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MAMMY.COM
文|Apple媽咪
主人公
在新西蘭上學的兩位11歲女孩
朵朵和希希
“
我和妹妹希希就是逃難的一員。爸爸媽媽把家裡所有東西、家産換成了去法國的四張船票。可是就在這樣混亂、可怕甚至讓人崩潰的一天,我們聽到了爆炸聲。之後,爸爸媽媽就再也沒有再見一面了……現在隻剩下我們兩個了,雖然是這樣,但我們為了生存,為了生命的意義,我們還是要繼續堅持逃到法國!船票是在八點鐘,我們要盡快趕到碼頭去等船。我和妹妹連夜趕到了碼頭等待着,在混亂的、不成樣的城市邊緣等待着……
”
初冬的時候,在新西蘭上7年級的小朋友朵朵和希希,在學校裡收到了這樣一張傳單:
在叙利亞,數以百萬計的孩子帶着一個背包在逃亡。
你,能親曆同樣的事,來給他們募捐麼。
傳單上寫着:想象一下,把你的所有家當裝進小小一個旅行背包,你需要将自己的衣物、财産、你的整個過去,還有更重要的,你賴以生存的食物,全給塞進去。然後,你背着這些東西,需要穿越戰場、國家,甚至,可能是洲際穿越。
就這樣,朵朵和希希給自己設計了逃亡背景,然後在背包裡放上了保暖厚衣物、一本看的書、一支筆和本子。食物隻有少量的餅幹和面包、40克熟肉,兩瓶水和兩個蘋果。
上圖就是要維持30小時5頓的食物了,朵朵和希希的"逃亡"體驗,就此拉開序幕。
逃亡第1-6小時
周六13:30-19:30
想象
戰火紛飛,硝煙四起,在成千上萬的逃亡人潮中,父母失散,生死未蔔,姐妹倆手中緊握着兩張船票,徒步趕往碼頭,欲登上晚上8點起航的船。
現實
帶上背包和睡袋,開始獨自背包徒步,走完大段上坡下坎的路程,小朋友們終于抵達"船碼頭"(家裡的車庫),癱軟地坐到地上。
活動剛開始,小朋友氣勢高昂,表情輕松開始獨自徒步"逃亡",奧克蘭的冬季就像四川的變臉,前一分鐘小雨瀝瀝,後一分鐘陽光彩虹。
家裡的車庫,便是假象中的碼頭,長途跋涉結束後,終于舍得吃一些食物。
回想出發前的饕餮盛宴,到逃亡後的殘羹冷炙,着實讓孩子們體會了一把生活的跌宕。
逃亡第6-11小時
周六19:30-周日00:30
想象
在人山人海的縫隙中,姐妹倆終于擠上了船,在饑餓、疲乏、困倦的侵襲下,她們蜷在一個小角落裡,不知不覺睡着了。
現實
孩子們有點興奮的上了"船"(上車),套上睡袋,想象着自己在難民船狹小的空間裡,沒有食物,沒有電視、電腦、手機,獨自待上整整一夜。
套上睡袋,第一次體會不在自己溫暖的小床上睡覺的感覺。
經曆了近10個小時的疲乏和饑餓,在漆黑一片中,孩子們蜷縮在車裡睡着了。
逃亡第11-19小時
周日00:30-8:30
想象
半夜醒來,四周漆黑一片,扭動了一下身體,渾身又酸又痛,爸爸媽媽,我好想你們,我們該怎麼辦,淚水從眼眶裡噴湧而出。
現實
一夜好覺,盡管睡得腰酸腿痛,孩子們已經對此次逃亡經曆有了些許想法和感受,開始拿出紙和筆記錄"逃亡"心情。
孩子們有感而發,叙利亞的難民小朋友不但要呆在更糟糕的生存環境下,心裡還要擔驚受怕,那該是多麼可怕的體驗啊。
剛來新西蘭不到一年的希希和朵朵,用英文記錄着自己的心情。
逃亡第19-24小時
周日8:30-13:30
想象
清晨,從背包裡拿出所剩無幾的食物,真的舍不得吃,還得靠它撐上幾天,但肚子裡咕咕叫,管他呢,先吃幾口吧。
現實
活動進入中段,孩子們漸露疲态,拿出所剩不多的食物,“節省”地吃着,在地上坐着怎麼都不舒服,越發想念平時的正常生活。
看着所剩無幾的食物,想想後面的幾頓,實在要省着點吃,把一個面包撕成幾小塊,蘋果核也不舍得扔掉。
希希寫到:開始吃我們美味的午餐了,雖然隻有一片面包、一點肉、兩塊餅幹和半個蘋果,如果擱在以前,我一定覺得這是最難吃的午餐。
孩子們神情黯然,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從昨天到現在,除了徒步,就是在車子或者車庫裡呆着,并且沒有任何電子産品,在這想象當中的船艙裡,時間實在太難熬了。
