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高翰文算是最悲催的人物之一。
一身才氣,滿腔熱血,體恤百姓,感念聖恩。這麼一個正直的學術才子,當了不到一年的杭州知府就锒铛入獄,名聲也差點被毀的一幹二淨。
這都是因為他卷進了“改稻為桑”的渾水,背下了一口大鍋,成為了清流和嚴黨的鬥争犧牲品。
那麼,高翰文為何會走上背鍋的道路?将他推下火坑的嚴世蕃,用了哪些套路?身為職場小白的我們,從中能學到哪些經驗?
有多少背鍋俠,一開始都以為自己是力挽狂瀾的救世主。
高翰文是科舉進士出身,家世又顯赫,一向覺得自己是能幹大事的人,運氣不好才會做了個小小的翰林院修撰。
更要命的是,他還有着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想為百姓和朝廷做點什麼。
于是面對浙江這個爛攤子,他主動參團,提出了一個“以改兼赈,兩難自解”的方案。
這個方案,表面上看是一舉兩得,實際上一條也行不通——
百姓不信任官府,不想被餓死,不願意讓自己的土地被兼并,無論如何“改”這一條路不會順利;朝廷(嚴黨)為了完成西洋50萬匹絲綢的目标,為了逼着百姓就範,也不會真心實意去“赈”;就算是心裡揣着一點點百姓的清流,為了把事情鬧大扳倒嚴黨,也對現狀漠然處之,甚至巴不得餓死了浙江的百姓,讓嚴黨交不了差;
所以嚴黨和清流都給趙貞吉打招呼,讓他不要借糧給胡宗憲。
但凡高翰文有一點政治眼光,能看出這場改革本質是你死我活的黨派鬥争,其中有錯綜複雜的利益、政治關系,他就不該輕易開口,卷進這攤渾水來。
退一步講,即使沒有黨派之争,高翰文也不是做這件事的料。
他是大戶人家出身的讀書人,根本沒有在集市上買糧的經曆,不了解糧價的變動規律;也沒有去過浙江,不了解浙江官場是怎樣黑暗的情形;
他甚至不知道嚴黨推行“改稻為桑”的真正意圖是什麼,難道真的是為了國庫、為了百姓?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高翰文根本沒有做好改稻為桑這件事的能力,甚至連在鬥争中生存下來也很困難,最後背鍋是必然的。
所以,沒有金剛鑽别攬瓷器活,沒看清形勢别貿然參團。
掂量好自己幾斤幾兩,很重要。
從一個翰林院的編修一下升任杭州知府,又蒙嚴世蕃在嚴府召見,高翰文心中除了些許欣喜之外,更多的還是一些隐隐的忐忑。
小白兔出場了。
應該說,高翰文比常人還是要強一些的,即使是升了官,依然保持應有的理性,沒有輕易被喜悅沖昏頭腦。
可惜小白兔終究是小白兔,很快就落入了嚴世蕃的圈套中。
嚴世蕃這時顯然為自己找到了一個滿意的杭州知府而高興,因高興而生喜愛,竟然露出了那種求才若渴、禮賢下士的模樣來,而他這種和藹的态度也拂去了高翰文心中的忐忑,臉上的笑容也比剛走進嚴府時要松弛了許多。
這是嚴世蕃的第一層套路。
嚴世蕃指導,高翰文是個讀書人,清高,僅僅一份年薪百萬的offer,還不能讓高翰文倒向自己,要真正收買他,要從精神層面入手。于是他不惜親自下場,擺出“禮賢下士”的姿态。
這就叫投其所好,高翰文覺得自己是人才,渴望被認可,那我就給你認可。
當然,僅僅從精神層面高度認可,隻能騙騙海瑞那樣“耿直”的人,嚴世蕃立刻跟上了第二招:
