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鐵力士山海拔不過3238米,卻是一座不折不扣的雪山,終年不化。
▲從琉森出發搭乘火車至英格堡(Engelberg),這座名字意為“天使之鄉”的山谷小鎮在1798年加入瑞士聯邦之前一直是一個被修道院統治的獨立小國。
▲如果時間足夠的話,可以去參觀位于鎮中心的英格堡修道院,這裡依然完好地保留着建于12世紀的修道士住所以及巴洛克式的修道院教堂,修道院内有一座瑞士最大、由8838 根管子組成的管風琴。順帶還可以前往修道院廣場上的Show Cheese Dairy奶酪店,這裡保留着修道院傳統奶酪制造工藝,可參觀奶酪制作流程。
▲有趣的是,至英格堡山谷,所有的道路都不再繼續延伸,加之周圍全是巍峨連綿的山巒,仿佛人間秘境。
▲從火車站步行10分鐘即可抵達纜車站,然後乘坐纜車上到Stand站,再換乘世界上第一架360度旋轉纜車直上雪峰,到達海拔3020米的山頂車站。
▲當纜車緩緩前進,綠色的草地漸漸遠去,藍寶石般的湖泊在一點一點便小,窗外的風光由五彩斑斓漸漸褪色,裸露的岩壁、斷崖、雪峰開始占據所有的視線,終至白茫茫大地一片好幹淨!
▲從山腳到山頂的距離,不僅是40分鐘的纜車距離,更是缤紛之秋到冰雪天地的距離。
▲底部畫有瑞士國旗圖案的纜車車身,也成為了瑞士旅遊的經典符号之一。
▲對于出生在江南、生活在華南的首席村婦來說,見到冰天雪地,隻有一種感受,那就是:開心到飛起!
▲老鼠皇帝一時興起,不懼狂風,站在山頂吹起了《青藏高原》,一曲畢,掌聲四起。
▲冰洞。150米長的冰洞隧道可深入到冰川表層以下20米的冰川腹地,可以充分滿足好奇寶寶的地理探索欲。
▲山頂非常冷,好多人都穿着厚厚的羽絨服,我們因為長途旅行,沒帶那麼多衣服,所以穿了很奇怪的搭配:羽絨配風衣。
▲淩霄岩道懸索橋。這是歐洲海拔最高的懸索橋,當天風非常大,吹得人幾乎站不穩,然後我們還是勇敢地走過了這座吊橋,腳下是連綿雪山,吊橋被狂風吹得東倒西歪,那感覺,真的是超刺激。
▲懸索橋走到底,是冰川飛渡吊椅 (Ice Flyer),坐吊椅可以掠過無數冰川裂縫,可惜當日因大風取消了未能體驗。旅行總得留點遺憾,畢竟,這是故地重遊的最好理由。
▲餐飲。強烈推薦在山頂餐廳解決午飯。因為有一家很地道的亞洲風味的“大食堂”。你想想,當我們在快要凍僵的時候在海拔超過3000米的溫暖的餐廳裡面對着連綿雪峰捧着一杯香濃的卡布奇諾,那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說到此,忍不住要為琉森的旅遊服務點個贊:一趟完美的旅行,一定是在虐完肉體之後,讓靈魂得到妥帖的安放!
▲下山時,我們沒有選擇一站到底回到天使堡,而是于中途trubsee站出纜車,因為這裡有一個非常美麗的湖:trubsee湖。
▲湖邊有多條徒步線路,熱愛戶外運動的、有錢又有閑的瑞士人,沒事兒就呼朋喚友來環湖徒步,渴了餓了就在湖邊現成的烤架上加熱食物,來個美好的野餐。
▲這個可愛的小妹妹牽的狗狗感覺比她還大,也是搞不清楚到底是人拉狗還是狗拉人了,好萌!
▲如果可以,誰人不願這樣度過:耳邊有湖水撞擊湖岸的聲響,擡望眼處是連綿雪山,牛鈴叮當,孩子們歡笑。
多麼寫意。
▲小貼士:
鐵力士山開放時間: 8:30——17:00
▲晚上回到琉森後,特意選擇去到湖邊的jialu中餐館,餐廳的設計洋溢着濃郁的中國分,一不小心,還以為自己回到了國内,可以說非常親切了。
▲每次在國外待久了,回國的第一時間都想吃一點重口味的東西來喚醒味蕾。
很開心,在瑞士的琉森居然可以遇到看上去就非常好吃、非常辣的食物!
人均消費:50瑞郎
▲琉森的美,在街頭巷尾的每一個轉角處,在皚皚雪山的壯闊裡,也在粼粼波光的柔情中,在這片不大的土地上,每一個空間都有她獨特的韻味,每個季節都有其特質鮮明的風光,看是看不完的,所以,不妨學學當地人,隻是閑散地四處轉轉,或者幹脆靜靜地坐下來,去享受一段浪漫的辰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