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西安頭條##頭号周刊##打開眼界##所見所得,都很科學#
故事FM 講過很多困局故事,有婚姻困局、生育困局、甚至人性困局。
我們之所以呈現這些道德上的兩難困局,有時不隻是為了說明人性的複雜。在每一種不同的限制裡,人怎樣自己掌控命運去創造一些東西,療愈一些創傷,這對我們來說也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Ivy 和老公、大女兒生活在多倫多。今年初春,她失去了二胎寶寶。今天 Ivy 要講的就是這樣一個關于告别的故事,同時它也是困局中的一個答案,一個像芝麻一樣渺小的生命教給我們的答案。
-1-
姐姐和肚子裡的小芝麻的「調皮遊戲」
去年是我來加拿大的第 4 年,我們很順利地拿到了永居資格。
完成了人生的一個階段性任務,我們就開始考慮下一個任務。
我的大女兒現在 8 歲,來這邊後,她表現得特别好——語言轉換非常順利,又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而且她也時常跟我說,很感謝爸爸在這裡為我們建了一個家,「 I couldn't ask more」。我很開心也很感動,忍不住想:要不要再來一個?
這是一次非常有計劃的懷孕,那幾天總是在測,有一天就發現是兩道杠。我超級開心,迫不及待地跟朋友們分享了這個消息。
當時,我下載了一個手機應用,上面顯示說寶寶現在隻有芝麻大小。因為這句話,我們當時就管她叫「小芝麻」。幾周之後,其實她已經變成了豆子大小,但是我們真的好喜歡「小芝麻」這個名字,索性就不改了,一直叫她小芝麻。
多倫多的冬天特别長,總是會下很大的雪。大女兒喜歡在雪上爬來爬去,有時從高高的雪堆上跳下來,她會高聲宣布「小芝麻,你看姐姐是不是很厲害?!」
然後我就佯裝生氣地說「你不要給她看這麼危險的動作,她會學你的!」
越是這麼說,大女兒越喜歡對着幹。
我們家一直有一個教育理念,那就是崇尚調皮,崇尚挑戰父母的權威。不許從高處跳下來,她反倒會說我就是要試一試。隻要在安全範圍内,其實我們都允許。
所以姐姐可能也想帶着妹妹一起去挑戰爸爸媽媽。慢慢地,這種「展示調皮,讓媽媽擔心」的行為就成了我們三個常玩的一種遊戲。
大家就是在這種愉快又期待的氛圍中,度過了那幾個月的時光。
■ 姐姐的手工——一家人
-2-
心裡的空白
懷孕 18 周左右,在大排畸的檢測中,寶寶的心髒和大腦有一部分看不清楚。當時醫生擔心是機器的問題,認為需要做更精細的檢測。
2021 年 2 月的一個星期三,我們去多倫多病童醫院給胎兒做了心髒 B 超。當時寶寶很好動,我不得不多躺一會兒才能獲得清晰圖像。所以我和老公都堅信是第一次的機器問題,想着拿了結果就可以回家了,明天還要工作呢。
但就在那個房間,就在那個時刻,醫生拿來兩張圖,健康的心髒和缺損的心髒。
「寶寶缺失了這一塊,而且情況比圖上所示更糟糕,」說着,醫生又在圖上劃掉了一部分,「你的寶寶這裡也沒有。她現在是靠着媽媽的氧氣、血液生活,可一旦離開子宮,她的心髒就不再能支撐小小的生命。」
他用筆去修正圖片,筆尖就像劃在我心裡。我崩潰了,眼淚不住地往下掉。
不得不說,醫生給了我很多安慰。他說如果你需要,我們随時可以暫停,等到你準備好了再繼續。
稍作調整後,我問醫生「寶寶才 18 周,之後會長出來嗎?我們過一段時間再來檢查。」
醫生非常确定地說「不會了……我理解你做出的任何選擇。」
停止妊娠也是我的一個選擇。
當時我沒做決定,因為寶寶的腦部還沒檢查。但我很感謝醫生,他不斷地問我「還有沒有問題,任何問題我都可以繼續解釋。這裡有更多的鍊接,如果你想了解寶寶心髒原本的樣子、工作機能,這些資源都可供參考。」
這些幫助我更理性地理解當時發生的一切,不再胡思亂想。
兩天後,腦部的細緻檢查顯示寶寶的腦部也有一些先天性問題。我告訴了醫生我的決定,他幫我預約了引産,日期是 10 天後。
很難說我是在哪一刻做下的決定,可能在得知心髒有缺陷的過程中,我已經在不停地問自己了。
但作為一個媽媽,說真的,我說不出口……我感謝我的小芝麻,她有兩個缺陷,這會讓我的罪惡感少一些。
■ 多倫多漫長冬日中的一場雪
-3-
十天
在等待引産的這 10 天裡,一開始我非常的不理解。為什麼不是第二天,不是下周一?
