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三代開高人。
我的舅舅曾經在這裡工作;我的哥哥姐姐從這裡畢業;我的小侄女至今仍在這裡讀書。
每每聽到開封高中的校歌,我都發自内心地自豪和驕傲。
我是2004年入學,高一在0715理科實驗班,高二進入新組建的0717文科實驗班,班主任程崇傑老師。盡管在0717班隻有短短兩年的相處時光,我們卻結下了一生的情誼。
(政治老師程崇傑,時任0717文科實驗班班主任,拍攝于2006年)
程老師教政治,畢業多年之後,我慢慢領悟到,用現在時髦的話說,程老師帶給我們的是“正能量”教育,也正是這種正能量,奠定了我們的班風和學風。
(開封高中校訓石)
開高校訓中始終有“誠毅和愛”四字,我認為和而不同、團結友愛,最能代表我們0717的班風。文科實驗班,最不缺的就是才子才女;0717班更是群英荟萃,濟濟一堂。天文地理,詩詞歌賦,人生理想,或講台上出口成章、慷慨激昂,或操場上三五結伴、促膝而談,我常常感慨,能在少年時代與他們同行,是何等有幸;而在程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班沒有太強的競争和功利色彩,反而充滿着人文關懷與手足情深。這些才子才女們,就像群星交相輝映,沒有因分數一争高下,有的隻是高手間的惺惺相惜,同窗間的互幫互助。也正因此,團結友愛,始終是我們班的底色,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作為全年級人數最少的班級,卻有着極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猶記得高二年級男生足球賽,我們班男生一共9人,全員上陣都湊不夠完整陣容。然而賽場上,他們全力以赴,摔倒了再爬起,拼到最後一聲哨聲響起;賽場外,女生們更是助威到聲嘶力竭,氣勢如虹。就像我們的班歌《相親相愛一家人》的歌詞,“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有福就該同享,有難必然同當,用相知相守換地久天長”。
如果說開高是一種信仰,那學校西北角的平房大概是我們0717班記憶裡的圖騰。我們在此度過了高二一年的爛漫時光。教室不大,溫潤的石闆磚記錄着我們的歡聲笑語;講台不高,卻留下語文何春生老師、數學朱正海老師、英語王玉潔老師、曆史白冰老師、地理王炎培老師等,或惟妙惟肖、或深入淺出、或春風化雨、或扣人心弦的風采。
(地理教師王炎培)
記得高二語文課本中有一個戲劇單元,包括了老舍的《茶館》、曹禺的《雷雨》以及莎士比亞的作品等,何老師組織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自導自演戲劇。那段時間,同學們一個個仿佛被點燃創造力的火山,午間課後,都能看到有低頭專注寫劇本的、有牆角排練對台詞的;每一部戲劇“上演”,何老師都費盡心思借來學校當時應該是唯一的一部攝像機,專門幫我們錄下整場演出,為我們日後的回憶留下寶貴的素材。而程老師每天下午組織大家的課前5分鐘唱歌時間,和語文課堂上何老師組織的0717“百家講壇”系列,更是成為我們班的保留經典,同學們自選曲目/演講主題,一起鑒賞詩詞、品味名著,一起分享音樂、電影乃至動漫;而今想來,恰恰是這些時光,成為了我們枯燥學習中的一抹亮色,讓每個人都擁有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語文教師何春生)
而對于我,平房歲月,除了以上這些,難忘的還有每遇雨天,聽雨打青瓦的淅淅瀝瀝。以至于後來看到電影《無問西東》中沈光耀在用茅草臨時搭建的教室裡推窗聽雨的場景,我莞爾一笑;同樣是師者的從容、少年的浪漫,浸潤了平行時空的山河歲月。
高三伊始,我們搬到了學校後面新建成的大教學樓二層頂頭。随之更換的不僅是教室,還有許多任課老師。少年的内心,總是情深而意重。開始我們還一度不适應。但開高老師的專業、敬業、愛生、育生,又很快打動并征服了我們。語文穆潤先老師教會了我,作文最重要的不是堆砌的華麗辭藻,而是言之有物;地理賈惠敏老師就像大姐姐,笑起來眼睛彎成月牙,而當她咽炎犯的時候,有時咳到不能發聲,甚至一度要到教室門口猛咳幾聲、重重地清了嗓子再回到講台繼續給我們講課;數學蔡玲老師的“頭上冒小人兒”,和英語李廣林老師的“這題選什麼?這題選D,為什麼?别問為什麼,這題一看就選D”,至今都是我們常提起和懷念的“梗”,“梗”的名字,叫共同度過。
(地理特級教師賈惠敏)
(數學教師蔡玲)
(英語教師李廣林)
我們0717班取得的點滴成績,都離不開老師們一路保駕護航。
我至今閑暇之餘,都将讀書視為我最大甚至是唯一的愛好。無論何種心境,讀書一定是最快讓我沉浸其中、感受到幸福的放松方式。這都得益于老師們的言傳身教。記得有一次我在辦公室聽到程老師和白老師這樣的對話,程老師說“知不可為而為之,莽夫也”,白老師說“知不可為而為之,大丈夫也”。多麼思辨、充滿學科色彩和智慧的對話!
