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為您推薦的是劉德洲老師的小說《歲月如歌》。
《歲月如歌》以一個縣級政府重視支持基層單位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為主線,記叙了一群鄉科級幹部為了自己的前途命運,争先恐後地聯系外商,引進項目,增加财政收入,安排農民就業,逐步把鄉村偏僻落後的地方,轉變為有向心力的集約化集鎮。
小說中主要突出了夏口鎮鎮長袁月、白馬鄉黨委書記李紅星和縣招商局局長索二星之間,為了一個大項目落地問題相互之間挖空心思、巧妙布局、鬥智鬥勇的人生百态。作品情節曲折生動,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勝,具有較強的藝術性、知識性和可讀性。
作者劉德洲,河南鄧州人,中國詩歌協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鄧州市詩歌學會副主席。出版過150萬字的《西山烽火》《西山鏖兵》《西山剿匪》系列長篇小說三卷四本,用文學的手法向人們展示了豫西抗日戰争、解放戰争和解放初期剿匪反霸三段曆史。《西山烽火》被改編成電影《殘陽》,在山東衛視播出;《西山剿匪》被改編成三十集電視連續劇,在全國16家省級衛視播出;《西山鏖兵》在2012年長江文藝出版社舉辦的“長江杯”小說大賽中,榮獲三等獎。
曾出版中篇小說集、報告文學集、散文集、詩集各一部。另有《歲月如歌》《歲月如花》《歲月如酒》三部長篇小說陸續出版。幾年來,先後創作出三十集電視劇本3部,電影劇本4部,其中,已有3部在全國播出。
内容節選
魏建松用犀利的目光,極快地在三人肅穆的臉上掃了一遍,接着道,“你們都知道,多年來,我們紅原縣都是把招商引資、發展經濟作為頭等大事來安排、來部署。盡管領導重視,上下配合,但是,在我們這個欠發達的内陸地區,要想引進一個像樣的大個兒企業,是何等的艱難和不易呵!經過我們锲而不舍的努力,近來,喜事從天而降,這也正應了‘有意種花花不放,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古話。前一段時間,深圳有一家外資企業,計劃在我國中原地區建一個大型制藥廠,投資金額在三億元以上。他們特意安排幾個懂行的專業人員在各地選址,經過多方篩選,拟定在我縣擇地建廠。據可靠消息稱,外商看中了夏口鎮、白馬鄉和城區經濟開發區三個方位。這幾個地方,各有各的優勢:城區交通方便,公路、鐵路四通八達;夏口鎮資源豐富,又有多年種植藥材的習慣,就地取材,減少了運輸成本;白馬鄉資源不如夏口鎮,但省際大通道穿境而過,外商很感興趣。縣裡的意思是,不管制藥廠建在何地,隻要在紅原縣的地盤上,都可以,都支持。在這個關鍵的時候,縣裡希望大家要團結一緻,齊心協力,務求成功,決不能讓這隻煮熟的肥鴨飛走了。”魏建松使勁吸了一口煙,嚴肅地說,“陳書記和王縣長讓我轉告你們,制藥廠如果選在夏口鎮,由袁月負總責,協調方方面面,服務到底;如果選在白馬鄉,由李紅星負總責,協調方方面面,服務到底;如果選在經濟開發區,由索二星負總責,協調方方面面,服務到底。按我的估計,下一步,倘若建廠序幕拉開,你們可能要面臨許許多多的問題,諸如協調啊、征地啊、服務啊等等,可能要出幾身汗,甚至要脫幾層皮。但是,請你們相信,隻要制藥廠建起來了,你們就大功一件,縣委、市政府決不會讓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員吃虧。”
《歲月如歌》描繪了領導幹部在鄉村發展的招商引資過程中鬥智鬥勇的故事。作品中制藥廠的投資設立成為領導幹部們相互競争的重頭戲,主人公袁月與競争對手李紅星、索二星不斷較量,而面對工作她忽略了家庭,引來了丈夫的不滿。但她堅定地走在招商引資帶領鄉村緻富的路上,最終成功實現招商引資帶領鄉村緻富。
故事情節波折不斷,引人入勝,通讀全作,能深刻體會到鄉村發展與招商引資項目落實的困難,引人深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