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說卻還沒說的,還很多……”
然而圍棋上的感悟永遠沒法寫成歌,所以就慢慢地寫來和棋友們探讨吧。
柯潔vs機械臂
上一篇《……過去的圍棋都該扔了嗎》一文隻是個引子,現在由于圍棋AI的橫行,給愛好者們看懂職業棋手的局勢提供極大便利。
但看個大概,和知其所以然之間,其中有巨大的距離。
繼續以上文提到的過去時代圍棋書為例,看看應該如何科學看待AI勝率吧。
秀行書圖1
為了讓講解更為貼切,選擇了藤澤秀行書中比較有鮮明立場的一個圖來舉例。如圖,白棋應該怎麼下呢?
圖2
藤澤秀行的思路——白1引征。
圖3
接着,秀行認為黑1稍緩,被白2、4跨斷,作戰有利。
AI給出的評價如何呢?白棋的勝率幾乎沒有下降,而當圖3黑棋下在1位時,勝率稍降。
AI圖
那麼,這樣就能證明藤澤秀行老師在本圖的講解完美無瑕,連AI也沒話說嗎?
AI當然有話說,AI認為圖3黑1太緩,應按上圖飛出反攻,如此則是白棋勝率将會稍降的局面。
然而上面提到的勝率波動,都在不到五個點之内,也就是說,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範疇。但我們要學習的卻不是圖2白1這種特定招法,而是秀行先生提出的引征後作戰的思路。
因為AI總能通過大量計算來得到當前局面的最佳思路,而人類,往往隻能通過自己來尋找布局頭緒。當面對局面茫然無措時,有一個可行思路,往往要比随手拍一個自認為的大場要好不少。
AI圖2
這裡再科普一個平日看AI勝率容易陷入的誤區,唯數值論,其實每個AI勝率的背後還有其附帶算出的一個變化。當點開看到變化中有自己不懂的部分時,就需要好好研究一番了,因為其中每一步棋都包含了AI的深沉算路。如果完全不思考盲目學習招法,那往往會适得其反。
所以建議各位棋友,在還沒有構建起自己的棋道理念和方向的時候,先選擇一位适合自己棋風和性格的圍棋大師的思路進行學習。等到在棋道理解上到達一定深度,能夠用自己思路配合AI拆解棋局時,才是一法通,百法通之時。
李世石退役賽以AI為對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