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得知要和五歲的兒子分開隔離,倪甯(化名)心都碎了。3月底,陪發燒的兒子去發熱門診時,兩人當場都測出核酸陽性。他們在醫院的隔離病房匆匆分别,孩子被送到了金山區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以下簡稱“金山公衛”)的兒科病房,而她幾經轉運進了世博源方艙醫院。
金山公衛的兒科病房單獨收治了許多感染新冠病毒的孩子,一度引起輿論關注。4月4日召開的上海市疫情發布會上,上海市衛健委表示,根據傳染病防治法、防控工作要求等,感染者應當與非感染者隔離。如果兒童家長同樣是陽性感染者,可以同住在兒童區域陪護照顧,如果家人不符合陪同條件,且患兒小于7歲,将在公衛中心接受治療。金山公衛在公告中說明,收治患兒有專業的醫護團隊負責。
倪甯記錄下了被迫和孩子分離的21天,對媽媽和孩子來說每一天都不容易。她經曆了無數的崩潰、流淚,和孩子失聯,絕望的時刻。她隔着電話和視頻,陪伴孩子度過了難眠的夜晚,教他學會了充電,見他結識了新的朋友,到最後勇敢地離開。她覺得,孩子好像一夜之間長大了。
這份日記中鋪滿一個媽媽的心碎,有被童真逗笑的瞬間,也見證了兒科病房從混亂,到逐漸恢複秩序的過程。
以下是倪甯講述的這段日子,部分内容結合她在社交媒體上的記錄整理,已獲授權。
文|魏曉涵 編輯|王姗
3月24日 和兒子分開的第一天
“分開的時候,我在病房看不見外面。空蕩蕩的走廊,兒子每走一步,隻能聽到口袋裡的彩虹糖的聲音,叮叮當當地響。”
3月23日兒子燒到快40度,我們急匆匆拿着病例卡就出門了。在發熱門診等核酸結果的時候,護士突然叫到我們的名字,就感覺到不好了。小區因為上海疫情早早封控,我們也不怎麼下樓,19号我就發過燒,當天核酸結果是陰性,兩天之後退燒了,這次和兒子一同測出來的結果還是被感染了。
我們被帶到了單獨的隔離病房,挺大,挺幹淨的單人間,醫院送來了午餐、水、一袋酸奶餅幹和上午開的藥。等待轉運的過程中,突然接到電話說,要把兒子單獨送到金山公衛隔離治療。
我立馬崩潰了。
讓一個五歲的孩子單獨去隔離治療,我是不舍得的。他從小就沒有離開過我身邊,也沒有單獨出去、在外面過過夜,我特别擔心。兒子也不願意,他的手緊緊抓着我,不肯去。
電話裡的人說,你不去,床位就給别人了,現在床位很緊張的。我很猶豫,搜了好多消息,看到上海政府發布的兒科病房的宣傳文章,說裡面會布置得像幼兒園,有手工區、美術區;看抖音上的視頻,病房裡,他們把香港小孩照顧得很好,我猜想,可能我的小孩也會有一個專門照顧的“臨時媽媽”。
朋友也勸我說,問了醫院裡的人,那邊有很好的兒科專家坐鎮,小孩子送進去沒有問題的。“留在你身邊的話,萬一拖成重症,耽誤不起”,一句話破防。
隻能咬牙送過去。我跟兒子講,你去吧,就是去治病,治好病就可以回家了。他很乖,特别特别乖,也不哭,默默地和醫生走出去了。我們倆什麼都沒帶,沒有其他東西可以給他,我拿了一個彩虹糖,放在他小小的口袋裡。
彩虹糖是在發熱門診點的外賣,因為沒有帶行李,護士允許我們叫一些外賣,送生活用品。兒子喜歡吃彩虹糖,他沒有東西吃,這個能安慰他一下。
分開的時候是淩晨一點多鐘,夜深人靜,空蕩蕩的走廊,他走一步,那個彩虹糖就叮叮當當地響。隔離病房沒有窗戶,看不見外面。我在房間裡,其他聲音都聽不見,隻能聽到彩虹糖的聲音。
