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小組合作教學實效性的界定

小組合作教學實效性的界定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7 04:16:06

  《小組合作與嘗試教學課堂模式研究》

  中期研究彙報材料

  流坡塢鎮中學 嶽桂霞

  本課題從正式申請立項,5月開題,預期2年結題。目前,已進入中期研究階段,現将本階段研究進展情況報告如下:

  課題研究的階段成果

  教師方面:

  (一)、開課情況:

  ①6月至今

  二年級語文:嶽桂霞、張秀玲

  一年級數學:馬元芙

  四年級數學:李金花

  五年級語文:丁希偉

  (二)、相關論文:

  嶽桂霞:《嘗試合作學習理論的心得體會.》

  楊賢良:.《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

  (三)教學設計:

  逯彩霞《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

  學生方面:

  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回歸,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品質,轉變了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鍛煉,提高了自學能力。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課堂形式靈活多樣。

  例如逯彩霞老師在教學四年級語文《巨人的花園》一課時,充分發揮小組長的作用,組織小組成員進行一對一讨論、研究解疑,确保每個小組成員實現高效學習,最終實現小組團隊的整體學習目标。充分發揮學習小組的團隊作用,科學利用小組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互幫互學。

  李金花老師在教學四年級數學《近似數》一課時,學生通過自學,讨論,質疑,解疑等環節,完成自學目标。在展示課中,學生充分扮演小老師角色:講解、提問、釋疑完成了本課的知識目标。

  課題研究階段反思

  反思這一階段的研究過程,我們的體會頗多。

  第一,本課題的研究在所有課題組成員包括所有科任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我們的研究還隻是停留在較為淺顯的層次,今後研究還需不斷加深,向更深的層次延伸,以全面提高我校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二,教師對本課題的研究應是積極的,但一些有價值的材料隻停留口頭讨論交流層面,未能形成案例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未能及時對材料進行整理與總結。

  第三、對本課題的研究不能僅停留在“教師”的角度,更主要的是要加大力度進行“學生”方面的研究,即對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究”、“分組合作”有效性及“知識與技能”形成“過程與方法”的研究還需更全面、更深入。

  研究工作中的困惑

  作為應用性的課題研究,它的價值取向應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行為、教育實踐活動的改善。一年多來,課題組成員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也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随着課題不斷向縱深推進,課題組覺得還有一些問題很值得進行深入思考。

  1、課堂氣氛良好與部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低的矛盾。我們對課堂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減少學生違紀次數和提升教師水平等為目的的。這既需要勇氣,更需要實踐。但是,經過一年多的時間觀察,依然有部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他們隻看别人參與活動,自己好象局外人;合作學習中出現“弱勢群體”的不“合作”現象,使合作學習有時流于形式。

  2、對教學改革認識不足與教學快速發展的矛盾。部分教師怕影響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既要照顧進度,又要改革教學形式,疲于應付;加上學生的能力差、見效慢,一些老師一遇到困難就猶豫觀望,怕付出更大的辛苦不說,還害怕承擔更大的風險。甚至個别教師覺得老的教學模式使用起來輕松、實在,私下裡又在使用老辦法。

  3、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與學生的能力差的矛盾。部分學生基礎差、不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自主學習意識不足、懶惰思想根深蒂固。課堂上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的氣氛不突出、放不開,學生上課時離不開教師的首肯、引導;加上他們的講題才能、組織才能非一日之功,講題的流暢性、精彩性還明顯不足。

  4、課堂呼喚精彩與學案設計不夠精彩的矛盾。精心設計預習、展示、反饋過程并在課前或課堂上及時投放,這是課堂操作成敗的關鍵。杜郎口經驗也告訴我們,教師要梳理好知識點,并把它變成引導學生研究的問題,讓學生展開研究,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學生們大多會自己提問,自己整理出知識點。這樣做,無疑增加了教師備課的難度,也必然向老師提出更大的挑戰。而讓學生在課堂上唱主角,也對教師的現場診斷和調控能力要求更高。這種學生挑戰老師的做法,無疑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必須有充分的準備才能應對學生千變萬化的思考。但是,當今社會不少領域浮躁風氣比較重,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教師的認真精神,我們部分教師也可能是習慣使然,也可能是思想浮躁,也可能是對學生實在不放心,因而難以退到幕後,讓學生自主學習,體現在在預習、展示、反饋過程設計上就是不夠精心,處處顯示教師的主角地位,使學生難以真正發揮作用,課堂教學不精彩,難以吸引學生參與。

  總之,在不斷探索和研究過程中,還是會産生許許多多的困惑,還需要加強理論學習與實際教學的有效結合。從教師和學生的角度整合需要的教學方式,使研究更具有針對性。

  下一階段的工作安排及構想

  通過對課題的研究,我們深刻地體會到要保證實驗順利進行,就要有學校的領導的重視,實驗的人力與物力投入的保障。還要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通過多種方式來調動學校教師參與實驗的積極性,積累豐富的案例,要在校内開展各類研讨會,使教師們産生思想上的碰撞,學校還要主動争取專家的指導,為教師提供理論上的支持與幫助,并保證課題沿着科學的方向進行,以使實驗出成果,積經驗,利推廣。

  今後的研究安排

  1、以論文、教學故事的形式進行自主探究課堂教學的專題研讨。

  2、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針對遇到問題,開展有效研究。努力提高教師的教研積極性,再次展開課題理論學習、課标學習、典型課例、典型案例學習與研究,做好學習心得撰寫與交流。

  3、研究“嘗試與分組合作”的有效性。圍繞課題,不同年齡層不同風格的教師上對壘研讨課,進行“同課異構”教學研讨,以課例、教學設計、教學反思、教學故事等形式圍繞課題進行有價值的教學問題的探讨、交流。繼續開展典型引路,共同促進的課題研究之路,即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和優秀教師的教研強勢群體的作用,做到以強促弱,以強促強,共同發展。

  4、請專家講座,組織研讨交流活動。課題組将分學段、抓重點、進行課例研究,開展以學校教師與專家共同參與課題研究的活動,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促進課題成員與課題研究共同成長。 

  5、認真總結課題研究中出現的問題與經驗,做到以問題促反思,以反思促教研。

  總之,一年來,雖說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上級領導和各位專家對我校的關懷與厚愛,在此我們謹代表學校向各位領導表示忠心的感謝,同時也希望各位領導、專家就課題研究多提寶貴意見,多多指導,便于我們今後更好地開展研究!

  小組合作教學實效性的界定(小組合作與嘗試教學課堂模式研究)(1)

  

  小組合作教學實效性的界定(小組合作與嘗試教學課堂模式研究)(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