逃亡第24-30小時
周日13:30-19:30
想象
在海上漂泊了近一天後,終于下了船,周圍的人們都拖着行李箱,帶着老人和孩子拼命地往前趕路,她們也跟着人群一起快步的往前挪動,但前方到底是哪裡呢。
現實
活動進入尾聲,最後的幾小時越發難熬,小朋友們的第二次徒步又出發了,但是她們感覺似乎比第一次輕松些了,雖然要爬一個很陡的坡。感謝衆多極富同情心的善良捐助者,讓孩子們在艱苦體驗之後,感受到人間溫情。
第二程徒步開始,雖身心俱疲,但仍然勇往直前。
就覺得一個字:累。
返程時,天空開始下起了雨,冷冰冰的雨水拍打在孩子們的臉上,同時也拍打着她們純真善良的心靈。
晚上,孩子們開始挨家挨戶的敲鄰居家的門,向他們介紹這次活動的主題與自己的參與經曆,得到了陌生人的慷慨解囊。
在小朋友媽媽微信直播的幫助下,孩子們的堅韌和善良同樣感動着國内的叔叔阿姨和爺爺奶奶們,通過社交媒體為叙利亞的難民小孩們獲得了更多捐贈。
尾聲
最後,所有善款分别以兩位小朋友(907紐币)和希希媽媽代表中國朋友的名義(453紐币),通過學校,捐贈給叙利亞難民小朋友安置項目,共計紐币1360(折合人民币6392元)。
後記
朵朵和希希兩個小朋友來自中國成都,結識朵朵媽媽是一年前她帶着當時10歲的朵朵,和5歲的小女兒來新西蘭,在我們的微留學定制服務幫助下,在本地插班上學的時候。當時朵朵正值小升初的當口,遽增的學習壓力讓朵朵媽媽抱着試試看的心情帶着孩子們來到了新西蘭求學。一個月之後,朵朵媽媽決定就此陪孩子們留下來。
從開始的興奮,到過渡期的思鄉心切,到如今無論是孩子們,還是朵朵媽媽,都已完全适應了平靜而簡單的紐西蘭新生活。感謝朵朵媽媽,以及朵朵同學希希的媽媽共同接受了我們的訪談。
“
我覺得對孩子們來說,這個體驗确實是挺好的,希希中途哭過,幾乎都想放棄了,但是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兩天一晚,她們呆在車庫或車子裡面,我很少下去看她們,希望她們有更真切的體驗。
期間有一次,我在樓上自己煮海鮮,她們兩個聞到香味,恨得牙癢癢的,卻仍然呆在車庫裡面啃面包。
當然,這當中也有同伴的力量。比如說,她們學校裡面,有各種做法來體驗難民40小時(對,我們實際上隻做了30小時,離要求還差了10小時)。有個同學在一個紙箱子裡睡了一晚,有同學嘗試40小時不說話,還有孩子徒步10小時,走40公裡……這些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孩子們覺得,若能堅持靠自己的力量做完這個過程并獲得捐贈,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
——希希媽媽
“
在新西蘭,孩子們經常會有機會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做各種形式的募捐,這些活動在我看來,非常簡單和純粹。可能是整個社會的誠信,導緻這些善款可以簡單、快捷地傳遞。
比如說,朵朵她們去陌生人家敲門,說明來意後,絕大多數家庭都會熱情地鼓勵我的孩子并給予捐贈,有一個年輕白人直接捐了50紐币(約合250人民币),開始孩子們還以為他沒有零錢呢,後來才知道他确實要捐這個數。
這次的饑餓體驗,有兩個好處在我看來是顯而易見的。一個是她們非常自豪自己為難民小朋友募捐到了不少款項;再有就是,她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現有的幸福生活是珍貴的。
——朵朵媽媽
Apple媽咪
關聯原創故事
歡迎登陸官網
APPLEMAMMY.COM
查閱更多原創移民故事
和新西蘭本土服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