他走了以後,我大哭了一場。
3月26日 和兒子分開的第三天
“我們陪他講睡前故事,講到睡着。有時候護士讓我們講得大聲一點,因為别的小朋友也要聽。”
行李是孩子爸爸在家給準備的,在他包裡放了一個電話手表,可以給他打電話;一個Ipad,有網的話就可以跟他視頻了。居委會說小區在封控,雖然家裡離醫院隻有五分鐘的路,行李也沒人能拖出來給我。想了很多辦法都不行,就放在了門衛那邊。
那天半夜120過來接孩子去單獨隔離,我求了司機,希望他能幫我們取一下行李。一開始醫院護士說不可以的,司機不會幫你取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車上隻有我兒子一個人,司機還是去給他取了。
電話手表能定位,看着他一路開着去金山公衛,中間在一個醫院停了好久,我又忍不住大哭。兒子一個人坐在救護車裡,心裡該多害怕。半夜三點接到醫生電話詢問兒子病史,心焦得睡不着。
第二天早上給兒子打了電話,之前說的手工區、美術區都沒有,可能是病人太多太忙了。拉了一個三人群,隻有我、醫生和護士,除了最開始填入院的流程、問了下病史,就再也沒有聯系過我。在群裡發消息,也是不太回的。好在兒子情緒還算穩定,病房裡還有三個小朋友,有個伴,我心裡稍微松了下。
我過一段時間就給他打電話,教他問護士阿姨要水喝。在家裡我幫他做得比較多,充電這種事他也不會,就教他怎麼給電話手表充電,他也做得很好。
晚上就比較難熬。有時候是接到他認識的其他小朋友的電話,有時候是熄燈之後睡不着,他哭着給我打電話,說害怕,要回家,問我什麼時候來接他。我隻能安慰他,你病好了,我最快最快的時間沖過去。
兒子比較内向,害怕的話他也不會說,頂多說想我了,哭也是哽咽着默默流淚,不是大哭大鬧的那種。我和他爸爸就陪着他講睡前故事,我的故事是手機上翻的,爸爸比較厲害一點,是自己編的。故事要講很久,一個小時的樣子,不能挂電話。等到他有輕微的呼吸聲了,知道他睡着了,我們才挂掉電話。
有時候護士讓我們講得大聲一點,因為别的小朋友也要聽。同病房的孩子比兒子還要小,最小的估計隻有兩歲,小寶寶是經常哭的,我們就講得大聲一點,講很久。
這幾天,我一直在隔離病房等待轉運。朋友送了些行李過來,太感動了,又網購了些日用品。今天淩晨,120來轉運了,上了救護車才知道還有5個人在我左右隔離着,大家都在發熱門診被扣下,什麼都沒帶,男生兩手空空,隻有女生還知道叫外賣送了日用品。
我們被送到一個燈火通明的、酒店一樣的公寓樓。酒店很幹淨,日用品齊全。終于能呼吸到外邊的空氣了,第一次覺得自由的空氣好珍貴。房間裡有大大的落地窗,也終于能每天看到太陽了。
4月1日 和兒子分開的第九天
“有那麼幾次,他半夜兩三點鐘醒過來,還給我打了好幾個電話,我突然醒了,握着手機等了等,他再也沒打過來,我想大約他是睡着了。”
兒子的高燒,進醫院兩天之後就平穩了,慢慢降下來,肺部也正常。給他打電話,電話那頭的聲音也變得愉快了一點,還交到了新朋友。好不容易适應了一點,不知道什麼原因,3月27号那天突然說要換病房了,有人把病房騰挪的時候(混亂)的情況拍下來,上了熱搜,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兒子從A棟換到了B棟。朋友還留在原來的地方,護士換了,他情緒一下就不好了,打電話和我哭訴,說地方變小了,不喜歡,還看見有的孩子有媽媽陪着,想回家,想媽媽。唉,好心疼啊。
