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将皇位讓給弟弟的做法,和現在的沙特王室一樣,兄終弟及,王位先按長幼在老一代傳承,老一輩傳完了,然後在從第二代傳下去,這樣的好處,就是保證的,都是經過曆練,成熟的繼承人,而且宋太祖自己的兒子,也有皇位坐。因為宋太祖兒子,趙德芳,是第二代裡年齡最大的,是二代繼承人裡的第一順位,這是一個對趙家最好的方案了,因為當時的宋朝,是趙大篡位了北周的,同時周圍還有那麼多的敵國。趙家非常不安全。
因此,對于整個宋朝和趙家來說,穩定性是最重要的,不僅拳法了得,趙匡胤還熟谙棍術,如果有幸生在武俠世界,大概會博得一個類似"拳棍雙絕"的響亮名頭,而且據史書記載,趙匡胤很可能熟練掌握了"金鐘罩鐵布衫"的内家功夫。有一次趙匡胤騎着烈馬狂奔,可能因為醉駕,腦門劇烈地磕在了城牆上,當圍觀群衆興高采烈地來欣賞又一起交通事故時,卻發現趙匡胤一點事沒有,連輕微腦震蕩的迹象都沒有。
按說,以他這樣的身手,必須享受每頓飯"牛肉大塊切兩三斤來",随手還能甩出一錠大銀子的大俠待遇。然而現實就像去掉美顔和濾鏡後的素顔,趙匡胤出門才幾個月,就和任何一個出遠門的朋友一樣,認識到的第一條真理永遠是:有錢,才可以為所欲為!囊空如洗的趙匡胤很快發現劫富濟貧的技術難度約等于不勞而獲,隻有勞動才是活下去的唯一方式。
其實在打雜多次、賣藝若幹次、吃白食一次後,他甚至開始懷疑人生了,俯視腳下無邊無際的大地,仰望天空毒辣的日頭,他不禁靈感爆發,吟當趙匡胤出現在王彥超面前的時候,他全身上下從形象到氣質,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社會盲流了:不羁的造型,狂放的着裝,手裡還有一根可疑的棍子,趙匡胤已經走了一千多裡地,從黃河邊上的洛陽城到長江邊上的複州(現在這裡以出産跳水名将而出名)。
接着複州觀察使王彥超,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終于确認來者不是一位丐幫弟子,而是自己老友趙弘殷的兒子趙匡胤。趙匡胤說:叔,我要奮鬥,給我個管理崗位幹幹吧,王彥超語重心長地說:年輕人要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骛遠,趙匡胤說:那你随便給我安排個位置,我相信自己能力之外的資本為零,王彥超遲疑了一下,嚴肅地說:你的能力不足,但是我關愛弱勢群體,可以資助你十貫銅錢,這十貫銅錢的購買力相當于兩桶劣質酒。
許多年後,晁蓋等不法分子在黃泥崗智取生辰綱時,賣的酒就是"五貫足錢一桶,十貫一擔"。趙匡胤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他幾乎要出離憤怒了。于是他拍案而起,一把把錢揣進了兜裡。趙匡胤拿着這十貫錢,來到了随州。這裡的主管是他父親的另一位熟人董宗本。由于趙匡胤已經有了十貫錢的原始資金,所以他就對自己進行了投資,經過一番裝扮,他的形象從走投無路的流浪漢變成了體驗生活的有錢人,而有錢人通常是有能力的,所以董宗本愉快地錄用了他。
但很快,和今天的年輕人一樣,趙匡胤感受到了職場深深的惡意,他受到了一個人的瘋狂打壓:那就是董宗本的兒子董遵誨。讓董遵誨不愉快的理由很多很充分:首先,趙匡胤長得方面大耳,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在當時的審美價值觀裡屬于高顔值代表,這對于其他人來說就顯得很不友好,其次,趙匡胤作為武林高手,弓馬娴熟,業務能力過于突出,這讓董遵誨感到很不安全。
整個趙家,弟弟是二把手。自己孩子小,沒有什麼根基。不給弟弟,傳給自己兒子很容易造成家族分裂,敵人還沒打過來,自己家弟弟和兒子争位,自己趙家就被自己人搞垮了。所以傳給弟弟,保證家族穩定,是唯一可行的方法,這樣做,其實也是民間大家族常見的做法。族長的位置,由老一輩輪流擔任。輪完了,再轉給第二代,可以保證家族整體的穩定和利益,避免鬧分家。
當然也有弊端,這個傳承,和人性是相悖的,所以一定會有毀約者,坐上王位之後,想把法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趙光義的做派,和現在的沙特國王老薩勒曼如出一轍。自己的弟弟,侄子,全被以叛國罪抓起來,剝奪其他支系的繼承權,然後把自己的兒子立為皇儲,為的就是給自己的兒子鋪路,兄終弟及,一定會被父死子繼給頂替,這是人性使然,朱棣也是如此,當了皇帝以後,大哥朱标的後代,不是意外,就是猝死,僥幸活下來的,都被關在鳳陽老家當豬養,到了英宗的時候,徹底斷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