因為這是終将要來臨的告别,每一天對我來說都是身心的折磨。但慢慢地,我明白了為什麼會是 10 天,原因是相同的——因為這是終将來臨的告别。
最初的幾天,我不希望在大女兒面前哭。因為她已經開始為我擔心,常常欲言又止。于是,我會在她睡覺之前,盡量保持冷靜。一旦她入睡了,我就可以釋放情緒。但因為哭聲很大,吵醒了大女兒好幾次。有一天她就抱着我說「媽媽,你是不是每天晚上都這樣哭?」
其實是的,每天晚上都是。
我覺得自己無力又殘忍,雖然說大腦和心髒的缺陷似乎是一個充分的理由,但隻要我不同意,誰都不可以做引産手術。所以我覺得是媽媽決定了這件事情,是媽媽要殺死孩子。我當時總有這樣極端自責的想法。
那段時間,擔心自己會崩潰,我預約了心理咨詢。咨詢師告訴我可做四件事:向寶寶道歉、道謝、道愛,最後道别。要把心中的歉意說出來;也對寶寶表示感謝,因為她确實帶給我們很多期待,也讓我更加規律、健康地生活;然後要把身邊這麼多人對寶寶的愛一一說給她聽;最後向她道别,因為我們見面的那一天,就要說再見了。
回想起來,我很感恩那 10 天。
這期間,為了讓寶寶有特定抗體,我需要打一個疫苗。這是很早之前預約好的。當天我還是去了醫院,跟家庭醫生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也知道發生了這麼多事,咱們疫苗還打不打?」
他特别堅定地說「打!孕期維生素也要繼續吃。能為寶寶做的,我們都做。」
這給了我很大的鼓勵。雖然是怎樣的未來在等着我們已然那麼清晰,但我還是要像以前一樣好好吃飯,讓小芝麻健康、快樂地度過這 10 天。
所以,我們家也解除了「不許談論小芝麻」這個莫名其妙的命令。我跟大女兒說「你想跟媽媽說話,想跟小芝麻說話,就自然地說。她還在,她聽得見。」
有一次,我們買的菜中,有一顆愛心形狀的土豆,我就把大女兒叫過來「你看,這是一個愛心土豆!」她就很自然地把它推到我肚子的方向,說「小芝麻,給你,給你!你需要一顆健康的心。」
她想用她的辦法把幫小芝麻找到一顆心。
■ 爸爸和姐姐終于修好了玩具車
還有一次,大女兒在拼一輛電動汽車時,發現一個零件不匹配。我就很随心地說了一句「這可是關鍵零件,是汽車的心髒啊。」可能是「心髒」這個詞觸動了大家,我老公和女兒就拼命地要去修複汽車,去調查可不可以手動改裝零件,去調查能不能聯系中國商家再發配一個過來,還嘗試從以前的拼裝汽車中找相似的代替品,花了兩天的時間,終于修好了。
當時我老公隻說了一句話。
「爸爸幫你修好了,但是有一些東西爸爸永遠也修不好。」
-4-
見或不見
因為能和家人坦誠地分享、分擔彼此的情緒,我的狀态變好了很多。
最後的幾天,我老公還是繼續每天給我買各種水果。看到了好久沒吃到的火龍果,我就趕緊切來吃,邊吃邊告訴小芝麻「還好你多待了 10 天。你嘗一嘗,這是火龍果的味道。」
我們還安排了兩次泡泡浴。姐姐特别喜歡泡泡浴,我就特地買了泡泡浴洗劑,然後我、大女兒還有肚子裡的小女兒,就一起泡在浴缸裡。我很珍惜那樣的時光。
這一切也讓我終于有了足夠的勇氣去做一個屬于我自己的重要決定。
「當寶寶出生後,要不要看一看、抱一抱她?」這是醫生問我的,「你可以等到引産當天告訴我。」
我最初很害怕。而且我媽也堅決反對。「不看,不看!看那幹嘛?」她很害怕我被吓到。
這件事我也進行了心理咨詢,在問了一圈之後,我發現沒有人可以告訴我答案。我必須問自己:看,還是不看?這意味着什麼?不敢看或許是因為我從沒見過一個死去的孩子,我不知道 20 多周的寶寶是什麼樣子……同時,我也害怕看了這一幕之後就再也忘不掉了。
但怕又怎樣?忘不掉又怎麼樣?那就記她一輩子。我是她的媽媽,這是我的孩子。她那麼勇敢地和我一起去面對,我為什麼連這一點都做不到?
