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唯品會可以選擇上門調換商品嗎

唯品會可以選擇上門調換商品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21:20:08

唯品會可以選擇上門調換商品嗎(數百萬貨值服裝積壓)1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一帆做了十來年的服裝,吳明覺得今年是很難的一年。就在其準備下半年生産計劃時,作為同時在唯品會和愛庫存上入駐的商家吳明突然遭遇了一場“二選一”風暴。

吳明告訴記者,在7月份,他們收到了唯品會方面的電話通知,要求品牌商家停止與愛庫存的合作。在反複衡量後,吳明決定停止與愛庫存的合作。

9月3日,上海衆旦(愛庫存)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聲明稱,關于抵制唯品會不正當競争行為的聲明,要求唯品會立刻停止“二選一”行為。愛庫存聲明稱,近期,不斷有商家向愛庫存反饋:唯品會明令要求商家不得與愛庫存繼續合作,強令商家下架在愛庫存上的所有商品與活動,并對商家商品進行日常巡檢,一經發現在愛庫存上繼續有售,唯品會即對商家進行通告懲戒,甚至直接下線商家在唯品會上的所有在售商品,該行為讓廣大商家蒙受了嚴重損失。

唯品會對此回應稱,内部曾有過數次确認,情況不屬實。

唯品會可以選擇上門調換商品嗎(數百萬貨值服裝積壓)2

商家之困

吳明告訴記者,與愛庫存的合作中止這一決定增加了其下半年的經營風險。

他告訴記者,之前庫存已消化完畢,但在7個月整月停止合作後,增加了五萬件庫存,貨值在幾百萬。

“正常不會有這麼大的庫存出現,愛庫存那邊一個月有4-5次的品牌上線機會,每次上線都有破萬件的銷售。”吳明告訴記者,其之所以選擇唯品會是因為之前做的時間比較長,付出比較多。

吳明告訴記者,從今年7月份開始,就開始通過頗為“強硬”的“商家下線”等方式要求商家中斷與愛庫存之間的聯系。“近期還有部分依舊在愛庫存上開店的唯品商家被清退,使得大家都很害怕。”

而就此事,愛庫存方面向記者表示,“确實有這樣的情況,我們正積極和部分商家進行溝通。我們始終堅持維護商家利益,‘二選一’不僅侵犯商家利益,也對整個行業造成不良影響。”

吳明告訴記者,自己是2到3年前加入愛庫存平台的。“對于我們這些商家來說,上半年碰到疫情影響生意,肯定要線上多平台多渠道盡可能去把之前的庫存清掉。”

今年7月,吳明收到通知要求停止與愛庫存的合作。一開始,吳明沒當回事,“以為就是一陣風。”

“今年剛過完春節,唯品會針對拼多多也搞過一次,要求二選一,弄了有将近半個月,最後不了了之。我們以為這次也是一樣。”吳明表示,“上次唯品會對接的人就和我們說高層在抓,他們提示完之後,我們品牌商品再在愛庫存上上線,也沒有後期再通知和受到處罰。”

但是這次不同。“隻要産品一在(愛庫存)上線就被抓取到。”吳明告訴記者。

記者從另一位商家了解到,由于其在愛庫存繼續上貨,唯品會已直接下架了其品牌商品。“這對商家傷害很大,被下線後即使再恢複上線,商品的權重也會受到影響。”該商家表示,将極大影響其産品的銷售情況。

上述商家表示,他其實不太明白為何會遇到要“二選一”的“情況”。“今年疫情影響很大,而且在貨品上我們已經在兩家平台上進行了區分。”

“二選一”對于商家更大的影響在下半年的生産上。吳明告訴記者,“按正常情況,我們每年都會預先做報表,每年大概會有預期1.5億的銷售,然後我們把貨備好,這樣的情況下,風險性就會很小。現在我們無奈隻能先暫停了與愛庫存的合作,1.5億會縮減到1個億,我們也不敢提前備貨。生産的員工也要解雇。”吳明表示,周邊的商家也基本上近期都遭遇了唯品會要求“二選一”。

