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關于史記的10個故事詳細

關于史記的10個故事詳細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9:23

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由西漢時期的司馬遷曆經數十載編撰完成。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史記》記錄了将近130個中國曆史風雲人物的故事。閱讀《史記》,可以讓我們充分理解人性,了解自己,更好地與自己周圍的人相處,掌握人生的主動權。讀史明智,今日我們來重溫《史記》中的幾則故事。

關于史記的10個故事詳細(史記中的6則小故事)1

☉ 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

出自《平津侯主父列傳》

釋義:大丈夫活在世上應該追求富貴,隻要能鐘鳴鼎食(王侯之家的生活),承受鼎煮之刑罰而死也無所謂,我好不容易獲得今天的地位,所以甯願倒行逆施。

主父偃早年雖飽學卻窮困,在齊地被衆儒生排擠,不容于齊,借錢借不到,去北方燕、趙、中山等地,還是不遇,入關希望衛将軍引薦給聖上,沒有消息,手中沒錢,諸賓客都讨厭他,最後豁出去伏阙上書,竟然獲得重用。

大臣紛紛向他行賄,有人勸他說:“你這樣太過分了!”

主父偃說道:我從青年時就出外遊學,達四十多年,弄得雙親不把我當兒子看,兄弟朋友不願收留我,投在将軍門下時其他賓客都厭棄我,我困厄的時間太久了。現在我有了權勢,為了榮華富貴,法場上吃一刀也是心甘情願!

這說法類似于後世的“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

關于史記的10個故事詳細(史記中的6則小故事)2

☉ 何鄉者相慕用之誠,後相倍之戾也!

出自《張耳陳馀列傳》

釋義:當初兩人互相傾慕信任,其相交非常誠懇,最終卻反目成仇,非置對方于死地不可,這是為何?

張耳和陳馀早年刎頸交,就是可以抹脖子的生死之交。陳馀比張耳小,他對張耳像對自己的父親一樣。

後來項羽分封天下,張耳為王,陳馀為侯,陳馀大大不服,因為張耳、陳馀對于恢複趙地的功勞是同樣的。

陳馀用武力趕走張耳,使得張耳逃到劉邦那裡。

劉邦與項羽争鬥時,劉邦要求陳馀歸到自己一方,陳馀提出的條件竟然是要劉邦殺了張耳才會答應。

劉邦殺了一個和張耳長得像的人,把人頭送給陳馀。陳馀發現受騙後,就投向了項羽一方。韓信與張耳破趙地,斬殺了陳馀。

關于史記的10個故事詳細(史記中的6則小故事)3

☉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出自《刺客列傳》

釋義:有本事的人隻會為賞識自己的人做事。《刺客列傳》後面還有類似的一句“衆人遇我,我故衆人報之。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

是說把我當成普通人來對待的君主,我就以普通人的态度報答他;把我當成國士來對待的君主,我就以國士的态度來報答他。

女為悅己者容,可以說是對女性很深刻的洞察了,相信每個人都有體會。

關于史記的10個故事詳細(史記中的6則小故事)4

☉ 務正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

出自《儒林列傳》

釋義:學者要依據學術真理發言,不要為了阿谀世俗權勢而撒謊。

漢武帝征召轅固生入朝廷做官時,公孫弘也在被征召之列,當時轅固生瞪着眼睛對公孫弘說了上面那句話。

公孫弘做官後果然曲學阿世,證實了轅固生的先見之明。

☉ 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出自《李斯列傳》

釋義:一個人是有出息還是沒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選擇的環境決定的。

關于史記的10個故事詳細(史記中的6則小故事)5

李斯年輕的時候做一個小吏,在上班地方的廁所裡,看到老鼠在吃髒東西,每逢有人或狗走來時,就受驚逃跑;在官府的糧倉裡,看到糧倉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積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擔心人或狗驚擾。

于是李斯深有感慨,說了上面那句話。

人類社會有不同的階層,有貧富差距,人追求好的生活環境和地位是應該肯定的,但是保障社會的公平和諧也是很重要的。

☉ 非人情,不可。非人情,難近。非人情,難親。

出自《齊太公世家》

釋義:凡是能做出超越正常人性、人情範圍之外的事情的人,都是不可親近的。

管仲臨終時,齊桓公去見他,問道:“若你不幸離世,你看誰可以接替你做宰相,易牙這個人行嗎?他知道我愛吃美味,就把自己的親生兒子蒸了,做成菜給我吃。”管仲回答:“人哪有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的,做出這種事情的人是可怕的。”

關于史記的10個故事詳細(史記中的6則小故事)6

齊桓公又問:“公子方這個怎麼樣?他抛棄自己父母親人和公子的地位,來投靠我,對我很好啊。”管仲回答:“連自己的至親都可以抛棄的人,不可親近。”

齊桓公最後問道:“豎刁這個人怎麼樣?他為了伺候我,把自己閹割了,對我可好了。”管仲回答:“人哪有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的,殘損自己的肉體來伺候君主的,不可親近。”

管仲死後,齊桓公沒有聽他的話,重用了那三個人,結果他們聯合起來作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