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祁燕 制圖董超
宮頸癌是危害婦女健康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生于35歲—55歲已婚多産婦女。宮頸癌前病變即宮頸不典型增生。宮頸癌的發生和發展有一個漸進的演變過程,時間甚至可以從數年到數十年。
那麼,許多女性擔心的宮頸癌前病變,距離真正的宮頸癌還有多遠呢?
太婆聞“癌”色變
囑咐“深挖廣切全面清掃”
今年春節期間,黃陂區62歲的餘婆婆感到下腹卵巢區域有些隐痛,想着過年看病不吉利,元宵節過後,她便匆匆趕往協和醫院婦科就診。
HPV(人乳頭瘤病毒)檢測顯示多項高危類型陽性,腫瘤标志物提示超過正常值0.2,細胞檢測結果也不妙。最後,經宮頸活檢提示為CIN(宮頸上皮内瘤變)三級,餘婆婆心裡一沉:既然寫了“瘤變”,怎麼又說是“癌前病變”,這都三級了,不會是癌症晚期吧……
她越想越怕,找到該院婦科腫瘤專家王澤華教授,詢問自己的病是否就是“那個東西”。當獲知為癌前病變,還不到宮頸癌早期時,仍忐忑不安,囑咐專家要為她徹底手術,最好“深挖廣切全面清掃”,以免将來受二茬罪。
臨床中,婦科醫生幾乎天天都遇到做宮頸篩查的患者,拿着報告單前來詢問。“醫生,我的宮頸不是說很光滑嗎?為什麼你這裡寫不滿意陰道鏡圖像,那我不是白做了?我沒得癌吧?”“醫生,我的這個檢查結果CIN-Ⅲ是什麼意思?網上說CIN是癌前病變,那我這個是癌嗎?”不少患者對宮頸疾病存在不少認知誤區,甚至一無所知。
宮頸上皮内
瘤變(CIN)不是癌
“CIN可以治療,不是癌!”湖北省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主任委員、協和醫院婦産科主任王澤華教授表示,CIN常發生于25歲-35歲婦女,多與HPV病毒感染有關,當HPV病毒長時間、持續的感染,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檢測和治療,就有可能發展成CIN。它是宮頸癌發生前的一個階段,即癌前病變,與宮頸癌密切相關,如任其發展可能會成為威脅生命的宮頸浸潤癌。因此,臨床中會根據患者CIN分級的不同來采取相應的處理。
那麼CIN如何分級和治療呢?通常分為三級,即宮頸上皮内瘤變Ⅰ級、Ⅱ級和Ⅲ級。Ⅰ級時,表示細胞輕度異型,約60%會自然消退。此時,建議定期複查即可。
而Ⅱ級或Ⅲ級時,即細胞中度及重度異型,其中CINⅢ還包括原位癌,經大量研究發現,約20%的Ⅱ級會發展成Ⅲ級,其中,約5%可能發展為宮頸浸潤癌,所以,到了Ⅱ級以後均需要治療,治療辦法目前我國臨床上多采用利普刀或宮頸錐切術。
幸好不少年輕女性做了宮頸癌篩查,及早發現已存在的癌前病變,否則等到身體異常才來就晚了。如錐切術隻是對宮頸的局部切除,不會影響生育,大部分人治療後都會好。但有很小一部分人術後會有殘留或複發,所以要定期複查。
宮頸癌可防可控
定期檢查很重要
衆所周知,宮頸癌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明确病因的癌,它是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其實,這是一段漫長的過程。
對持續HPV感染發展為CIN再發展到浸潤癌,大約需要8年-10年時間,在此期間,對早發現、早診斷、早治愈赢得了最佳機遇。隻要注意定期進行宮頸篩查,大多數可以在癌前病變(CIN)階段發現并得到治療。癌前病變治療既不用切除子宮,對将來的生育也沒有太多影響。
但是如果到了CIN階段,還沒有能夠及時檢出、及時治療,病變繼續發展下去,就可能成為宮頸癌。因此,認真防治陰道炎、宮頸炎,注意個人衛生和性衛生是杜絕癌症的重要舉措之一。
“應注意的是,宮頸癌篩查時,TCT(液基細胞學檢測)和HPV這兩項檢測目的不同,不能相互取代。”王主任強調,其中一項有異常就要進一步做陰道鏡檢查,以确定宮頸是否正常或存在癌前病變甚至癌。如果陰道鏡下發現異常,就會在異常部位取活檢做病理檢查來确診。TCT和HPV兩種檢測同時做能減少漏診。“有3年性行為後開始直至65歲結束,最好每年檢測一次,及時發現問題。”
有問有答
Q1:有些患者的檢查報告上寫着
“CINⅢ累及腺體”或“原位癌”,這是什麼意思?
CINⅢ累及腺體是指宮頸上皮下面的腺體也有病變細胞,簡單地說就是病變的範圍相對更大了。而原位癌雖然有“癌”這個字,但現在已将原位癌歸為CINⅢ的範疇,隻是病理科醫生習慣把全層宮頸鱗狀上皮細胞異常稱為原位癌,認為比其它CINⅢ更嚴重,離宮頸癌更近一些,但仍然是良性病變。
Q2:癌前病變三級能治愈嗎?治愈幾率多大?
可以治愈,治愈率可達90%以上,而且大部分都是一次治愈的。 CINⅢ的治愈率,跟患者的年齡關系最大。
小于50歲的患者,如手術後病理結果顯示“切緣陰性”,一年後做宮頸細胞學檢查,有92%的患者的結果是正常的;如果手術後病理結果顯示“切緣陽性”,一年後做宮頸細胞學檢查,有86%的患者的結果是正常的。
大于50歲的患者,如果手術後病理結果顯示“切緣陽性”,一年後做宮頸細胞學檢查,57%的患者結果是正常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