多年以後,當我異地求學、繼續深造,與人聊起高中時代何老師帶我們排戲劇、辦“百家講壇”的經曆,對方總是贊歎不已,我才意識到,在那個高考競争殘酷的年代,在我偏于保守的故鄉,我的老師們早已為我們打開一扇看世界的窗,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或許有一天我們忘記了當年的高考成績、期末考試成績,但是讀過的書、聽過的音樂、看過的電影不會忘,因為它們曾經震撼少年的心靈,滋養我們的生命。
除了讀書和生活,他們更教會我們做人。
對于許許多多開高學子來說,白冰老師像一座燈塔,照亮我們前行的路。他拄着拐杖的背影,他艱難踏上講台的每一步,他彎腰書寫闆書的執着,他樂觀向上的人格魅力,都深深地镌刻在我們的記憶裡。無私奉獻、甘為人梯,在開高,有太多太多這樣的老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曆史教師白冰,出彩河南人——河南省最美教師)
2007年,我們從開高畢業,踏上新的征程。
畢業後的母校,是每次從開封站坐火車途徑鐵北沿街不自覺眺望的方向;是每年高考放榜後,看到老師和學弟學妹們又創佳績,由衷的欣喜和榮耀;是午夜夢回,故地重遊,摯友的面龐在夢裡浮現,老師的叮咛在夢裡重溫;是遊子無論離家多遠,永遠不會忘記的心之所系,多少年,千萬裡。
最後,我要衷心感謝張柏岩老師。高一結束選文理科的關鍵時刻,在那個大家普遍認為學理科出路廣、錄取率高的年代,是您告訴我母親,“讓孩子學她自己願意學的吧”。這句話改變了我一生的道路。
(化學特級教師張柏岩)
衷心感謝張玉蘇老師、王玉潔老師,人們常常形容老師如慈母,在我心裡,這句話最直觀的形象,就是您二位溫暖而堅定的眼神,潤物無聲。
(地理教師張玉蘇)
衷心感謝07屆年級主任邢好進老師。在我高三下學期成績不穩定的時候,您對我說“前半生不遺憾,後半生不後悔”,在我後來許多次面對困難、挫折、考驗的時候,我都時時想起,内心平和,腳下有力。
(時任2007屆年級主任 邢好進老師)
在開高,有太多太多關懷我、幫助過我的老師,這些感謝很難有機會表達,學生感念于心。
紙短情長。值此母校百廿華誕,恭祝母校再創輝煌,祝福老師們身體健康,祝我們0717班兄弟姐妹們的情誼地久天長!
下面附圖:高中時期部分精彩瞬間
作者簡介:
馬騁,開封高中2007屆畢業生,在校期間,任0717班班長,年級班長委員會秘書長。本科畢業于武漢大學金融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于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房地産金融經濟專業。現在北京某國企從事融資工作。(付海濤 卞強)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