(注:倪甯和孩子剛被分開隔離的時候,被告知家長不允許去陪護。後來兒科病房的狀況引發了較大關注,也逐漸有家長可以申請陪護了,她猜測,“可能是收治的孩子越來越多了”。)
我也在這一天進了世博源方艙。這邊沒有洗澡的地方,廁所也不太幹淨。換了幾波醫療隊,每換一波要對接兩天,問他們什麼都是,“上面安排的,我們不知道”,出院流程我不清楚,誰能出院也不知道,名單都是當天給的。我主要擔心孩子狀況好不好,自己就顧不上了,吃了喝了睡了,成年人嘛,沒關系的。
他那邊電壓很不好,很奇怪,隻有特定的幾個地方可以充上電,手表一直沒有辦法充電。有時候一早上都聯系不上他,給以前的護士發消息也沒有回複,基本就是失聯狀态,我整個人都焦躁不安。
兒子可能比較膽小吧,想讓護士幫忙連WIFI、開行李,不敢說,就和我哭,我又心疼又生氣。護士挺好的,給他連了WIFI,開了行李,能看iPad了。趁着電話手表還有4%的電,抓緊時間教會他用QQ和我視頻,時隔多日,第一次清晰地看到兒子,他狀态還可以,情緒也穩定。我眼淚都要落下來,但是不能在他面前哭。
他說現在病房有10個床位。視頻裡,護士一直在哄别的孩子,還要換尿布。護士好累啊,孩子也可憐,那些兩三歲的孩子,不會打電話,就一直一直哭。兒子可以自己吃飯、生活自理,應該比較省心,也比較沒有存在感,隻能每天多和他打打電話。
醫院内部給兒子買的日用品和零食,兒子沒收到,核酸也沒再測過。
兒子基本都呆在床上,也沒有地方去。有那麼幾次,他半夜兩三點鐘醒過來,還給我打了好幾個電話,我突然醒了,握着手機等了等,他再也沒打過來,我想大約他是睡着了。早上六點,兒子又開始給我打電話,我接到了。
這日子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到頭。
針對網上熱議,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回應。
4月4日 和兒子分開的第十二天
“那一刻,我所有的憤怒、無助、無處傾洩的恨和埋怨,都化去了。他真的是長大了。”
從前天起,我有兩天完全聯系不到兒子了。我在方艙哭得昏天黑地,仿佛又回到了孩子被送走的那一夜。不知道他過得怎麼樣,有沒有哭,晚上睡覺有沒有總是醒。
老公那時候作為密接,在酒店隔離,他勸我放寬心,可是母子連心,我隻求能夠每日和孩子通話,這也做不到。我要求醫生發孩子的照片給我看看,好在醫生開始回複我的消息了,雖然不是孩子的主治醫生,雖然照片不一定是實時的,他們很忙,我也理解。
兒子核酸還是陽性,醫生說會加快測核酸的間隔,無能為力,隻能等待。這時候,覺得生命好渺小,我們好渺小。
我們基本不怎麼和别人講這個事情。我怕老人知道,受不住,我在網上記錄生活的點滴,隻能隐藏(個人)信息,太痛了。
收到很多網友溫暖的回複,很感動。很多媽媽來留言,有人家裡的寶貝才一歲,剛剛封控,想象不到分開會怎麼樣,我叮囑她好好防護,能不下樓就不要下樓;有的媽媽說兒子也在裡面,比我兒子大,天天哭,她也天天哭,我安慰她,告訴小孩要堅強,我們也要堅強。
我找了各種渠道,終于在今天,通過公衛的公共電話找到了當班護士,和兒子聯系上了。斷聯之後,他竟然也沒有想辦法去給手表充電,可能是不怎麼敢去跟護士溝通。