這樣跟自己對話幾次後,我下定決心,要抱抱我的孩子。
■ 休假期間,同事送的白玫瑰。我特别想對來自職場的支持表示感謝。得知我的情況後,我的上司說「你不需要再跟任何人解釋為什麼要休假,這些都交給我。你也不需要告訴我什麼時候能回來,我們可以綜合公司、國家的制度盡量為你延長假期。身體的恢複可能很快,但心靈的恢複難以把握,當你覺得 Ready 時,再回來!」——這是非常實在的一種支持
-5-
360 号病房
那天早上醒來,我覺得自己好像要和小芝麻一起去完成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而終點有一個大大的獎勵,就是我終于可以和我的孩子見面了。在鼓勵自己時,我會讓時間停在這兒,不再往下想。
病房在走廊盡頭,門牌号是 360。王牧師笑着說「這象征着對你 360 度的呵護!」
這句話說的真對,因為接下來的 20 多個小時确實是一個非常溫暖的過程。
首先護士會不時地噓寒問暖,不同科室的醫生也會過來,問我有沒有問題,随時能幫我解答。
此外,還有社工跟我交流。在如何跟大女兒溝通死亡這件事上,我特别受益。他說,你要把這件事情說得簡單,但是真實,不要試圖隐瞞,也不必不斷重複,說一次就可以了。同時也要理解,八九歲的孩子在遇見死亡時,她會傷心,但也很快跳出來。這不代表她沒有情感,不代表她忘了悲痛,這是孩子的正常反應。
另外,這位社工還提供了一些社交網絡方面的資源,因為我們不是唯一有這樣遭遇的家庭,可以和其他的爸爸媽媽交流。
■ 這是社工送給我們的圖書,其中一本叫做「隐形的線」。你和你愛的人之間有一根隐形的線,牽挂彼此時就仿佛牽拉一下,另一端的人會感受到。姐姐問「我和小芝麻之間也有一根線嗎?我可以用力地拉,使勁地拉,把她從天上拉回來嗎?」
還有一個工作人員負責文化關懷。他會在乎你是中國人,會在乎你的信仰和習俗。在醫院有限的條件下,他們都會盡量滿足。
他們在幫助我悲傷,并且分享這份情緒。這和我父母處理悲傷的方式很不同,和父母通話時,他們會安慰我說「不要哭了,不要難過。」
但在那一天,我可以盡情地難過,盡情地流淚。這件事很痛,但我們依舊可以用合适的方式走過這一程。
這一切都讓我感到溫暖。
-6-
見面也是告别
其實,這是一次自然生産的過程。醫院會給我上宮縮藥,每 4 個小時加一次量,一直到晚上 10 點左右,終于破水了。
分娩前,醫生也問過我「寶寶生出來時,可能還在呼吸。如果是這樣,要不要先讓護士抱走,等她安靜下來了再抱給你?」
我當時好矛盾,一方面我害怕看到寶寶走的過程,另一方面我又覺得如果有這樣的機會,作為媽媽,我希望陪在她身邊。
「生下來就抱給我,不管發生什麼,都抱給我。」
麻醉藥的作用有限,到後面真的非常疼。分娩出來的那一刻總算不疼了,我會感歎「終于完成了」,然後迫不及待地從護士那裡接過了小芝麻,我就一直抱着她。
這時,還得生胎盤的我就會上半身不敢用力,因為我想輕輕地抱着她,然後下半身又要特别地用力去配合醫生的指導。很艱難,但是看到小芝麻,我就非常滿足。
她小小的,閉着的眼睛很長,像爸爸;鼻梁塌塌,像奶奶。之前想象的恐怖奇怪一點都沒有。她的皮膚有些黑,因為還沒有脂肪,身體下血液的顔色會直接透露出來,也是正常現象。
抱了她好久,我又輕輕地打開一點小毛毯,看了看她的小手、小腳。10 個手指頭,10 個腳趾頭,一個一個地看,特别可愛,是個漂亮的小姑娘。
她沒有任何的反應,但我不覺得她已經不在了。她隻是睡着了。
在那之後,我們可以有一段時間和寶寶獨處。我抱着寶寶,我老公坐在床邊抱着我。我們像一個剛獲得新生兒的家庭一樣在分享喜悅,而 360 病房就是我們臨時的一個家。
