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在醫院陪護了2天。
源于上周六,男室友突然胸痛,下了夜班直接去了醫院,醫生初步診斷為心梗。
早上5點多,睡夢中被男室友一個電話給催醒,說剛做完檢查,需要住院治療。
接着醫生拿過電話和我說,初步确定是心梗,很危險,要住院進行下一步治療。
聽完醫生的話,吓得我一激靈,睡意全無。
既然睡不着,那就爬起來跑步,邊跑邊思考,要如何應對男室友這次住院事件。
晨跑過程中,想起前段時間,聽過一本《逆商》的書,趕緊把它找出來,再聽一遍,也許可以助我排遣内心的慌亂。
聽完後,用書中的知識點,現學現用,竟然真的撫平了慌亂緊張的情緒。
今天分享面對這次逆境,我是如何讓自己冷靜下來,于我來說是一種成長,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著名的費斯汀格法則指出:
生活的10%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事情的反應所決定。
更直白地說,則是生活的90%由你的情緒掌控。
這次男室友住院,為了穩定我自己的情緒,不自亂陣腳,我問了自己以下兩個問題。
問題一:這件事,我能掌控嗎?
顯然,這事不由我控制。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生活本就變化莫測,充斥着很多你不樂意它發生,但卻發生了的事情。
既然如此,要緩解這些不樂意帶來的痛苦,隻需告訴自己:
從自己能掌控的事情着手,将自己從不能掌控的痛苦漩渦裡拉出來。
如段子所說:我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我隻做自己能辦成的事。
《聖經》上有這麼一句話:
你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在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開一條出路,叫你能忍受得住。
簡單地說,上帝隻會給你能挺過去的考驗。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恐慌,無法平靜思緒時,問問自己:
什麼是我能控制的?
接下來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增強我們的力量和掌控感。
問題二:這件事,我能做什麼?
對于這件事,我能做的就是:
聽從醫囑,男室友先住院檢查,再做下一步的治療,不要自己吓自己!
心理學上有個思維叫:災難化的想象。
即做某件事時,去設想最糟糕的結果,還會高估最糟糕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從而使自己處于一種無力應對災難的恐懼當中。
簡單說就是,想得多,還悲觀。
以前我也會愛瞎想,會放大逆境,覺得這個坎自己很難踏過去,如年少時的高考落榜,青年時的情感失戀。
但一路走來,那些當時被我視為巨大的生活之坎,還是被自己一個個地攻破了。
在與生活打怪升級的過程中,我漸漸形成了一個意識:
讓我們陷入絕境的,很多時候,不是現實的困難,而是腦海中的臆想,困難,遠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可怕!
如果遇到了大坎,感覺自己真的無法一下跨過去,那就嘗試先跨出一小步,一步一步來。
隻要你願意跨出行動起來,就會慢慢走出災難性想象的陷阱。
這次男室友突然住院,剛好老爺子和老佛爺帶着湯圓丸子回老家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我隻有先安頓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冷靜處理,讓生活不失控。
在陪護期間,看了男室友的各項檢查報告,重點關注了幾項關鍵性的檢查結果,遵從醫囑吃藥降指數,病情也在一步步轉好。
卡耐基有句名言:你所擔憂的事情,99%都是不可能發生的。
很多事情概率是很低的,我們完全沒必要内心戲太足,自己吓自己,自亂陣腳。
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好好對待,那些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至于那些無法掌控的,即使發生,也無法改變,隻能坦然接受。
那些真正困住你的,也不過是在胡思亂想中,對自己一遍又一遍的負面暗示。
經過這次男室友住院事件,我對自己采取的情緒疏導措施,我發現自己的逆商增強了。
當你穿過了暴風雨,你就不是原來的那個人了。
如羅振宇所說:
在人的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之間有一條溝,你掉進去了,叫挫折;你爬出來了,叫成長。
願我們都能在生活打怪升級之路上,獲得成長。
最後,分享一段喜歡的話:
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滿意,但我們還是要熱情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不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
不管生活會不會變好,你都要自己變得更好。
以上共勉之。
►作者介紹:
白羊,88年樂天派職場寶媽,年讀52本書,專注寫個人成長及閃閃發光的生活小事,是個向陽而生的小太陽。
今日話題:
當你覺得身心疲倦的時候,會怎樣調整自己?
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和觀點。
關注白羊姑娘的後花園,一起向陽而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