嚴世蕃親手從一個紅木大櫥裡捧出一個盒子,走到高翰文面前。高翰文連忙站了起來。“坐,坐。”嚴世蕃一邊親熱地叫高翰文坐下,一邊便去開那盒子。羅龍文和鄢懋卿會意地對望了一眼。盒子打開了,盒子裡還套着四個小盒子。嚴世蕃先掏出了那個長條形的盒子,輕輕揭開,從裡面拈出了一支毛筆。那毛筆一看便感覺非凡:筆杆和普通毛筆一般粗細,卻是青裡透着星星黑點的斑竹;沿着筆杆看下來,那筆套卻是晶瑩的和阗玉镂空磨尖做成的!嚴世蕃先将筆杆筆套示給高翰文看:“這支筆杆是成祖爺派鄭和下西洋帶回的犀角做的,之後再沒有這麼大的犀角了。筆套平常些,是藍田玉雕的,取個口彩而已。”說着又拔起了筆套,露出了紅裡透亮的筆毫:“最難得是這筆上的毫!是嘉靖三十年雲南的土司套了一條通體紅毛的黃鼠狼的尾毫做的。給很多人看了,都說一千年隻怕也隻有這一支。這支筆不是送給你寫字的,世第書香人家,傳個代吧。”那高翰文已經看得眼睛發亮。
投其所好2.0
還是那句話,高翰文是讀書人,大才子,清高。就算要收禮,也絕不會收大金鍊子小金表這種東西,嚴世蕃看的很準,直接用讀書人最喜歡的東西文房四寶擊中了高翰文,讓他“眼睛發亮”。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進入到物質收買環節,小閣老依然保持着對一個讀書人應有的尊重——
“這支筆不是給你寫字的,世第書香人家,傳個代吧。”
“你放心,我不是要收買你,實在是隻有你家這樣的書香門第,才配得上這件東西,把它傳下去。”
輕飄飄一句話,既激發了高翰文的家庭自豪感,又把送禮這件事說得清新自然,這就是嚴世蕃識人、說話的功底。
不過,小白兔還想掙紮一下:
嚴世蕃這才又将筆套上,放回長條盒中:“這一盒共四支,全是一樣的。你拿着。”說着将盒子遞給高翰文。高翰文木木地接過盒子。嚴世蕃又一把捧起那個大盒:“還有三樣,墨是宋朝的,有米南宮的款;硯也是宋朝的,有黃庭堅的款,這疊紙,是李清照燕子箋。都給你,拿回去自己慢慢看吧。”說着,雙手捧過去,見高翰文手裡還拿着那個長條盒在發愣,便又說道:“擱進來,擱進來。”高翰文這才将手裡的長條盒放進大盒,卻不敢接那大盒:“恩師,這麼貴重的東西學生不敢受。”
此時的高翰文心裡必然是緊張的:東西是好東西,差使是好差使,我也是個人才,可怎麼就這麼巧全碰到一起了呢?
可惜,小白兔碰上的是大灰狼。
恩威并施,接下來就是第三招:威逼
嚴世蕃:“我給你的,你就受下。”那高翰文還在猶豫。鄢懋卿說話了:“寶劍贈壯士!在我大明朝後進的翰林裡,能受用這套文房四寶的人可不多。這是小閣老對你的賞識。還不收下?”高翰文隻得雙手接過了那個盒子。
冒青煙同學出場了,他的發言絲毫不比嚴世蕃遜色——雖說是威逼,但他沒有一個字是在指責高翰文不識擡舉,反而又把高翰文捧了一下。
“我覺得你行,你是真的行,沒幾個人比你行,所以這套文房四寶你趕緊收了吧。”
他把高翰文捧得越高,高翰文就越難下來,越難拒絕。這樣比直接斥責高翰文“不識擡舉”要高明多了。
而且,這裡嚴世蕃團隊的配合也是巧妙無間——嚴世蕃隻簡單說一句話,還是施恩,而威脅是由僚機說出來的。
這樣就讓高翰文覺得,小閣老還是好的,隻是他這個手下不想讓我後退。
恩惠都是領導給的,惡人都是HR在當,高翰文自然對嚴世蕃不會産生一點怨言。
到這裡,高翰文基本已經淪陷了,盒子已經接下來了,但心裡依然不情願。
嚴黨也深知,收買人心要徹底。于是另一架僚機羅龍文上演了最後一出好戲:
羅龍文這時做戲般歎了一聲:“罷了,罷了,我們這些人也都該歸隐山林了。這幾樣東西我向小閣老讨了多少回他不給,現在美人一去再無芳草了。”高翰文連忙雙手将盒子捧向羅龍文:“那羅大人現在拿去。”
這是最後一捧。羅龍文不惜貶低自己來擡高高翰文,這就讓高翰文慌了——
他怎麼能聽不出羅龍文話語裡的嘲諷、威脅之意呢?自己既然接了這盒子,自然就是嚴黨一派的人了,可還沒上任幹事呢,好像就把同事得罪了,這可使不得。
于是小白兔很笨拙地做出了本能的反映——羅大人現在拿去。
這正中羅龍文下懷——為什麼要吹捧你,是為了把一口大鍋蓋在你頭上啊!