再後來,我們同意護士把寶寶抱走了,因為接下來她要給寶寶洗澡,穿上漂亮的衣服,戴上小帽子,給她照相。當時麻醉藥藥效還沒過,我也非常累,很快就入睡了。
寶寶的照片拍好後,就輕輕地放在我的床頭。那一刻,我一下就醒了。我就一張一張地看照片,其中還有寶寶的腳印,上面寫了一段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雙腳會小到不留下任何腳印。
是啊,這雙小小的腳印來過。
■ 我最喜歡的一段話,和小芝麻的腳印
第二天,負責文化關懷的工作人員把寶寶從護士那裡接了過來。我記得特别清楚,寶寶在一個竹籃裡,非常恬靜。我們把寶寶放在病床中間,一起禱告。
因為不想吵醒她,我選擇不抱她,隻是輕輕把手放在她身上,心裡靜靜地與寶寶道别。
這就是我和小芝麻見的最後一面。
-7-
告别的終點
根據加拿大的法律,父母可以聯系殡儀館,确認後事細節。之後,再由醫院将寶寶移交給殡儀館。最後這個過程不需要父母參與。所以我也就出院了。
在醫院的這兩天,盡管會悲傷,可我心裡更多的是感激,感激醫院、朋友還有同事們給了我和小芝麻這麼多的呵護。
但醫院不是告别的終點,失去小芝麻的痛苦也不會就這樣消失,在回到家的第一晚,我就崩潰了。
那晚,我為小芝麻選擇了殡儀館後,還要為她選一個骨灰盒。但殡儀館的骨灰盒選擇有限,主要是面向大人的,于是工作人員發給我一個鍊接,是專門為特别情況準備的。但網站裡的骨灰盒也很難讓人滿意,看起來質量都不太好。我突然大哭着說「我選不好!」
我已經選擇了檢查小芝麻的心髒和大腦,選擇了引産,選擇了與小芝麻見面,為什麼我還在選?我要選到什麼時候?為什麼每一個選擇都那麼痛心?那一刻,我真的崩潰了。
我開始進入一種封閉的狀态。這個狀況持續了一周。我被禁止接觸任何關于後世的事。我老公很貼心地承擔下了一切。
多倫多漫長的冬天結束了。
我們希望把小芝麻葬在墓地的花壇裡。但花壇的土一直凍着,現在天氣終于暖和了。
當我聽到老公在電話中決定了安葬的日子時,我心裡突然有了一個非常堅定的想法,我要去。
我也跟老公讨論過,他問「你會不會又情緒崩潰?」
「可能會,那就讓它發生吧。這段時間我也改變了很多,我覺得我更能夠面對這件事了。」
到達墓園的那天,晴朗和煦。小鳥在叫,新生的綠色在蔓延。小小的教堂旁邊,月季開得很好。小芝麻的爸爸親手把骨灰撒在了那裡。他說要讓骨灰滋養這裡的花,塵歸塵土歸土,讓小芝麻歸于大自然。
■ 在這裡,小芝麻歸于大自然
-8-
姐姐和天堂裡的小芝麻的「調皮遊戲」
我告訴大女兒,小芝麻去了天堂,終有一天,我們也會去天堂,會和她相見。
有一天散步時,她就仰望天空說「小芝麻,你在幹什麼呢?」因為她知道寶寶已經不在媽媽肚子裡了,就找到另一種方式和妹妹說話。
我也追問「天堂很美麗吧!你在那裡玩得開心嗎?」
姐姐就假扮小芝麻來回答說「我在這裡很好,有許多小孩兒和我玩。他們因為不同的原因來到這兒。有的小孩真的像芝麻一樣小。我還遇見了一個小孩,認識姐姐的朋友呢。」
女兒突然講了這麼多,我都有點接受不了了,我就問她怎麼回事。原來,她想到了我們一個共同的朋友,也是前段時間懷上了寶寶,但很快失去了。她把這兩個故事連在一起,想象着小芝麻在天堂遇見了小寶寶,她們在一起玩。
我當時熱淚盈眶,因為姐姐的溫暖想象,也因為和小芝麻的奇妙連接。
直到今天,我們還會時常仰頭和小芝麻說說話,不過已經不會有太多眼淚。
「小芝麻,你看姐姐又在調皮了。不能爬那麼高!」
那一刻,我會覺得我們家好厲害呀,有一個寶貝已經在天堂上了。
-封面圖及未注明來源圖片
均由 講述者 提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