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協發布馬拉松意見?昨天上午,中國田協發布一則關于加強馬拉松賽事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規定嚴禁私自轉讓(賣)或接受轉讓(買)參賽名額,一經查出,對違規者處以終身禁賽的處罰,并自負由此引發的相關責任,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田協發布馬拉松意見?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昨天上午,中國田協發布一則關于加強馬拉松賽事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規定嚴禁私自轉讓(賣)或接受轉讓(買)參賽名額,一經查出,對違規者處以終身禁賽的處罰,并自負由此引發的相關責任。
通知一出,立即引發熱烈的讨論。田協為什麼要出台如此嚴厲的政策?替跑現像有多普遍、後果有多嚴重?這得從上周六的廈門(海滄)半程馬拉松說起。記者 沈志軍
廈門一場半馬30人作弊
12月10日,廈門(海滄)半程馬拉松兩名跑友猝死的消息震驚全國(詳見本報12月11日第6版)。14日晚間,廈門國際半程馬拉松賽組委會發布公告,對陳某某等30名違規參賽者進行處罰,而兩名猝死者中有一人就使用了别人的号碼布。
在處罰名單中,有23人因轉讓号碼布被取消成績、禁止參加2017年和2018年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有1人因使用非賽事号碼布被取消成績、禁止參加接下來兩年的該項賽事;有4人因轉讓号碼布被取消成績、禁止參加接下來兩年的該項賽事以及2017廈門國際馬拉松賽(報名費用不予退還)。另有參賽選手李某某和許某某分别因轉讓号碼布導緻嚴重事故和參與轉讓号碼布導緻嚴重事故(頂替李某某的替跑者猝死),被取消成績、永久禁止參加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組委會舉辦的所有賽事。
因為是替跑,死者極有可能得不到賽事的保險賠付。而按照中國田協的最新規定,如果以後再有替跑者出現意外,将“肯定”無法得到保險賠付。據悉,死者家屬正在考慮起訴轉讓參賽資格給死者的李某某。
替跑現象到底有多普遍?
因為廈門的這場事故,“替跑”立即引發了關注。在圈外人看來,跑馬拉松這麼苦這麼累,為什麼還有人去替跑呢?但在跑友圈裡,替跑現象還是很常見的。杭州跑步達人、浙江省立同德醫院麻醉醫生薛迪富就說,他就有替跑過。
“今年4月的武漢馬拉松,我是臨時決定參加的。但因為錯過了報名時間沒有參賽資格,這時我的一個報上名的跑友因為有事不能參加,就把名額讓給我了。”薛迪富說,馬拉松替跑現象可以說是很普遍,即便是倫敦馬拉松和柏林馬拉松這樣的頂尖賽事,也不可能完全規避替跑,“可以說,世界上的任何一場馬拉松,都不可能保證參賽的百分之百都是報名者。”
今年的杭馬就有過男選手替女選手跑半馬的現象,11月8日杭馬組委會還因此發了“處罰杭州馬拉松比賽中替跑運動員的通報”。而作為世界六大馬拉松賽之一的波士頓馬拉松,也經常發生跑友購買他人号碼布參賽的情況。2014年,某網站的聯合創始人丹尼斯·克羅利的妻子,就因冒用他人号碼參加波馬被抓。一年後的波馬,商業分析師德裡克·墨菲通過比對成績和照片找出了47個疑似作弊者,其中29人是購買的号碼布,10人抄近路,4人替跑,4人篡改賽果。
現在的替跑主要有哪幾種?
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沒有公布李某某和猝死的替跑者是以何種方式調包的,不過據薛迪富分析,替跑主要有以下四種方式。
1.用他人的名額跑:這主要是出現在朋友和跑友之間。比如,一個人想參加某場馬拉松,但苦于沒有報名或沒有報上名;這時一個報上名的人,突然臨時有事或受傷不能跑了,于是就出現了名額轉讓。
2.從黃牛手上買名額跑:這種現象比較少。因為付出太大,回報太少。馬拉松名額本來就緊俏,黃牛要想拿到名額,必須先報名再等抽簽。如果是報全馬還得自己也能跑馬,因為基本上所有的馬拉松賽事報全馬都是要完賽成績的。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為了幾百塊錢,高價轉讓名額的情況,但一般來說,喜歡跑步的人肯定不會把好不容易拿到的參賽資格賣給别人的。
3.複制他人的号碼跑:這種情況也很少,但不是沒有,國内某場馬拉松就出現三名跑者佩戴相同号碼布參賽的情況。
4.出錢或者讓利找人代跑:目的是為了運動員等級晉級刷成績、拿名次、拿獎金,還有些則是為了升學加分;還有就是像波士頓等國際頂級馬拉松,一些人達不到報名門檻但又希望參賽過把瘾,就請槍手替跑刷成績希望在下次報名時獲得資格。
為什麼會出現替跑現象?
