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第十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陝西賽區)暨陝西秦創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西安落下帷幕,美釉(西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釉生物”)——一家成立隻有兩年多的小企業,憑借一個名為“生物組裝高分子脫敏劑”的産業化項目,一舉獲得本次大賽生物成長組第一名。獲獎名單一經公布,現場同行便生出好奇,美釉生物又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
美釉生物于2019年1月在西安高新區創立,陝西師範大學教授楊鵬是創始合夥人兼首席科學家,在他的帶領下,美釉生物研發出技術水平國際領先的生物組裝高分子脫敏劑,有望實現牙本質小管的長效深入封堵,從而徹底根治牙本質過敏等牙科難題。美釉生物是西安高新區知識分子創業的又一典型,是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我國科技創新活力迸發的微觀體現。
十餘年技術積累
奠定産業化可行路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生物組裝高分子脫敏劑在創新創業大賽上的驚豔亮相,非美釉生物成立以來短短兩年之功,在美釉生物成立之前,楊鵬在實驗室對相關技術的研究已經長達十多年,這是生物組裝高分子脫敏劑誕生的基礎。
2012年,從日本歸國的楊鵬選擇陝西師範大學,開啟了在國内的科研生涯,在此之前,他在北京化工大學完成了本科到博士的學業,并先後前往德國馬普研究所、美國杜克大學和東京大學從事科研工作。歸國後,楊鵬前往陝西師範大學任教,現為該校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高分子、膠體、界面和生物材料相關和交叉領域的研究工作,先後獲得全國膠體與界面化學優秀青年教師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陝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陝西省化學優秀青年獎、陝西省青年科技獎等一系列獎項和資助。
經過十多年系統深入的基礎研究,楊鵬發現了類澱粉樣蛋白聚集黏附體系及其在牙齒礦化領域中的應用,為生物組裝高分子脫敏劑提供了技術來源。美釉生物成立後,楊鵬以此為基礎,帶領公司科研團隊研發出兩種全新的牙齒仿生再礦化技術,并獲得了發明專利授權,生物組裝高分子脫敏劑正是其産業化項目之一。
“該項技術在研究過程中,得到了好友張旭(天津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副院長)和軒昆(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預防科主任)的鼎力支持,他們既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他們的寶貴建議,讓我的研究能夠更加契合臨床應用需求。”楊鵬說。
在好友的幫助下,楊鵬充分參考臨床應用需求,對牙齒脫敏技術開展了深入研究,先後在《自然快報》《生物材料科學》《先進材料》《美國化學學會應用界面材料》等國際期刊上發表了研究論文十餘篇,SCI影響因子累計超過150分,為後期産品的研發提供了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可行的技術路徑。
但在楊鵬看來,這隻是項目成功的第一步。他說:“實驗室的工作隻完成了成果轉化的1%,還有99%要在與市場的不斷互動中完成,除了要拿到相關資質、滿足一些硬性要求外,還面臨成本控制、質量控制、市場開拓等一系列挑戰,這些問題都需要在實踐中一步步解決。”
腳踩高新創業熱土
開啟成果轉化之路
有着20年醫療器械銷售經驗的張海勇,對醫療器械市場有着敏銳的洞察力,在楊鵬牙齒脫敏技術成果轉化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張海勇接觸到了楊鵬的科研成果,但在當時,僅憑一份學術報告,他無法完全理解這項成果的價值所在,不過直覺又告訴他這個項目應該不錯。為了證明自己的判斷,張海勇拿着科研報告和多家口腔醫療機構的專家溝通,得到的答案是:這是一項牙齒脫敏技術,且明顯領先于現有技術水平。在相關專家的幫助下,張海勇對楊鵬科研成果的價值有了更深的了解。
