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騎行配件都有使用壽命,如齒盤、鍊條、刹車皮、輪胎、線材、騎行服、頭盔等,以下分别針對消耗型零件和穿戴的配件依序說明,若有以下情況,則是建議更換的征兆。
消耗型零件
▼
公路車胎
A.以肉眼平視輪胎的頂端之處,如果已經呈現扁平形狀。
B.輪胎磨耗指示已經消失。
C.胎壁已經出現龜裂,發生爆胎的機率大增。
本圖為全新的圓弧形狀。
山地車胎
A.以巧克力輪胎來說,如果高度已經低于原來的一半。
B.如果是一般胎紋的輪胎,中間的胎紋快要消失。
正常情況示意圖。
刹車皮
A.刹車皮的溝槽快要消失。
正常情況示意圖。
内線與外管
A.刹車或變速内線已經生鏽。
B.刹車或變速内線的光澤變得比較暗沉。
C.刹車或變速内線的末端已經分岔,操作時受力容易不平均,有發生斷裂的疑慮。
D.按下刹把之後,内線回覆的時間變得較慢。
E.已經按照正常步驟調整變速器,但還是不準确,建議先更換内線。
F.如果确定刹車或變速内線一切正常,但是操作仍然不順暢,則建議考慮更換外管。
正常情況示意圖。
鍊條
A.使用簡易量規檢查鍊條的拉伸率,鍊條量規一般有0.75和1.0兩檔。卡不進0.75,不用換;卡進0.75卡不進1.0,僅更換鍊條;能卡進1.0就要鍊條飛輪一起換,否則新鍊條配舊飛輪可能會跳齒,大力重踩尤為明顯。一般一個飛輪的全壽命可以用2到3根鍊條(下圖)。
B.也可使用電子量規,如果拉伸率達到0.8mm,則要更換!
齒盤
A.正常形狀是梯形,如果變成尖銳三角形考慮更換(下圖)
碟盤與來令片
A.以手指觸摸,碟盤有明顯的凹陷。
B.清潔碟盤之後,顔色光澤仍然偏暗,代表已經過度磨耗(下圖一)。
C.以肉眼觀察來令片,磨耗已經超過一半(下圖為正常情況示意圖)。
輪圈刹車表面
A.以手指觸摸,表面有明顯的凹陷。
B.清潔表面之後,顔色光澤仍然偏暗。
C.表面的磨損線已經消失不見。(下圖為正常情況示意圖)。
穿戴的配件
▼
頭盔
◎無論使用習慣如何,建議使用2年期滿直接換新。
◎如果經過強烈撞擊,即使外觀沒有損壞,但是内部結構情況如何不得而知,所以一定要換新。
◎汗水中的鹽分可能會讓帽體的EPS粉化或硬化,如已發生不建議繼續使用。
◎在各部配件中,通常隻有襯墊和調節器可以替換,如果襯墊的異味難以清除可直接更換。
※保養方式:每次使用完畢,以清水清潔。
騎行眼鏡
◎汗水中的鹽分會侵蝕各個部位,因此高度騎乘者建議1年更換一支。
◎山地車騎行眼鏡使用的材質較為多樣,皆屬于高度消耗品,建議消費者最久2年就要換新。
◎如果鏡片的鍍膜已經有剝落的情況,或是太多刮傷而影響到視線,建議更換。
◎多數品牌的各個部件都可以做更換,但也有少數是無法更換鏡片。
※保養方式:每次使用完畢以清水清潔。特别是長時間不騎車,一定要先做清洗。
頭巾
◎隻要變松、褪色或異味難以清除時,即可更換。
※保養方式:遵照洗滌指示以外,使用中性清潔劑手洗,若用洗衣機則使用洗衣袋,反面洗曬。
騎行服
◎以一周騎乘一次的騎乘頻率計算,通常可以使用1-2年。特殊輕薄布料可能更短。
◎褪色、破損、吸濕排汗效果減弱、松緊帶不足等情況即可更換。
騎行服以一周騎乘一次的騎乘頻率計算,通常可以使用1-2年。
騎行褲
◎騎行褲比騎行服更容易松弛,若情況明顯則可更換。
◎褲墊破損、褲墊與布料交接的縫線脫落。
◎松緊帶出現彈性疲乏,可以留意是否換新。
※保養方式:遵照洗滌指示以外,使用中性清潔劑手洗,若丢洗衣機則使用洗衣袋,反面洗曬。
騎行褲中的褲墊與布料交接的縫線如果脫落,建議換新。
手套
◎通常磨損比布料變質還要快發生,即可考慮換新,但如果汗味不易清除也要更換。
◎長指比短指更容易破損,也更容易摔破。
◎随着使用時間增加,襯墊會變薄,保護效果已經不明顯,可以考慮更換。
騎行襪
◎出現破損、腳底部份變薄、松緊度不足等情況皆可換新。
騎行襪的松緊帶度如果過松,就建議換新。
鎖鞋
◎公路車鞋最常見的情況是鞋跟磨平,但是部分品牌的鞋墊、扣具和鞋跟可以更換。
◎山地車鞋通常是穿到鞋底磨平,才建議換新。
◎靠近曲柄側的鞋身容易破損,需要多加留意。
※保養方式:清水擦拭表面,保存位置為陽光不會直射、且不潮濕的環境。
部分品牌的鞋跟是可以更換的,如此可延長使用壽命。
壓縮腿套
◎各家品牌編織方式不同,使用年限也不盡相同,不過目前大部分的品牌都宣稱可以至少使用2年。
※保養方式:使用中性清潔劑手洗,若丢洗衣機則使用洗衣袋,反面洗曬。
你最想換的騎行配件是___?
歡迎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