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商品不買退嗎?□ 法治時評□ 馬樹娟,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預售商品不買退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法治時評
□ 馬樹娟
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了有關“新”消費領域投訴情況的報告,其中提到一些網絡商家對預售商品設置超長預售期,同時設置預售商品不退換、預付金不退等不公平格式條款,減免自身義務和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
商品預售并不是最近才出現的銷售模式,其最初主要适用于一些制作繁雜的商品或首發上市的新品,可以幫助商家準确把握市場需求、提高資金運用效率、避免大量庫存積壓。不過,從媒體報道情況看,眼下商品預售模式已逐漸出現了異化趨勢:不僅預售期越來越長,而且預售的商品種類範圍不斷擴大,一時間似乎“萬物皆可預售”。與此同時,商家預售不告知、無故延遲發貨時間,預售期間随意取消訂單等現象也不時發生,甚至還有商家利用格式條款對消費者提出了“預售商品不退換”“預付金不退”“不接受中差評”等不合理要求,将經營風險全部轉嫁給了消費者。
這些行為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挫傷了消費者的消費熱情,也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并享有網購七日無理由退貨的權利,經營者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由此來看,一些商家的做法和就商品預售設定的“霸王條款”已涉嫌違法。
商品預售不能演化成無限期超長預售,更不能異化為惡意預售,變成給消費者肆意“下套”的工具。商家必須明白,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誠信經營才是王道,否則終将遭到消費者的抵制和抛棄;作為電商平台,要針對商品預售模式完善制度規則,強化格式條款的合規管理,并對違反規則的商家及時預警懲戒,不斷促進電商行業規範健康發展;監管部門也要對借商品預售欺詐消費者等違法行為依法予以處罰。如此,才能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推動構建起消費者友好型社會。
來源: 法治日報--法治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