“傳統的牙齒脫敏技術路線缺乏長期穩定的效果,不能預防因細菌感染引起的牙髓炎,效果隻能持續1到3個月,牙齒敏感症長期處于病發——維持——齲齒——治療的惡性循環。”張海勇說,而楊鵬的研究所提供的技術路線可在牙本質及牙小管内壁構建仿生二維納米膜——礦化出羟基磷灰石結構,等于是在牙齒上長出了牙釉質,且效果可持續一年以上,“尤其對牙本質小管封閉深度可達60至270微米,而目前國際上相關産品的封閉深度僅有2-5微米,公開的最好的實驗室數據也隻有15微米。”
随後,張海勇找到楊鵬商談成果轉化事宜,兩人一拍即合。經過一年多準備,2019年1月,美釉生物在西安高新區正式注冊成立,楊鵬任總經理兼首席科學家,張海勇為執行董事,張旭和軒昆也成為公司研發團隊的核心成員。不久之後,生物組裝高分子脫敏劑正式問世。
生物組裝高分子脫敏劑包裝采用A、B雙組份,A組份為1%碳酸氫鈉溶液,B組份為聚合物改性蛋白、成膜劑和聚乙二醇,使用時将兩者混合,塗抹于患處或用其漱口,兩周後就可以形成機械強度穩定的羟基磷灰石修複層。相比于市場上同類産品,生物組裝高分子脫敏劑使用簡單、療效顯著且持續時間長,技術水平國際領先。憑借該項成果,美釉生物于2020年榮獲西安國際創業大賽二等獎,并在剛落幕的第十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陝西賽區)暨陝西秦創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決賽中,取得生物成長組第一名的好成績,美釉生物及其産品科技含量及潛在市場前景受到認可和關注。
據張海勇介紹,目前,生物組裝高分子脫敏劑已經取得國内專利授權,國際PCT專利申請已經啟動,同時,美釉生物還與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達成臨床實驗意向,與北京奇敏兒公司簽訂臨床研究合作協議,預計臨床試驗将于年底前啟動實驗病例入組,明年6月完成臨床實驗并提交注冊申請,有望在明年下半年取得國家藥監局二類醫療器械批準文号,産品上市銷售。
談及選擇在西安高新區起步創業,張海勇說,是因為他和楊教授看中了這裡的創業環境。高新區濃厚的創業氛圍和良好的創業生态,對一家初創企業而言充滿了吸引力,尤其是入駐西安創業園以來,聯創生物醫藥孵化器在企業注冊、政策解讀、法規指導、資源對接等方面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等于是手把手教創業者辦企業。他說:“在高新區創業感覺有人管有人問,這裡的服務意識确實很強。”
産品走向廣闊市場
科技服務萬千民衆
2020年2月,由美釉生物控股成立的滁州釉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美釉生物授權其使用母公司專利,并開展産業化落地工作。目前,滁州釉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1000平方米的生産場地已經建成,釉美生物技術轉化蓄勢待發。
美釉生物對産業化工作的超前布局,源于其對自身技術的自信和對未來市場的精準分析。張海勇表示,口腔科是目前所有醫學領域增長最快的學科,年增長幅度約20%,也是醫學領域最市場化的專業,我國齲齒和牙周疾病的發病率超過60%,治療率隻有3%,相關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同時,牙釉質修複在口腔醫學領域的空白,為公司産品提供了廣闊空間。
另外,2017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的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5歲兒童齲患率為70.9%,12歲兒童齲患率為34.5%,與十年前相比,5歲和12歲兒童齲患率分别上升了5.8和7.8個百分點,同時,中老年人口的牙周問題關注度也有大幅的上升,這些口腔問題都和牙本質暴露引起的牙敏感有直接關系。這都顯示出,我國居民對牙齒礦化脫敏技術和産品有着巨大需求。
根據美釉生物的規劃,未來,公司将用一期産品首先進軍私立口腔診所和牙科醫院,在一定的銷售額基礎上,向研發兒童防齲材料延伸,争取在兒童齲病預防上實現重大突破。預計到2025年,美釉生物産品将進入成熟期,平均年銷售100萬人份,平均利潤總額将達1.8億元,稅後利潤将超1.3億元,屆時,公司将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
在經濟利益之外,楊鵬更加看重公司相關技術和産品帶來的社會效益,他以口腔脫敏技術為例表示,國際上已經有超過15年沒有取得技術突破,很多人仍受牙齒敏感困擾,美釉生物的技術和産品将有望徹底根治牙本質過敏等牙科難題,将對人類健康産生有益影響。在楊鵬看來,科技創新的最終目的是為人所用,經濟利益隻是滿足人們需求之後的附帶産物,他表示,未來,美釉生物将在與市場的互動中,通過科技創新,不斷推動産品更新叠代,助人類找回一口好牙。高新融媒記者 張靜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