為何瞄準

瞄準“火力”之猛,有部分原因應當是唯品會自身的因素影響。

8月19日,唯品會發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财報。根據财報顯示,唯品會在該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長6%達到241億元;歸屬上市企業的股東淨利潤同比增長88.9%為15.36億元。但成績公布後股價卻狂跌。财報發布後的第二日,唯品會盤中一度跌幅超20%,市值一口氣跌去30億美元(折合200多億人民币)。

唯品會成立于2008年,公司依靠服飾尾貨起家,主營業務是在互聯網在線銷售品牌折扣商品,涵蓋服飾鞋包、美妝、生活等品類。

尾貨特賣模式助力唯品會獲得了最初的快速增長,公司成立四年即實現赴美上市。不過,相比幾年前的迅猛發展,如今的唯品會有些後繼乏力。第二季度,唯品會投入大量營銷。财報顯示,唯品會第二季度營銷費用高達10.3億元,在收入中占比4.3%。這一數據是公司過去六個季度的最高水平,約為公司該季度歸母淨利潤的三分之二。相較而言,2019年同期其營銷費用為8.8億元,在收入中的占比為3.9%。

同時,2020年Q2,唯品會的GMV同比增長9%至384億元;訂單數量(不包括線下商店和直銷店的訂單)同比增長15%至1.7億單。

而愛庫存在近兩年發展迅猛。根據公開信息整理的情況來看,愛庫存業務在疫情期間反而出現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2月,愛庫存平台的新增用戶數量環比增長120%。

在2月1日至3月23日期間,平台總計新入駐數百個品牌商家,平台人均訂單金額同比激增243%。

吳明告訴記者,客觀來說,愛庫存的模式商家在電商運營的壓力更輕,人員配比可以更少。同時,“在退貨率方面愛庫存一般10%以内,唯品會的退貨率在30%-40%左右。退貨周期一般在一個月内,而唯品會需要45天。”

“财務等其他總總的壓力,有可能促使其瞄準了存量市場。”一位電商觀察人士表示,從名氣上,唯品會比愛庫存要大,有可能雙方這次沖突是因為都打了特賣和清倉工廠尾貨的标簽,在商家、客戶群上都有一定的重疊。”

律師:“二選一”涉嫌商業壟斷

實際上,近年每當“雙11”、“6·18”促銷節來臨,某些大型電商平台就會出台“二選一”措施,要求商家隻能選擇在一家電商平台做促銷活動,強令商家必須與其簽訂“獨家合作協議”,保證産品隻在該平台上售賣,并關閉在其他平台上的店鋪。

去年1月1日,《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該法對電子商務經營者義務、平台責任、基本規則等作出奠基性規定。其立法宗旨在于保障電子商務各方主體的合法權益,規範電子商務行為,維護市場秩序,促進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發展。

上海大度律師事務所執行合夥人易先蘭告訴記者,電商平台經營者針對入駐商家的“二選一”的排他限制,涉嫌商業壟斷,影響到行業的正常競争。

“2019年1月1日實施的《電子商務法》實施的《電子商務法》第二十二條明确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因其技術優勢、用戶數量、對相關行業的控制能力以及其他經營者對該電子商務經營者在交易上的依賴程度等因素而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争。同時根據2019年修訂後的《反不正當競争法》第十二條明确規定了“經營者不得利用技術手段,通過影響用戶選擇或者其他方式,實施下列妨礙、破壞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産品或者服務正常運行的行為:(二)誤導、欺騙、強迫用戶修改、關閉、卸載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産品或者服務。”

律師易先蘭表示,上述二部法律的條款已經對平台“二選一”行為說不。商戶可以依據《電子商務法》第六十條:“電子商務争議可以通過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組織、行業協會或者其他依法成立的調解組織調解,向有關部門投訴,提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等方式解決”

(應受訪者要求吳明系化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