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7月16日電(記者 上官雲)日前,“大彗星來了”登上熱搜。媒體報道稱,一顆編号為C/2020 F3的明亮彗星正路經地球。據悉,7月下旬其觀測條件會變得更好。
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介紹,“非常明亮”是該彗星受關注的原因之一。這樣肉眼可見的明亮大彗星,大概平均十年會有一次。
這顆彗星何時觀測條件更好?
一般來說,彗星是一種環繞太陽或行經太陽附近的雲霧狀天體。彗星大部分都比較暗弱,明亮到能用肉眼看到的比較稀少。
當地時間7月12日,馬耳他Bahar ic-Caghaq村,當地夜空中可觀測到NEOWISE彗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有天文愛好者拍下了編号為C/2020 F3彗星的身姿。從照片可以看到,這顆彗星的“頭部”很清晰,彗尾比較長、也比較明顯,大緻呈現黃白色。
“編号為C/2020 F3的彗星有兩條彗尾,一條是等離子态彗尾,筆直地背向太陽,另一條則是灰塵彗尾,由于慣性略有偏移。”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站科普主管袁鳳芳介紹。
她介紹,7月22日,這顆彗星将到達近地點,與地球距離約為1.03億公裡。到7月25日夜幕降臨時,這顆彗星将出現在西北偏西30度的地平線上。
“編号為C/2020 F3的彗星非常明亮,尤其對北半球來講,很久沒有看到如此明亮的彗星。這也是它受關注的原因之一。”朱進稱,7月下旬的觀測條件會更好一些。
彗星的結構如何?
一般來說,彗星由彗頭和彗尾兩部分組成。彗頭又一般包括彗核和彗發,彗核是彗星最中心、最主要的部分。
資料圖:據路透社4月20日報道,一顆名為“2IBorisov”的星際彗星穿越了太陽系。這顆彗星直徑可能不超過975米,當它接近太陽時,有氣體從中噴射出來。(圖為合成照片)
朱進說,跟小行星比起來,一般來說,彗核個頭不大,有的直徑可能隻有幾百米。從觀測角度說,人在地球上遠遠看過去,彗核是一個亮點。有了彗發,彗星會顯得比一個“星點”胖一些。
“現在天文領域有很多搜尋小行星的項目,不少彗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發現的。”他說,編号為C/2020 F3的彗星是由NEOWISE衛星發現,因此也叫NEOWISE彗星。
它們大緻有哪些類型?
關于彗星的起源,朱進介紹,有一種說法是在太陽系外圍有一個很大的彗星區,叫奧爾特雲,“裡面有特别多的彗星,但幾乎都離太陽很遠。”
彗星的軌道有橢圓、抛物線、雙曲線。朱進介紹,目前認為,軌道運行周期小于200年的一般叫周期彗星,大于200年的,一般稱作非周期彗星。
朱進舉例道,哈雷彗星就是一顆周期彗星,它的周期是76年。
因為名字裡都帶着一個“星”字,偶爾會有人把彗星和流星混淆,但二者并不是一回事。朱進解釋,彗星出現的話,一般在很長時間内都能看到;至于流星,是因為流星體進入地球大氣層會發光,基本是“一閃即逝”。
彗星自己不發光?
有趣的是,雖然照片中的彗星基本都是“亮閃閃”的,但彗星自己并不發光。
圖為彗星探測器探索效果圖。2014年,歐洲航天局1月20日宣布,歐洲“羅塞塔”彗星探測器于格林尼治時間當天10時(北京時間18時)按計劃蘇醒,繼續追趕“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地球控制中心預計将在7個半小時後收到探測器傳回的首個信号。
據介紹,彗星在接近太陽時,受太陽輻射壓力和溫度變化的影響,有塵埃噴發出來。這些塵埃會反射太陽光。
朱進說,古代科技水平落後,當古人看見這麼大、這麼亮的彗星出現在天際時,往往難以理解,才會産生一系列迷信說法。如今以科學的觀點看,古代那些迷信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觀測和肉眼可見是兩個概念,通過望遠鏡、探測器等,人類能觀測的彗星要比肉眼可見的彗星數量多得多。有少數彗星能被肉眼看到,并不稀奇。”朱進稱。(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