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醬又在抖音挖到一個漂亮幼崽—藍妮妮,在其他小朋友還在靠可愛征服網友時,她卻憑洋娃娃般的長相,收獲了近200w顔粉。
肉嘟嘟的嬰兒肥配上緊緻下颌角,是不會長殘的桃心臉,小巧鼻子,櫻桃小嘴和又彎又細的眉毛也似化過,自然又精緻,還有從娘胎裡就整過形的眼睛,不僅睫毛自然卷翹自帶眼睑下至,眼珠也水潤清亮像帶了黑葡萄美瞳。
整一個《洋娃娃生成記》。
評論區每天都是誇誇,畢竟娘胎裡開了美顔的女兒誰不入坑?
所以妮妮不管是自己對着鏡子和自己玩兒,歎口氣,還是随便坐在床上,紮個小辮,給大家表演打個哈欠,
屏幕前的媽粉們都能看的津津有味?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挖醬打哈欠,附贈一個在線直播睡覺?(bushi)
哪怕隻用上抖音各種萌萌道具,即使臉上寫着敷衍營業幾個字,帶薪吃糖,各小姨小叔們也吸的開心。
原來當美少女還有這種好處,随便拍一拍就能收獲大把喜愛。
但擁有洋娃娃般的面容,本該是女娲精心之作,天生靠臉吃飯選手,娛樂公司養成系頭号目标,可讓粉絲們痛心的是,美貌背後是無法彌補的遺憾,她連普通人最平凡的人生都無法擁有。
在視頻中看起來可愛天真的妮妮,其實患有一種罕見的基因病,這種病讓她無法像正常小朋友一樣成長,她的内心世界仍然是停滞的,甚至還在倒退。
今年妮妮已經快六歲了,但她的認知水平仍然停留在一歲左右,父母仍然要像照顧小嬰兒一樣照顧她。
她不會說話,雖然媽媽努力反複教她,但大人嘗試溝通的話語隻是「無意義的音符」,她無法給與回應,隻能用她漂亮的大眼睛空洞地望着天空的方向。
而且妮妮幾乎沒有認知能力,無法感知危險,不認識路,不能自己生活,更殘忍的是,醫生告知她的父母,她有可能會慢慢喪失好不容易習得的走路,吃飯等技能,變成植物人。
而且妮妮幾乎沒有認知能力,無法感知危險,不認識路,不能自己生活,更殘忍的是,醫生告知她的父母,她有可能會慢慢喪失好不容易習得的走路,吃飯等技能,變成植物人。
帶着美麗臉譜的病痛
看了她的故事後,根據她的外貌和症狀,有不少網友認為妮妮換上的是「歌舞伎臉譜綜合征」。
這種病的患者都擁有濃密的睫毛,眼睑下至,臉部紅潤,像是日本歌舞伎上妝後的濃妝模樣。所以很多人認為妮妮是因為患病所以格外美麗。
但她爸爸說,美麗隻是巧合,她患上的其實「神經退行性疾病伴腦鐵沉積6型基因疾病」,新生兒總體發病率為百萬分之二到三,極其罕見。
症狀為步态異常、肌張力障礙、靜止性震顫、手足徐動、舞蹈症、構音障礙等,伴或不伴智力下降、痙攣性截癱、共濟失調、精神行為異常,疾病晚期可出現「運動及認知功能倒退」等神經退行性改變,極其殘忍。
其實妮妮剛出生時,和大多數家庭一樣,一家人沉浸在新生命降臨喜悅之中,但妮妮半歲時,爸爸媽媽發現了她的不同尋常,她的頭沒有辦法直立,手也總是耷拉着,和健康寶寶的發育過程有明顯差别。
察覺到孩子的異樣後,妮妮的父母馬上帶着她去檢查,确診過程異常艱辛,輾轉了三個城市,藍妮妮的病才被确診。
也就是我們剛說由常染色體隐性遺傳導緻的基因變異疾病。
美少女們都知道,爸爸媽媽都會提供一條常染色體X給我們,而雙方都攜帶緻病基因,遺傳過程就會變成這樣:
世界範圍内統計學上百萬分之二的概率,生物學上25%的概率,落在藍妮妮身上,就變成了100%。
妮妮的爸爸也很痛恨,為什麼他和妻子的愛情會帶來不幸。