羅龍文:“可别,浙江改稻為桑的大事我可幹不了。一年之期大功告成,我們還等着你用這四寶寫捷奏呢。”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瀚文,你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至此,高翰文終于明白了,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這哪是一副文房四寶,這就是一張軍令狀啊!
高翰文雙手捧着盒子舉過頭頂:“恩師放心,二位大人放心,學生此去,一年之内倘若不能為朝廷完成改稻為桑的國策,就用這盒子裡的筆墨紙寫下自己的祭文!”說着跪了下去。
既然沒法反抗,那就好好享受吧。
不得不說,高同學最後這一波應對終于智商在線了:反正這任務跑不了了,不如表表忠心,賺取一點老闆的信任吧。
但其實亮點在後半句:
“一年之内倘若不能為朝廷完成改稻為桑的國策,就用這盒子裡的筆墨紙寫下自己的祭文!”
表面上看,高翰文再一次頭腦發熱了,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實際上這是高翰文的反擊。
他怕死,所以要把自己說死,置之死地而後生。
“事已至此,我高翰文豁出去了。差使辦不好,大不了以死謝罪就是。可是,小閣老您會就這麼讓我死麼?我可是不顧一切為您辦事了,您不會不保我吧?”
這和劉備托孤諸葛亮那番話一個道理,話說出來了,反而不好這麼做了。
嚴世蕃立即會意:
嚴世蕃雙手把他攙起:“好好去,幹好了好好回,朝裡還有重任等你。”高翰文重重地點點頭,滿臉凝重雙目閃光……
幹好了好好回,這就是在給高翰文承諾——你死不了,能回來的,幹好了還能飛黃騰達。
至此,嚴世蕃的目的達到了。
高翰文收了他的東西,受了他的吹捧,雖然不敢說對他死心塌地(依然滿臉凝重),但也不得不去替他賣命了。
可惜他倆都錯了。
高翰文錯在低估了嚴世蕃的惡毒和無情。他沒想到,嚴世蕃為了自己的利益,下屬的前途也好性命也好統統都可以犧牲,最後那一句承諾,又算得了什麼?
嚴世蕃也錯了,他知道高翰文頭腦單純、好套路,卻沒想到高翰文對百姓的關懷是一片真心,他真的是個好人,以至于甯肯得罪嚴黨也要保住百姓的生計。他也低估了高翰文,以為威逼利誘就能改變這個讀書人的氣節和正義感。
也恰好是這種正義感,讓海瑞、胡宗憲願意指點高翰文,最終救了他的命。
嚴世蕃的套路,按順序整理如下
和藹可親,笑裡藏刀:如果哪天,領導突然放下架子,對你特别溫柔,說要給你一個特别好的成長機會,一定要小心,可能是有一口大鍋要砸下來了……投其所好,巧施恩惠:當領導招人背鍋時,不一定會用明面上的好處來誘惑人,反而會從覺得不易察覺的地方入手。可能是一副文房四寶,也可能是衆人面前的一頓表揚,甚至可能是一番鞭策的話,隻要能說到你心坎裡讓你的感激沖昏頭腦就行。吹捧拔高,道德綁架:“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話,蜘蛛俠自己說,是有擔當有責任感,但如果路人對蜘蛛俠說,就是逼着他去跳坑去冒險了……威逼施壓,情面逼迫:如果真到這一步,說明前三招都沒奏效,領導不得不撕破臉皮來逼下屬背鍋了……那就隻能告病還鄉、想辦法跑路了。 其實,除非是領導用上了最狠的第四招,認清自己、審時度勢是最重要的。
變成背鍋俠,一部分是嚴世蕃套路深,最根本的還是高翰文不自量力,非要去攪渾水。
沒有金剛鑽,别攬瓷器活。
如果他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去了浙江等于送人頭,憋着别說話,後來就不會掉進坑裡。
即使是嚴世蕃找上門來讓他當杭州知府,他隻要看清楚了自己不是當官的料,不吃對方的吹捧,不拿人家的東西,嚴世蕃也隻能用權力去逼他了。
真到那一步,也還能告病還鄉,遠離權力場的鬥争。
這也是無奈之舉,畢竟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領導鐵了心想讓你背鍋,是怎麼也逃不了的。
好在你我不是高翰文,現在也不是1566,三十六計走為上,換一家公司,繼續當好漢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