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中秋快樂呀,拖更許久甚是抱歉,工作太忙一定不是借口,隻希望最終成果可以對得起期待也對得起自己吧[表面開心]。
寫在前面:
本文出現的設備和系統分别華為MatePad11,鴻蒙OS2.0;小米平闆5Pro,MIUI For Pad 12.5.8;以及12.9英寸iPad Pro 2021,iOS15。
本次主要内容為展示各自系統和軟件的區别,并以截圖以及GIF形式展示,故請流量黨慎重下翻,一切因浏覽等相關行為導緻的欠費本人概不負責。
文章内容為本人業餘時間原創,全文即便接近六千字但也不敢保證面面俱到,隻求實事求是、公正客觀。若有争議内容和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指出并友善評論和讨論,謝謝。
以下正文
Part1.系統UI
小米和華為這邊基本是和手機UI一緻的,各自的特色也很好的“傳承”了下來:華為老規矩桌面直接下滑是搜索界面,搜索路徑完善,但建議關閉華為視頻之類的路徑(除非你非常喜歡“内容推薦”),通知和控制中心則必須要從狀态欄下拉才能呼出。
小米則是桌面全局支持下滑呼出,但是上滑搜索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打開桌面搜索會在dock欄最左側生成一個搜索圖标,無法更改設置,搜索路徑也有所閹割,而且竟然筆記内容都沒法搜索,唯一優點可能就是沒條件給你塞廣告了。P.S:兩者都支持抽屜模式。
蘋果和華為一樣,桌面下滑是搜索,通知和控制中心隻能通過狀态欄下滑呼出。但蘋果的搜索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局搜索,甚至能搜到照片内的文本内容,無論多少照片都能在結束輸入的一瞬間把照片拎出來。
華為和小米的桌面都有快捷設置菜單,華為有小組件和大文件夾,主題商店可以換圖标,也可以設置翻頁效果,支持應用批量編輯,自定義程度不錯,美中不足的是華為音樂的小組件還是直角矩形,從出廠版本到現在188了還沒修複[doge笑哭]。
小米的小組件都是應用功能,圖标需要自己整主題商店,否則隻能在搜索都沒有的圖标設置裡面慢慢找好看的,至于大文件夾也是沒有的,但提供了更多功能圖标(炒冷飯[流汗滑稽]),也支持應用批量編輯。
iPad桌面整體就和手機一樣,隻是能裝得下更多、更大的小組件了而已。
桌面上三者都有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Dock欄,毫無疑問這個東西iPadOS的是最完善的,以12.9寸版本為例,它足足可以容納17個常駐應用、3個最近使用和一個app資源庫入口,圖标大小會随數量變化,并且支持應用内上滑呼出。
華為和小米的dock欄則純粹是一個桌面工具,不支持應用内呼出,但華為還好些,mp11好歹可以放7 3個應用,小米則是隻能最多7個常駐加一個搜索圖标,連最近使用都沒。P.S:華為部分圖标支持上滑快捷操作(服務卡片),小米和蘋果隻能通過長按呼出菜單。
總結:
三家平闆系統在桌面的設計和布局基本都是遵循了和手機接近的原則,習慣自家手機UI的肯定都能适應,不同系統切換過來可能就會産生一定的學習成本。比如小米用戶會非常頭疼華為和蘋果的桌面下滑手勢,其他兩家則會對小米功能上的缺失诟病不已。整體上而言iPadOS的桌面在功能性上做的是最出色的,除了不能批量編輯圖标。華為次之,并在個性化方面很好的照搬了手機UI的特色,不像小米那邊完全是遵循了“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原則[流汗滑稽]。
Part2.操作手勢
平闆因為幾乎沒有單手操作的剛需,手勢自然就可以放飛自我,但是華為似乎沒有這個想法,桌面手勢和手機基本一緻,完全沒有平闆專用的[捂臉]。
小米則是做了,但沒完全做,又或者說是抄了,但沒完全抄:MIU平闆底部小白條以外的地方沒有手勢是事實,但可以通過多指進行快捷操作,全局3-4指同時上滑返回桌面,停頓一下進入後台,左右滑動切換app,實際上就是繼承了小白條的全部操作邏輯。
那小米抄的誰家呢?