但更讓家人難過的是,這種病并沒有特效藥,是人們所說的不治之症。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專家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由于發病機制尚不明确,主要治療目标為減少鐵沉積、緩解症狀、延緩疾病進展、改善肌張力障礙,如使用苯海索、巴氯芬、左旋多巴、鐵螯合劑、深部腦刺激術等對症治療。"
目前的治療都是針對疾病帶來的症狀而采取的,無法解決病因。
妮妮也要哭着被針紮,來刺激她的反應。
命運的殘酷就在于此,它雖允許人掙紮,卻從不給人希望。
這些治療的過程,就像俄狄浦斯王為逃脫神谕而進行的自我放逐,像西西弗斯日複一日地推動巨石,可都隻是回到原點,達成被注定的結局。
她不想要的人生卻也在進入「倒計時」
「可惜了」,是大家知道妮妮身患罕見病後的第一個想法。
她的人生還沒有開始,卻進入了倒計時,擁有驚人的美貌卻無法擁有鮮活的生命,就像上天開的惡劣玩笑。
最初,網友們給妮妮的父母留言,為他們推薦可靠的醫生和醫院。有人還将自己患自閉症孩子的治療經曆分享出來,希望能切實幫助到妮妮。
還有的暖心網友給她編織着各種美麗小故事:
他們說妮妮是小仙女。小仙女因為觸犯天條被貶下凡曆劫,但天庭不想她經受太多凡間的痛苦,就封印了她的智慧,最後她會無痛無感地回到天上,重新變回無憂無慮的仙女。
和爸爸媽媽一樣,網友們選擇相信奇迹,認為愛一定能創造奇迹。
這給到妮妮父母莫大的鼓勵,在妮妮剛确診時,她的父母也不忿、絕望,痛恨上天,為什麼要硬塞給妮妮這樣一個「她不想要的人生」。大筆的治療費、周圍人的議論像大山一樣壓在他們身上。
在内心動搖的時候,他們甚至想過放棄。尤其是妮妮媽媽,每天活在痛苦之中,作為将她帶到這個世界上的人,她祈禱有天寶寶能給到自己一個回應,小心翼翼記錄着女兒一舉一動,如同捧着一個瓷娃娃,愛護又怕摔碎失去。
這種絕望的滋味,妮妮媽媽已經感受了五年。可最終還是母親,痛苦過後把笑臉給到孩子。
而妮妮的爸爸,則沉默地擔起養家的責任。他找了一份高空作業的工作,吊在幾十層的大廈上擦玻璃,高危,但也高薪。這些治療費,是他女兒恢複的希望。
因為承擔責任,承擔妮妮生的希望,爸爸願意做托住她的那雙手,同時一遍遍安慰自己,“我把你當嬰兒一樣養了五年,這輩子你沒有煩惱,多好”。
有網友留言讓他們給妮妮再生一個弟弟或妹妹,之後能夠代替他們照顧她。可他們拒絕了,因為25%的幾率,他們不敢賭,現在隻想一心一意照顧好女兒。
但他們更希望,妮妮能逐漸好轉,他們想她能做人間的仙女。
而妮妮,似乎也感受到了父母的期盼,雖然還不會說話,卻一直在進步,用小小的身體回應着爸爸媽媽,她學會了走路,學會了自己吃飯,眼睛中也好像慢慢有了神采。
她開心,是爸爸媽媽目前微小的願望。
一家人都在努力,爸爸媽媽不會把她當成一個「沒有靈魂的漂亮洋娃娃」來展示。
因為她是真實存在的,她的感知被囚禁在漂亮的身體裡,那些不堪的哭鬧,可疑的遲緩,細小的情緒,都是她試圖掙脫的證明。
她可能永遠也不會理解“鬥争”這個詞,但她從出生起就沒有停止過鬥争,而她自己和她的父母是見證者。
想一想,成年人的世界裡,生病後是恐懼,是不甘,然後轉化為悲傷和自怨自艾,也許時而冷靜時而歇斯底裡,也許時而想堅強時而想放棄,最後再直面現實,規劃自己倒計時的人生,在這個世界上留下自己路過的痕迹。
但懵懂的孩童,「她和疾病一起誕生,沒有選擇,隻能生而勇敢」。
她平凡的父母,也在她成長的路上變成不平凡的選擇者,他們想的很簡單,逃避會留下諸多遺憾。
不妨選擇帶着勇氣向前,直面困境,勇敢過後的禮物可能以任何形式到來,而他們隻需堅持和等待。
希望這份禮物不會太久遠,希望天底下所有的寶寶都能活潑健康,快樂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