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楊錦英
大年初九,年味在廣東揭陽普甯市仍未消散。随着铿锵有力的鼓點,普甯南山英歌隊的巡遊隊伍出現在街頭,隊員們手持一雙短棒,邊舞邊行,氣勢高昂,陣容壯美。
在這支恢宏的隊伍中,一個小男孩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男孩扮演的角色是梁山好漢時遷,畫一個白底蛇紋妝面,穿一身紫色短打,手持一條布蛇不停舞動。
小男孩名叫陳楷銘,今年春節,5歲的他第一次正式參加英歌演出便走紅,網友評價其“奶兇奶兇的,可愛” “這小朋友做得很好,普甯英歌後繼有人”……
英歌家庭出身,學習動作很快
陳楷銘出生在普甯南山村的一個英歌舞世家,從曾祖開始,父輩代代都跳英歌舞。陳楷銘的父親陳恒欽從小就喜歡看英歌演出,15歲加入南山英歌隊,至今已經17年,在英歌舞隊中扮演“黑旋風”李逵,挂黑須。
小時遷(來源:受訪者社交平台)
普甯英歌内容取材于《水浒傳》“元宵節大鬧大名府”的故事,講述正當元宵節大放花燈的時候,一群梁山好漢鬥智鬥勇把盧俊義等人從獄中劫出的故事。表演者勾畫風格獨特的臉譜,按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着武士服,緊身短打,手執特制雙短棒叩擊起舞,并配以鑼鼓、螺号節奏。2006年,普甯英歌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陳恒欽所在的南山英歌舞隊,正是普甯快闆英歌的代表之一。逢年過節,陳恒欽都要外出表演英歌舞,幾乎一場不落。
而陳楷銘從3歲記事起,就愛看爸爸的表演視頻,還愛模仿,不時在家裡跟着視頻舉手擡腿,或用兩根筷子敲擊出英歌舞的鼓點節奏。既然小朋友感興趣,陳恒欽偶爾也會帶兒子到現場去觀摩英歌舞表演。每次有機會到現場看表演,陳楷銘都十分新奇、興奮。
今年是疫情之後普甯第一次複辦大規模的英歌舞表演,陳恒欽自然要參加。這一次,他将5歲的陳楷銘也帶入了英歌舞隊伍中。
陳楷銘給自己選的角色是時遷。在英歌舞中,時遷是引舞人,在隊伍前方開路,手中持一黑白相間的布蛇舞動,用以指揮。
令英歌隊衆人驚喜的是,陳楷銘學起英歌舞來很快。他跟着另一名同樣扮演時遷的大哥哥,學習舞蛇、蹲挪、翻跟鬥等動作,往往隻學一兩遍就會。南山英歌隊總教練陳來發告訴記者,陳楷銘很有天賦,“他們家幾代人都跳英歌舞,家庭氛圍濃厚,可能這就是‘英歌基因’吧。”
熱愛英歌表演,父親盼傳承有人
從大年初一到初九,陳楷銘一共參加了6場英歌舞演出。前兩場在早上7點半開始,為了提前做好準備,淩晨三時許就要起床化妝。而等英歌舞隊伍走過一條條大街小巷,在村子裡巡遊結束,往往已是下午五時許。
小時遷(來源:受訪者社交平台)
在這樣忙碌的節奏中,小楷銘始終保持着飽滿的熱情。“可能小朋友就是這樣,特别喜歡一樣東西就要去做,好像不會累一樣。”陳恒欽說,“他比我還積極,有時早上他還會反過來叫醒我,讓我起床化妝。”
陳楷銘雖然人小小的,表演起英歌來卻是有模有樣。他邊舞動手中的布蛇,邊随着隊伍移動,時不時下蹲做一些地闆動作,也能夠加入“陣型”當中,和大人們一起轉圈騰挪。
他嚴肅而賣力的表演一下子吸引了許多圍觀群衆的注意,反響十分熱烈。有人将他的表演視頻發布到社交平台,很快引起熱議:“奶兇奶兇的,可愛。”“百裡油耗隻需要一瓶旺仔牛奶。”“這小朋友做得很好,普甯英歌後繼有人。”
對于陳楷銘的走紅,父親陳恒欽表示,網友們的評價他都有看,但是保持平常心,隻希望孩子每天做自己喜歡的事,開開心心的。
與此同時,陳恒欽也建議觀衆們更多關注英歌表演,不要過度接近小演員。小楷銘走紅之後,有部分觀衆會在他表演的過程中湊得很近拍照。“很感謝大家的喜歡,但楷銘太小了,那麼多人圍着他,他會覺得有點害怕。”陳恒欽表示,“而且他是去表演的,不是去被圍觀的,這樣他自己也不開心。”
但陳恒欽也表示,并不會因此放棄讓陳楷銘繼續學習英歌舞。他說,“普甯英歌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東西,我們一輩一輩地傳承下來,接下來也不會放棄,會繼續将其弘揚廣大。”
據南山英歌隊總教練陳來發介紹,在英歌隊中,像陳楷銘這樣從小接觸英歌舞的例子并非少數,他們會主動吸納對英歌感興趣的青少年,将他們發展為新鮮血液。
這些年來,陳來發與教育部門積極溝通,将英歌舞推進校園。他積極協助南山當地小學,打造“南山快闆英歌舞”特色教育項目,組建了一支南山少年英歌隊,2020年,該少兒英歌隊還參加了廣東電視台春晚的表演。陳來發也希望,今年的“英歌舞熱潮”能夠吸引更多人關注英歌舞,傳承英歌舞。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