護士人很好,幫兒子的手表充電、Ipad連上網,失聯兩天之後,我再次見到了兒子,他沒有想象中崩潰,還安慰我他很好,挺開心,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就是有點想我。
那一刻,我所有的憤怒、無助、無處傾洩的恨和埋怨,都化去了。他真的是長大了。
在金山公衛治療的兒童 圖片來源:上海網絡辟謠微信公衆号
4月7日 和兒子分開的第十五天
“我問他,你開心嗎?他說,還蠻開心的,後面大概過成了夏令營。孩子還挺堅強的,有時候是大人帶入孩子的感受了。”
早上接到公衛電話,說有床位,可以去陪護了(注:4月6日上海新冠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對于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由監護人自願申請,在充分了解可能的健康風險并簽署告知承諾書後,可以陪護)。同時兒子那裡的醫生告訴我,他兩次核酸測試都是陰性,數值都在33、34,應該快轉陰了。我申請了去陪護,但醫生說過兩天就可以出院了,我就幹脆再等等吧。
最近感覺他适應了公衛的生活。搬到新樓層之後,逐漸更像樣了。一歲的小寶寶終于不是每天哭了,一哭護士就會去哄,我覺得(可能是)換了新的護士,更耐心溫柔了吧。
跟兒子視頻的時候,他的頭發已經長長了,護士給他紮了個小辮子。也對他蠻好的,一直問他要不要吃梨啊,給他削梨、喂藥、弄泡騰片的水,還拿零食給他們吃。他說要在床邊吃飯,就給他把飯拿到床邊吃,感覺溫暖了好多。
在視頻裡看他們在大廳裡設置了活動區,這次是真的有美術區、剪紙區了,設置了玩具啊桌椅什麼的。兒子交了新朋友,天天和小夥伴一起畫畫、去走廊玩,打發時間快一點了。他還挺暖的,有小朋友找他要零食,他都會給。
我問他,你開心嗎?他說,蠻開心的,還不用做作業(有點哭笑不得),後面大概過成了夏令營。孩子還挺堅強的,有時候是大人帶入孩子的感受了。
上海浦東新區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親子方艙”,收治未成年人,并允許家長進入陪護。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
4月10日 和兒子分開的的第十八天
“爸爸給他洗了兩遍澡,18天沒洗澡,實在太髒了。”
一個好消息,收到醫院的電話,兒子可以出院了。終于,熬到頭了!
今天中午孩子到家啦,一直懸着的心也放下了,爸爸給他畫了一張“勇士獎狀”,告訴他是去參加了很厲害的勇士營。他自己要求把日期和醫院的标志畫上去。
他精神很好,笑呵呵的。爸爸給他洗了兩遍澡,18天沒洗澡,實在太髒了。我還不能回去,但是讓爸爸替我抱抱他。
最近我在方艙的日子有點煎熬了,智齒發炎,開始牙疼。進來之後我做了六次核酸,三陰一陽,重新做,兩陰了,還沒能出去。聽說新病人進來,大家開始抵制新病人,挺不好的。新病人不就是昨天的自己嘛?還把出院的床給掀翻了,擡出去,我覺得過分了。
我問過醫生了,同一株病毒不會交叉感染的,而且痊愈後,身體有兩個月高抗體。
還是不要慌張,自己吓自己,善良一點。經此一事,應該學會包容。
4月13日 和兒子分開的第二十一天
“他跟老師和朋友都說,我一個人在醫院隔離18天哦,一個人哦。”
聽爸爸講,回家上網課的時候,兒子跟老師和朋友都說,“我一個人在醫院隔離18天哦,一個人哦”,不是很傷心的語氣,而是很驕傲、很快樂的那種語氣。他沒有被抛棄的感覺,覺得自己經曆了一件勇敢的事情。
