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位于廣東省中北部,北江中上遊,已有2200多年的建置史,古時因其境内的英山盛産英石而得名英州。
1921年夏天,56歲的美國植物學家A.S.希區柯克(Hitchcock,1865-1935)來到中國廣東地區,深入到廣州、韶關和海口等地進行草本植物考察。本組圖片為其在英德考察時所拍攝,生動記錄了這片古老之地100年前的真實影像。
英德遠景
從英德城東面山上的寺廟向西遠眺英德城。寬闊的北江由北向南穿城而過。彼時的英德縣還隸屬于韶關,直到1988年,清遠撤縣設市,英德縣才從韶關市劃歸清遠管轄。
英德風景
一個城市有了水便有了靈性,更何況城内有一條大江。圖為風景秀麗的英德一角,北江繞山,一座寶塔屹立在江邊,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今天,這裡已經被開發為南山風景區。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北江東岸,是一座八角九層磚木結構寶塔,始建于明代天啟年間,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曆史。塔高48.5米,自古以來,文峰塔就是英德的地标性建築之一。
江上景觀
江岸邊上,停泊着很多隻木船,近景處則停着幾條木筏,有幾個人蹲在竹筏上浣洗衣物。江對岸隐約可見文峰塔的半個塔身。
江岸碼頭
英德江邊的一處碼頭,岸邊是一座帶有圓形的房屋,房屋前打滿了用來防坡的木樁。一名當地百姓正挑着水桶從房前經過。江岸邊上,一名船夫正手持竹篙打算将船隻撐離江岸。
古橋頭
英德城外的一座石橋,橋下停泊着一隻草棚木船,有幾個當地人在河邊活動。沿橋頭台階往前走,是一戶店鋪人家,木闆搭成的牆上挂着醒目的廣告招牌。
橋上所見
橋上的行人來往不斷,一名農夫将挑着柴草的擔子放下來,一邊整理一邊等待買主。橋頭處 有依地勢而建的民房建築, 層層疊疊,錯落有緻。
石橋的另一側
這張圖片可以讓我們清晰看到橋頭另一側的景象。橋頭石台階的盡頭一座拱形的石門,通過它便進入到城内。城門旁同樣挂着一個廣告牌,上面清晰寫着“飛馬香煙”的字樣。
英德老街
英德的一條古街道,地上鋪着大塊的青石闆,幾名孩子正在街頭玩耍。街邊的店鋪旁挂着一個招牌,上書“友成益貨棧”。一個戴着竹鬥笠、挑着擔子的腳夫正在遠去。
主街街景
這是英德的一條主街,路邊由大塊的青石闆鋪成,非常規整,因為年代久遠,石闆被一代代人的腳底闆磨得發亮,幾乎可以照出人影來。街邊是一家雜貨鋪,很多貨物被擺放在門前的籮筐和木桶裡等待出售。
路邊碑閣
英德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古城,境内文物衆多,圖為路邊的一座碑閣,因年久失修,碑閣的頂部已經殘損,但閣内石碑保存完整,不知是哪個朝代的古物。
土地廟
坐落在路邊的一座土地廟,沒有大門,完全開放式的,方便人在此歇腳和祭拜。小廟空間很小,祭壇上擺放着一些泥塑神像。
寺廟内部
英德山上的一座寺廟,主殿旁邊建有配殿,從粗大的木柱可以看出當年的壯觀景象。此時庭院内已長滿了荒草,大殿内的供台也比較簡陋,供奉的主神兩側立有兩排武将,有的歪斜、有的破損,看樣子是沒有人打理的一座荒廟。有意思的是,在大殿北牆上還開有一扇門,這種情形并不常見。
村舍旁邊
鄉村農舍旁的樹林,長着很多老樹,右側是一棵古榕樹,盤根錯節。樹下是農夫編織蓑衣的場所,擺放着長條凳和棕榈皮等物品。
堡壘殘迹
山頂處的一處斷壁殘垣,山石聳立之間,曾經有一座堡壘,現在隻剩下一個門洞還一面矮石牆,周圍是一人高的荒草,非常有年代感。
墓碑
山坡上的一座墓碑,不知這裡長眠的是何許人,墳墓已被荒草淹沒,從墓碑的破損程度看,應該有很多年曆史了。
鄉間道路
英德城外的鄉間小道,宛如羊腸,曲曲折折,窄窄細細地通往遠處的村莊。兩名農夫正挑着擔子走在歸家的路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