這四種替跑中,薛迪富認為第一種替跑是最普遍的,“因為現在馬拉松報名太難了”,而最後一種是一旦被跑友圈裡人發現,就會被人鄙視。今年初用了11天時間從深圳跑了650公裡回湖南郴州過年的“小草”黃常勇,也贊同這一說法:“有時候,替跑還真不能完全怪我們跑友。現在馬拉松報名難,好不容易報上了,誰不想參加啊?不過,上萬的報名者中,總有些人因為臨時有事或賽前受傷參加不了。怎麼辦?報名費又不能退,不轉讓不就白白浪費了嗎?于是,熟人、跑友之間就出現替跑了。”
兩人都建議馬拉松組委會推出“退費窗口”,讓那些報了名但臨時不能參加的人退報名費以減少損失。“哪怕收50%的手續費也行,還可以把一票難求的跑馬資格給其他有需要的人。”薛迪富說,“當然這會增加組委會的工作難度,畢竟馬拉松的規模太大,不過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替跑的後果有多嚴重?
不過薛迪富和黃常勇都反對替跑,畢竟這樣做的風險太大。“馬拉松猝死的情況絕大部分都出現在半馬,而且基本上都是年輕人。為什麼?因為太大意,都以為半馬沒什麼了不起的。”薛迪富說,“其實,訓練沒到位,哪怕跑10公裡或者小馬都有危險。所以還是要珍惜生命,切勿逞強。”
因為沒有走正常的報名渠道,賽事組委會無法對選手的身體情況進行審查,意外發生的概率無形中就加大了,上周在廈馬發生的意外就是一個沉痛的教訓。
據杭馬組委會一負責人介紹,杭馬從2015年開始探索更加科學和嚴格的賽前身體檢測制度,要求全馬和半馬選手在報名過程中提供近半年内血壓、心率、心電圖和心髒彩超(可選)等身體檢查資料,同時聘請專業醫療團隊對所提交的醫學資料進行嚴格審核,通過後才能完成報名流程。對有潛在風險的跑者進行勸退,引導其參加強度相對較低的健身運動。今年在18000名中簽選手上傳的2萬多次體檢報告中,杭馬組委會就發現主動脈夾層、肺動脈高壓和左心室舒張功能明顯減退等200多例,盡量排除馬拉松心髒驟停等意外事件的潛在風險因素。馬拉松嚴格的體檢篩查是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這一舉措是對生命的尊重和對家庭的負責,廣大跑者也慢慢由質疑轉變到支持擁護。
“預防永遠比救助好,所以我認為加強體檢、自我體檢和安全跑馬宣傳很重要。”該負責人說,“馬拉松是一項嚴酷的比賽,所有報名者都必須遵守比賽規則,漠視規則就是漠視生命。”
田協禁令是否太嚴厲?
毫無疑問,田協的新規将對替跑敲響警鐘,在很大程度上杜絕這種現場。“就像打擊酒駕一樣,越嚴越有效。田協這個堪稱史上最嚴的新規,肯定會極大地杜絕替跑現象。”杭馬組委會的相關負責人說,“你不能因為馬拉松報名難,就去造假,就去替跑。這是對自己和他人的不負責。希望這個禁令,能讓那些想走捷徑跑馬拉松的人提個醒。你要知道,現在馬拉松防做假的辦法很多,芯片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不是主動出讓,這是很難做假的。”
薛迪富也對田協的這個禁令表示支持,但同時也表示禁令太嚴了一些,“對一個跑者來說,終身禁賽是個巨大的打擊,很多人肯定都不敢再冒險了。不過,似乎太嚴格了一些。另外,田協是不是該考慮一下馬拉松報名的退出機制?讓寶貴的馬拉松名額得到最充分的使用。”對此,有網友也表示支持:“可以建立一個打擊替跑的數據庫,對替跑者進行幾年的禁賽,給個教訓就可以了。”
編輯:李大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