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民用摩托車需求暴增,我國曾進口了大量摩托車,有的耳熟能詳,有的又十分稀缺,下面我們就盤點一下那些稀缺車型…
東德依發251
東德依發502
東德依發502為并列雙缸
東德依發作為東歐車型,八十年代曾大量進口國内。比較常見的是東德的依發150/251cc這兩種排量。而502cc排量的依發摩托車,就很少見了。
依發502搭載并列雙缸發動機,采用雙缸雙排雙化油器雙碟刹設計。估計當時國内進口總數也超不過幾百輛。原因很簡單,1是價格高,2是依發251的動力已經足夠了,502可以說動力已經過剩了。
捷克佳娃250
蘇聯普蘭塔350
前蘇聯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種的“老大哥”,當時科技還是比較發達的。蘇聯産的日出系列、玉兔等摩托車也曾大批進口到國内。仕芝和普蘭塔這兩個品牌相對較少,而且蘇系摩托車主要在國内北方地區銷售,南方經濟較發達,接觸最早的是日系品牌。
所以總的來說,蘇系摩托車在國内還是不多見的,甚至不如捷克佳娃和東德依發銷量大。國内捷克佳娃175和雙缸的350比較常見,但佳娃250,也就是國産幸福250摩托車的仿制車型,就少多了,記得小時候隻見過兩次。
蘇系東歐摩托車奇葩設計
摩托車右側空空,隻有一個孤零的刹車踏闆
蘇聯、東歐摩托車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啟動杆、變速踏闆、甚至排氣管都設計在車身左側,而右側空空蕩蕩,隻有一個刹車踏闆孤零零的矗立在腳蹬處,一直想不通,這種奇葩的設計究竟有什麼好處?
奧地利KTM50
KTm5o外觀有些像天津迅達,造型頗具歐洲風格
提起歐洲小國奧地利,一些人并不熟悉。但如果說到奧地利産KTM,喜歡看摩托車賽事的朋友都比較熟悉。KTM是世界著名的越野賽摩托車供應制造商,其生産的摩托車以性能暴力著稱。網上調侃最多的什麼“寡婦制造機”、百公裡消耗兩位“車手”都指的是KTM,可見其實力。
KTM50采用水冷散熱
八十年代,kTM50cc排量的一款跨騎摩托曾少量進口。此款摩托搭載一款50cc二沖程水冷發動機,前後碟刹。區區50cc排量,有這配置在當時算是天花闆了。是不是外觀隐約有天津迅達的影子?
雅馬哈(馬特)50
雅馬哈馬特軸傳動版
嘉陵本田70c(幼獸)
我們再說說日系摩托車。其實早在蘇系東歐摩托車大量進口時,日系就有一部分車型以各種方式進口到國内。除了嘉陵本田合資的70c(幼獸),雅馬哈其實也有類似的款式,就是雅馬哈彎梁系列,重慶雅馬哈cY80的前身,雅馬哈(馬特)50。
這款摩托有兩種驅動方式,鍊條和傳動軸。但因為當時國内還不大認可彎梁摩托,再加之本身進口量不多,所以保有量很少。
鈴木50小鳥
鈴木小鳥采用四沖程發動機
這款摩托是不是跟雅馬哈(馬特)系列彎梁很像?從造型到顔色,基本一樣。但它不是雅馬哈,它是鈴木的一款50cc排量的彎梁摩托,國内稱呼它(小鳥)。大家可以注意看一下,它後面是不是沒有腳踏?因為那時日本有規定,50cc排量的摩托車不允許載人,所以也不能設計上後腳踏闆。更奇葩的是,鈴木八十年代幾進口國内車型幾乎都是二沖程,而這款50cc采用的卻是四沖程發動機。
與本田幼獸、雅馬哈馬特命運一樣,鈴木小鳥也因為銷量低,成了稀有車型。現在某些人總嘲笑國内車企摩企隻會模仿,不會創新。其實日本在七八十年代,四大摩托品牌抄襲模仿也很嚴重。
雅馬哈RX125
雅馬哈100
雅馬哈80
雅馬哈在國内銷量不及本田和鈴木,所以最初款式也不多。較常見的有兩款,雅馬哈RX100和RX125,後期南方和洪都仿的就是RX125這款。老款的雅馬哈80和100相對就少見多了,看這複古的設計風格就明白了,因為這兩款們比前者要早一代,進口數量不多,産品就換代了,所以比較稀有。
雅馬哈50越野摩托車
雅馬哈還有一款二沖程50排量小越野摩托,跟這兩款是一個時代産物,但隻是玩樂品,實用性不佳。在那個時代,坐摩托兜風是一種時尚,人們對于隻有一個座位的摩托,還是相當排斥的,所以保有量就更少了。
川崎xH125
川崎CTG125
川崎KC100
八九十年代,進口日系四大品牌摩托裡,川崎市場占有率最低,也可能是川崎不善長研發小排量摩托車。總之,那時川崎知名度遠不如本田鈴木雅馬哈高,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日本還有川崎品牌。
川崎在華銷售量最多的車型有三款,分别是cTG125和XH125,還有一款kc100,即便如此,每二十輛進口摩托中,也不見得有一輛川崎。
川崎AR80
川崎AR125
如果說上面三款川崎摩托市場占有率很低,那下面這三款川崎AR系列,就算是稀有車型了。川崎AR系列主打的是性能和配置。同為二沖程發動機,AR的調校更激進,并且全系車型發動機都經過黑色處理,前碟刹、鋁合金輪圈、頗有富有設計感的座椅,處處彰顯它的魅力。
川崎AR125S
喜歡摩托車的朋友大概都聽說過日産125摩托有中“三王”,分别是鈴木GS125、本田CB125T、和雅馬哈SRZ125。而川崎AR125S不管是性能還是外觀,都不如輸前者,但因為搭載的是二沖程發動機,再加上品牌知名度低,所以很少有人選擇它。
本田CBX125F
本田作為世界最大的摩托車生産企業,它生産的每一款幾乎都是熱銷車型。比如,國内銷售的本田wIn100鷹仔、本田CG125、本田CB125T、本田GL145等,每推出一款,都能掀起高潮。
而本田cBX125F,推出後一直反應平平,選擇它的人不多。究其原因,據說這款發動機存在設計缺陷,幾年後發動機氣門有很大的異響,耐用度也不如CG125,且價格昂貴。再有就是那奇葩的前導流罩和大燈,與車身一體式結構雖然在仿賽車型上很常見,但用在這款街車上,就有些畫蛇添足的感覺。笨拙且不順眼,這也許都是影響它銷量的原因。
幸福250E
幸福250,當時算是國産中的大排量摩托車。最常見的是外觀圓頭圓腦,酷似佳娃250的A型。之後又推出外觀有明顯變化的B型,B型側蓋闆是塑料材質,擋泥闆改為電鍍件。後來又生産了左側單排氣,帶後貨的C型和D型。而幸福250E型是最後一代,最初應該是想模仿鈴木王。但因技術所限,這款摩托外觀粗糙傻大笨粗,毫無美感。銷量自然也好不到哪去,曾為存世量最少的一款幸福250。
最後欣賞一下美圖,八九十年代日系四大品牌250cc的經典跑車,你最喜歡哪一款?
本田NSR250
川崎zxR250
鈴木Gsx250
雅馬哈TzR250
我是木怡天下,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