葉片卵形,倒卵形至腎圓形,光滑:葉柄基部略帶紫紅色,膨大呈葫蘆狀的氣囊。花葶單生,中部有鞘狀苞片,穗狀花序有花6~12朵,花被紫藍色,6裂,在藍色的中央有鮮黃色斑點,子房卵圓形。蒴果卵形。原産巴西東北部,1901年從日本引入台灣作花卉,1950年代作為豬飼料推廣。在遼甯南部、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的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有栽培,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逸生為雜草。大量逸生,堵塞河道,破壞水生生态系統,威脅本地生物多樣性 。

  9、石茅(學名:Sorghum halepense (L.) Pers.)也稱假高梁,多年生禾草,有根狀莖。稈直立,高100-150cm。葉寬線形至線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無毛,邊緣粗糙。圓錐花序,分枝近輪生,無柄小穗橢圓形,成熟時為淡黃色或帶淡紫色,主脈由齒間伸出成芒,也可全緣而無芒。雄蕊3枚;花柱2枚,僅基部聯合,柱頭帚狀。有柄小穗雄性,較無柄小穗狹窄,顔色較深,質地亦較薄。種子千粒重3.5克。原産地中海地區,20世紀初從日本引到台灣南部栽培,同一時期在香港和廣東北部發現,種子常混在進口作物種子中引進和擴散,分布于中國多地, 是高粱、玉米、小麥、棉花、大豆、甘蔗、黃麻、洋麻、苜蓿等30多種作物地裡的雜草,還可與同屬其他種雜交。

  10、蔗扁蛾(學名:Opogona sacchari)成蟲體色黃褐,體長8-10mm,展翅22-26mm,前翅深棕色,後翅黃褐色,後足長,超出翅端部,後足胫節具長毛。腹部腹面有兩面三刀排灰色點列。停息時,觸角前伸;爬行時,速度快,形似蜚蠊,并可做短距離跳躍。成蟲多在傍晚到午夜活動,有取食補充營養和趨糖的習性,趨光性不強。原産地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1987年随進口巴西木進入廣州,1990年代傳播到了北京。分布在10餘個省、直轄市。威脅香蕉、甘蔗、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及溫室栽培植物。

  11、濕地松粉蚧(學名:Oracella acuta)雌成蟲梨形,腹部向後尖削,觸角7節。若蟲橢圓形至不對稱橢圓形,長1.02-1.52mm,3 對足。末齡後期,蟲體分泌蠟質物形成白色蠟包,覆蓋蟲體,雄成蟲分有翅型和無翅型兩種。初孵若蟲孵化後聚集在雌成蟲的蠟包内,天氣适宜時爬出,在松樹枝、梢、葉處不停活動,并随氣流被動擴散,擴散距離一般為17km,最遠可達22km。部分初孵若蟲在較隐蔽的嫩梢、針葉束或球果上聚集生活。原産地美國,1988年随濕地松進入中國廣東省台山,到1994年,已擴散蔓延至廣東省多個縣市。分布于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引入的濕地松、火炬松和加勒比松加速了擴散,對本地的馬尾松、南亞松等構成嚴重威脅。

  12、強大小蠹(學名:Dendroctonus valens)成蟲圓柱形,長5.7-10.0mm,淡色至暗紅色。雄蟲長是寬的2.1倍,成蟲體有紅褐色,額不規則凸起,前胸背闆寬,具粗的刻點,向頭部兩側漸窄,不收縮;蟲體稀被排列不整齊的長毛。雌蟲與雄蟲相似,但眼線上部中額隆起明顯,前胸刻點較大,鞘翅端部粗糙,顆粒稍大。原産地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馬拉和洪都拉斯等美洲地區。1998年在中國山西省陽城、沁水首次發現,可能與引進木材有關。分布于山西、陝西、河北、河南,不僅攻擊樹勢衰弱的樹木,也對健康樹進行攻擊(尤其是油松),導緻發生區内寄主的大量死亡。

  13、美國白蛾(學名:Hyphantria cunea)雌雄異型,成蟲白色。雄蛾觸角雙栉狀,前翅上有幾個褐色斑點。雌蛾觸角鋸齒狀,前翅純白色。美國白蛾以蛹在樹皮下或地面枯枝落葉處越冬,幼蟲孵化後吐絲結網,群集網中取食葉片,葉片被食盡後,幼蟲移至枝杈和嫩枝的另一部分織一新網。原産北美洲,1979年傳入中國遼甯丹東一帶,1981年由漁民自遼甯捎帶木材傳入山東榮成縣并蔓延,1995年在天津發現,主要為害落葉闊葉樹種,包括許多經濟林,果樹,行道樹和觀賞樹木。重要的如白蠟槭,糖槭,桑,蘋果,梨,山楂,李屬,薔薇屬,繡球花屬,桦屬,桤木,栎,胡桃屬,柿,楊屬,柳屬,榆屬和懸鈴木等。也取食寄主樹木附近的玉米、大豆、棉花、煙草、甘薯等作物以及一些花卉和雜草。

  14、非洲大蝸牛(學名:Achating fulica)是中大型的陸栖蝸牛。成體殼長一般為7~8厘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厘米。夜行性,雜食性,大多是在潮濕環境中活動,喜歡在下雨及夜間出沒。原産非洲東部沿岸坦桑尼亞的桑給巴爾、奔巴島,馬達加斯加島一帶。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在福建廈門發現,可能是由一新加坡華人所帶的植物而引入。後被作為美味食物,引入多個南方省份。分布于廣東、香港、海南、廣西、雲南、福建、台灣。全球性入侵物種。食物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種作物。

  15、福壽螺(學名:Pomacea canaliculata)個體大,每隻100~150克,最大個體可達250克以上。有巨型田螺之稱。外殼顔色比一般田螺淺,呈黃褐色,卵于夜間産在水面以上幹燥物體或植株的表面,多的可達千粒以上。原産亞馬遜河流域,作為高蛋白食物最先被引入台灣;1981年引入廣東,1984年前後作為特種經濟動物廣為養殖,後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養殖。由于被大量遺棄或逃逸,并很快從農田擴散到天然濕地。分布于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浙江,對水稻生産造成損失。威脅入侵地的水生貝類、水生植物和破壞食物鍊構成,是卷棘口吸蟲、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

  16、牛蛙(學名:Rana catesbeiana)體長約20厘米,後肢長達25厘米。成體大者體重超過0.5千克。頭部寬扁。口端位,吻端尖圓面鈍。眼球外突,分上下兩部分,下眼皮上有一個可折绉的瞬膜,可将眼閉合。體綠或棕色,腹部白色至淡黃色,四肢有黑色條紋。常生活於靜水中或其附近。春季繁殖,卵産于水中。蝌蚪呈綠褐色帶有深色斑點。蝌蚪階段持續1~3年,原産北美洲落基山脈以東,北到加拿大,南到佛羅裡達州北部。1959年作為食物引入,遍布北京以南地區除西藏、海南外的中國大陸地區。對本地兩栖類造成威脅,甚至影響到生物多樣性,如滇池的本地魚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