大概和他經曆豐富有關。我們很喜歡旅遊,兒子八個月大的時候,我們就經常帶他去露營,一家人去山裡面。我們不喜歡和别人一起玩,經常山裡面隻有我們家人,特别喜歡這種感受。
去年,我們從上海自駕到甘肅、四川,這樣玩了一圈,小朋友雖然才五歲,也跟着到處亂跑。我是插畫師,就畫下冬日的營地裡他的樣子,在秋日公園裡跑步的樣子,軍綠色的外衣包裹着小小的人,有時候爸爸會點燃篝火,我們就這樣靜靜坐着,誰也不說話。
4月13日,今天終于,終于,我也回家了,真的不容易。第一件事就是洗澡,太髒了。
終于熬過去了,見到兒子的第一面,還是好好地抱了抱他。兒子表現得很淡定,沒有更黏人,比我想象的要堅強,是個了不起的小男子漢了!爸爸倒是變化比較大,會做飯了,做得還挺好,也很會照顧兒子了。經過這次的事情,我開始教兒子做飯了,讓他試着炒了一盤青菜,至于好不好吃……不會餓死就行了(笑哭)。
至于這段時間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麼,我覺得兒子似懂非懂吧。他知道自己去治病,治好了就能接他回來了。有時候會問我什麼時候去接他,我就說,等你身體裡的病毒清走了,我就來接你了。現在回來了,也沒有說什麼。他不再提起公衛裡發生的事情了。
我和他爸爸決定不要對這件事羞于啟口,有人問就大大方方說,因為這是一段成長的經曆。希望我們往後一切順利,堅強勇敢地生活。
PS 來自媽媽的隔離TIPS
一些建議,希望用不上,以後孩子都有父母陪護,如果孩子單獨隔離了:
1、準備一個通訊工具,是最重要的,電話手表、手機、iPad
注:一位沒來得及為孩子準備通訊工具的爸爸和我們分享了自己的經曆。
他是帶着五歲的兒子去兒童醫院的發熱門診看病時,和孩子被迫分開的。妻子還在家照顧剛出生的二胎,他們沒反應過來,沒有時間準備任何行李。護士給孩子拿了一件防護服,告訴他那邊會有兩三個護士單獨照顧一個病房的小孩,一個病房也就3~4個人,會有醫生護士和家長聯系,發孩子的圖片和視頻。
分别之後,他和五歲的孩子失聯了四天,沒有任何孩子的消息。看到當時網上疑似病房裡孩子哭鬧的視頻,這位父親崩潰了。他撥打便民熱線12315,發微博求助,甚至焦急地在方艙的醫生桌前坐了整整一個通宵,并沒有太大成效。還是一位好心的病友,讓自己在公衛的妻子幫着找找,才輾轉聯系上了孩子。這位病友的孩子也在公衛,因為年紀比較小,家長又堅持,才有陪護的機會。
時隔四天在視頻裡看到兒子。孩子沒有哭,隻情緒有些低落,說想爸爸媽媽了,想回家。孩子是天真懵懂的,性格開朗,還跑到别的小朋友那裡一起用IPAD看動畫片。
分别十天後,終于争取到再次見到的機會,才發現一個護士可能要照顧二三十個孩子,根本看不過來,他的兒子“衣服沒有換,頭發十幾天沒有洗,很邋遢的樣子”。
2、教會孩子充電,很重要
3、教會孩子使用QQ視頻、微信視頻之類的工具
4、準備一個iPad,熬時間最好的工具
5、多準備一些零食,我看過孩子喝白粥配菜湯,吃白面條配西紅柿湯
6、睡衣睡褲、拖鞋、舒服的衣服、外套、枕頭
7、水壺、牙刷、濕巾、紙巾,都是需要自帶的
8、安撫玩具,各種玩具、書本、畫畫工具,不建議帶比較細小的玩具,像樂高什麼的,容易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