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1吃1走别忘記,老傳統别丢,一年順吉又安康
明天就是正月十六了,歡歡喜喜鬧元宵,過了十五是不是感覺年就過完了,正月十六一切都恢複常态了,其實不然,有一首民謠這樣唱的,“十六夜,炸麻花,扛笆鬥,舞火把,撩人罵,送牛樁,老老少少樂哈哈。”沒想到正月十六的講究還不少吧,我國地大物博,這些傳統習俗在很多地方流傳至今,你的家鄉是不是也有這些習俗呢?不過在北方,可能是因為冰天雪地吧,沒有這些講究,來看看北方老人咋說滴,記住1吃1走,百病不生,健康順吉一整年,老傳統别丢。
1吃:吃元宵
俗話說:“十五扁、十六圓”,扁吃餃子,圓吃元宵,扁扁圓圓又一年,正月十六吃元宵,寓意新的一年圓滿又吉祥。
這個習俗是和月亮的運行規律有關,月亮最圓滿明亮的時刻是在“望”時,農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們看到了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正月十五的月亮不圓,自然不算圓滿,于是,就有了正月十五先賀歲,正月十六再吃元宵的習俗。過去家裡老人很在意這碗元宵,遊子回家,隻有吃了這碗元宵,這個“年”才算被送走,遊子才能離開家鄉。
習俗上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事實上元宵不一定都是滾出來的,包元宵也很簡單,我家每年都會包元宵,而且不是糯米面,用的是北方特有的黏糯玉米面,油炸後,外焦裡糯,非常好吃。一起來看看北方包元宵的做法吧!
炸元宵:食材:粘玉米面粉200g;蓮蓉餡、玫瑰豆沙餡、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及步驟:
元宵可以用糯米粉、大黃米粉和粘玉米面粉,我今天用的就是粘玉米面粉,加入适量的開水攪拌成絮狀,冷卻後揉成面團即可使用,不用饧面。
提前準備好的自制蓮蓉餡和玫瑰豆沙餡。
包元宵比滾元宵更簡單,取一小塊面團,包上準備好的元宵餡,團光滑即可。
鍋中加入适量的油,油溫6成熱即可下鍋,中小火慢炸,炸至鼓起甚至裂開,表面金黃就可以撈出來控油。
炸元宵,最好吃多少炸多少,現做現吃口感好。
1走:走百病
正月十六這天,是個吉祥順利的日子,人們常說,六六大順,在我的家鄉,這一天是遊子返程的日子,回家過年,團團圓圓,老人講究歸期要選個吉利的日子出行,旅途順順利利,一年都平平安安,所以一般都選擇初六、十六返程。
正月十六還有一個習俗叫做走百病,因地域不同,習俗和叫法也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叫“跑百病”,“遊百病”,也有的地方稱“走百靈”,雖然叫法不同,意義都是一樣的。這一天人們都會結伴而行,出去走一走,跑一跑,逢橋就過,有消災祛病,甩掉晦氣,百病不生,延年益壽之意,寓意着一整年都會平安順吉,身體健康。此外正月十六日晚還是“行彩橋”的第三回合,稱為“行尾橋”,從正月十一“行橋頭”到十六“行尾橋”,整個“行彩橋”活動才真正結束,度橋祈福,這些習俗都表達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一吃一走,吃的是團圓,走的是健康,這就是年味,每一種食物、每一個習俗都有着它的特定寓意,你那裡還有什麼習俗,歡迎留言,共同交流,讓古老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此文為大海微瀾原創圖文,盜文盜圖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