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醫院體檢或者看病,總是繞不開抽血化驗。
醫生,這個管子裡為什麼有東西?
醫生,為啥要采這麼多管血?
醫生,為啥每個管子的顔色都不一樣?
……
在采血窗口,你一定聽過不少類似的問題?這些五顔六色的采血管裡究竟藏了啥秘密?難道是為好看?
圖片來自SOOGIF
其實,标準真空采血管的蓋子的不同顔色,代表了不同的添加劑種類和試驗用途,檢驗師在檢驗時會按照管蓋顔色進行區分,目的是為了确保檢測結果的準确性。
五顔六色的采血管分别有啥用?
小小紫:管内裝有EDTA抗凝劑。當遇到血液時,EDTA抗凝劑能與血液中的鈣離子結合成鳌合物,從而阻止血液标本凝固,便于後續檢測。
用途:一般需要1-3ml血液,常用來做血常規、血沉、網織紅細胞計數、細胞免疫功能、糖化血紅蛋白等檢測。
小小白:小小白和小小紫是雙胞胎,用途非常相似,但是為了防止它混在血堆裡被輸血科的醫生遺忘,所以戴了一頂白色的“小帽子”。
用途:常用于血型鑒定、輸血血樣、紅細胞不規則抗體檢測。
小小藍:當血液進來時,小小藍“肚子”裡的109mmol/L的枸橼酸鈉會與血液中的鈣離子結合成鳌合物,起到抗凝作用。由于紅細胞壓積(HCT)正常情況下的抗凝劑與采集的血液之比為1:9,所以采血時一定要抽至規定刻度,以确保檢驗結果的可靠性。
用途:一般需要1.8ml血液,主要用于凝血功能、D-二聚體、血栓彈力圖檢測。
小黃:管内裝了一些促凝劑和分離膠。具體來說,促凝劑可以幫助血液凝固,便于其盡快離心。分離膠能使離心後的血清和血細胞分離,防止運送時血清與血細胞重新混合。
用途:一般需要血液3-5ml,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腎功、心肌酶、澱粉酶等)、電解質(血清鉀、鈉、氯、鈣、磷等)、甲狀腺功能、藥物、艾滋病、腫瘤标志物、PCR、TORCH、血清免疫學檢測等。
小綠:管内裝有肝素锂或肝素鈉,可以加強抗凝血酶滅活絲氨酸蛋白酶,阻止凝血酶形成,從而起到抗凝作用。
用途:一般用于急診生化、血粘度和微量元素等檢測。檢測血粘度檢測時,為了保證結果的準确性,需要抽血5ml。
現在,大家的疑惑都解開了吧!另外,還要強調的是,正常人體内的總血量大概是4-5L,而抽血檢測時所用的血量相對于人體總血量,隻是九牛一毛,所以常規檢驗的抽血(采血)是不會導緻貧血的,大家不必過分擔憂哦!
供稿:檢驗科/黃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