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 四種海岸的區别(基岩海岸、砂質海岸、淤泥質海岸、生物海岸)
(1)基岩海岸,由岩石組成,是被海浪沖擊形成的海蝕地貌,岸線曲折、岸坡陡峭、灘沙狹窄,可建設為優良海港。
圖1 基岩海岸
(2)砂質海岸,是平原的堆積物質被搬運到海岸邊,經波浪或風改造堆積而成。它的組成物質以松散的砂(礫)為主,适宜建設海水浴場、旅遊景區。
(3)淤泥質海岸,是由河流攜帶入海的大量細顆粒泥沙在潮流與波浪作用下輸運、沉積而成。它的岸灘物質組成多屬粘土、粉砂等,岸線平直,地勢平坦,适宜建設為濕地保護區。
(4)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紅樹林海岸)分布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其中珊瑚礁海岸由熱帶造礁珊瑚蟲遺骸聚積而成,紅樹林海岸由紅樹科植物與淤泥質潮灘組合而成。
圖2 紅樹林
例題
圖2 例題
答案:D、B
精講精析:(1)判斷河流。依據題目中描述,該條河位于我國北方,且自西向東入海,并且含有大量的泥沙(圖中的白色部分),因此判斷該條河流為黃河,自山東入海。
(2)判斷河流入海口的方向。從圖中可以看出,1989年時黃河自東南方向入海,此後人工改道,2000年時黃河已經由東北入海,即在東北方向沉積,海岸逐漸淤積生長。原來的古河道逐漸被海水侵蝕。
(3)判斷三角洲形态的影響因素。三角洲由“鳥嘴狀”發展為“鳥足狀”,主要是因為黃河的改道。河流的含沙量與上遊的輸沙量有關,與河流改道沒有關系。
(4)分析海岸帶的開發方式。黃河入海口為淤泥質海岸,泥沙淤積嚴重,因此不适合發展為海灘(砂質海岸)或者港口(基岩海岸),可以建立濕地保護區,保護入海口的生态環境。
總結 不同海岸的開發方式差别很大:
基岩海岸(港口)、砂質海岸(海水浴場)、淤泥質海岸/生物質海岸(自然保護區)
------------------
---【關注小編,每日1題,學好地理】---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