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的寶寶們注意了,期中考試馬上就要到了,這些内容為必考考點,你做好複習了嗎?
一、實驗基本操作
比如上面這道題,選擇正确的操作方法,正确答案為B。
答案A是給是試管裡的液體加熱,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所以錯了。
答案B是熄滅酒精度,用燈帽蓋滅是正确的。
答案C是聞氣體的氣味,不能把鼻子湊到容器口去聞氣體的氣味,而是用手在瓶口輕輕扇氣,讓少量氣體飄進鼻孔,以免中毒。
答案D是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滴管豎直懸空不能伸到容器内部,不能接觸容器壁。
二、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斷是中考必考考點之一,期中考試更是在所難免。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定義: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且看2020年河南省中考試卷,第二題就是一道考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題目。
不難發現,玉雕、剪紙和汴繡都是形狀改變,并沒有生成新的物質,而燒制陶瓷則生成了新物質,是化學變化。
小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别是變化後有沒有生成新的物質。有新物質生成,一定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一定是物理變化。
2019年中考試題
三、制取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
圖一
2018年河南省中考試題
2019年中考試題中氣體制取得考察出了五道小題,分值為10分,占總分值的五分之一,比重相當大了。
圖二
小結:(一)氣體發生裝置選擇的依據是反應物的狀态和反應條件:
1、反應物是固體,反應需要加熱,則選用圖一中的A裝置;
2、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則選用圖一中的B或C裝置。
(二)氣體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是氣體的密度和水溶性:
1、如果氣體難溶于水,不和水反應,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2、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3、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四、化學用語
1、化學方程式
化學方程式在中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必須要掌握牢固。期中考試主要考以下方程式:
①木炭燃燒
②硫燃燒
③紅磷燃燒
④鐵絲燃燒
⑤電解水
⑥高錳酸鉀制氧氣
⑦氯酸鉀制氧氣
⑧過氧化氫制氧氣
這些方程式幾乎是每次化學考試都會考的對象,一定要熟練掌握。
2、化學用語填空
如上圖19題化學用語填空,食品防腐常用的氣體單質是氮氣(N₂),空氣中占21%的是氧氣:
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H2O。
氧化鐵中鐵顯正三價:
+3
Fe₂O₃
注意:化合價應該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
五、關于化學式的計算
關于化學式的計算是期中考試階段唯一學過的化學計算,所以壓軸題非它莫屬。
這裡以尿素CO(NH2)2為例,講解三種計算方法:
相對原子質量:C:12 O:16
N:14
1、計算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
相對分子質量等于化學式中各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的和。
12 16 (14 1×2)×2=60
2、計算氧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
元素質量比即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個數之比:
12:(1×4)=3:1
3、計算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等于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原子個數比上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14×2
﹉﹉﹉×100%=46.7%
60
六、分子的特征
用分子特征解釋問題,比如老遠就可以聞到花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地運動。物質有熱脹冷縮現象,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間隔遇熱變大遇冷縮小的緣故,而不是分子變大了。
七、元素周期律
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也等于核電荷數;元素名稱下方的數字是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八、構成物質的粒子
這可以說是烤糊了也一定要考的題目,首先要記住氯化鈉、硫酸銅是離子構成的,而金屬、稀有氣體、固态非金屬單質是由原子構成的,二氧化碳、水、氨氣等很多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
處處留心皆學問,學化學貴在細心,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善于歸納總結,你會發現,這門課其實真的很有趣,要想學好也并不是那麼難。
期中考試臨近,寶寶們準備好了嗎?加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