直接看圖吧
那我又為什麼要說他沒抄全呢?主要因為蘋果這套手勢是4-5指操作的,其中5指的手勢邏輯更符合手的動作習慣,而且可以通過張開閉合結合動畫效果更直觀的表現将要執行的操作,甚至就iPadOS自身而言,4指和5指的操作體驗都是完全不同的,畢竟沒有5指完全不行啊[受虐滑稽][受虐滑稽][受虐滑稽]。另外蘋果的三指手勢是存在的,用于妙控鍵盤的觸控闆上,隻是沒有MIUI的下滑截圖。
不過華為也并非完全沒有手勢,兩側可以呼出應用欄快捷打開小窗這點還是非常方便的,就照搬手機那套,然而橫屏應用依舊不适配有點難受。
雖然隔壁小米沒有這套手勢,但小米的視頻工具箱是支持幾乎所有應用内開啟的,可以做到類似于鴻蒙的效果,雖然有點另辟蹊徑,但無疑也是一種(偷懶)方式
P.S:MIUI錄屏菜單常駐是好文明。
總結:
還是那句話,你xx終究是你xx,優雅用在ios的某些地方永遠不為過。
Part.3分屏
更大的屏幕意味着能夠顯示更多内容,分屏功能對平闆體驗的增強自然也是最為明顯的。
華為作為平行視界的引領者,安卓平台的應用支持數量一騎絕塵,但matepad11的鴻蒙因為缺失了pc模式,多應用分屏的形式隻有智慧多窗(小窗模式),有些可惜,畢竟平行視界隻能支持單個應用打開。
鴻蒙在大部分第三方app中(如酷安和淘寶等)的圖片是無法直接拖動轉移的,隻有在自家app比如筆記和相冊之間才支持。其次如之前所說,鴻蒙平闆的小窗不僅支持豎屏,這樣一來二去在需要多開橫屏應用的時候就會非常尴尬,退而求其次隻能全屏使用橫屏軟件,小窗使用豎屏軟件解決問題。另外,第三方app小窗模式下的界面不匹配有時也會出現(如淘寶)。
這種設計也并非沒有優勢,平行視界 小窗的形式可以在平闆模式下支持到三個豎版窗口(但本質還是隻能同時打開兩個app),且小窗模式下的筆記也支持手寫筆,在部分需要浏覽橫屏内容的時候可以通過小窗進行手寫解決窗口适配問題,同時小窗可以全局拖動也可以在邊緣挂起,不影響後續全屏使用橫屏軟件(邊緣挂起是小窗app不後台運行)。
鴻蒙的分屏最有特色也是最好用的地方就在于部分支持平行視界的應用(如淘寶和豎版bilibili等)在頂部會有一個類似于頁面鎖定的功能按鍵,點成藍色就可以讓操作鎖定在單個頁面,不會在另一邊打開。這類應用還支持左右窗口調節大小,甚至可以直接拖到底關閉一側界面從豎版變成橫闆,當然也可以再拖回來。
小米這邊作為一個後來者,在應用适配量上明顯不足,而且MIUI的平行視界也沒有頂部鎖定,雖然像知乎也可以做到調節左右大小,但并不能直接變成橫屏顯示,拖動時的ui動畫還非常鬼畜,也不像鴻蒙可以在app兩側留白部分滑動頁面。
但小米平闆的分屏可以左右同時打開兩個應用,形式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分屏,也就是蘋果的那套分屏邏輯。
至于小窗模式則是很好的繼承了MIUI原本的優勢,橫屏應用完美支持,遊戲雙開毫無問題,遊戲空間功能也一應俱全,最大的優點是聲音助手支持多app調節音量(需要在設置内手動開啟)。
這裡有一個細節值得一提,諸如虎牙直播這類小窗打開是豎屏的視頻應用再選擇全屏視頻後會自動轉為橫屏,和手機一緻(鴻蒙小窗直接不支持全屏播放視頻,蘋果可以畫中畫)。此外,小米平闆也可以通過視頻工具箱實現平行視界 小窗共存,并且小窗也支持手寫,但不支持邊緣挂起,隻能在四角以最小窗口挂起。
雖然小米平闆的分屏也有窗口比例适配的問題,而且分屏ui和動畫都存在各種bug,但令我驚訝的是極個别應用(如淘寶)竟然支持直接拖動圖片進行複制,這點在手機分屏上原本是不支持的。
但奇怪的是,輪到自家相冊卻反而不支持直接拖拽了,隻能通過菜單選擇圖片[噴血]。
由此可見小米确實有想做好平闆系統,盡管整體仍然擺脫不了“借鑒”友商,并且質和量還都比較一般,隻是比起過去幾代,至少也可以說未來可期了
蘋果的分屏差不多就是MIUI那套的完整版,就是小窗别指望了,橫屏撐死給你挂個視頻畫中畫,直到iPadOS15非遊戲應用才能以無比瘦長的固定形式開啟小窗模式,遊戲内更是沒有分屏選項,隻能從dock呼出小窗應用,并且一樣存在後台打開比例出錯的問題。
而之所以說蘋果是小米分屏的完整版,主要是兩者的分屏邏輯是完全一緻的,都是通過一側挂起以後在桌面選擇分屏app,app适配之後都支持三檔分屏比例,隻是小米沒有dock欄和頂部菜單,更換分屏應用和樣式的方式非常的單一且麻煩,甚至隻支持更換右側的分屏應用,左邊沒法直接換,隻能将中間的分隔欄拉到一側關閉分屏(單應用平行視界不支持)後再重新選擇一個分屏應用。而蘋果則相反,雖然邏輯一樣複雜,但至少操作路徑是完整且多樣的,不論是桌面選擇還是應用内切換都是如此。最重要的是iPadOS15加入了頂部快捷分屏菜單,習慣了這玩意以後分屏效率比以前純靠手勢方便了幾百倍[捂臉][捂臉][捂臉]。
此外,iPadOS的适配程度和動畫确實優秀,主流應用在做了橫屏版本的同時也有不同形式的分屏ui,大部分情況下調整和過渡都非常自然,絕大部分app也都支持直接拖出圖片等資源。iPadOS15新加入的頂部功能欄配合全局可呼出dock欄讓整個操作都變得更加流暢更加合理,尤其體現在app之間的切換和分屏形式的調整,app資源庫的加入也解決了dock欄可編入app有限的問題。
iPadOS目前主要的問題也僅剩下小窗不好使以及學習成本高了,但是真正習慣了這套邏輯和操作以後,它将是非常強大且便捷的移動辦公設備,除了系統級的文件管理仍是一個頑疾。
總結:
華為的平行視界成熟且穩定,盡管小窗還不是很完善,但是已有的這套邏輯和app适配情況都已經是安卓(鴻蒙)端頂級的存在了,況且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依賴小窗觀看視頻或者雙開遊戲,至少在讀書寫字浏覽内容等方面已經夠用,隻需要後續完善即可。
小米則是什麼功能都想往裡面扔,在保留MIUI本身的一些特色以外可以看得出還在盡可能的學習另外兩家之所長,集成了不少兩邊專屬的好用功能,雖然目前适配程度還比較一般,但至少已适配的應用正常使用是沒有問題的,尤其遊戲娛樂這塊小米毫無疑問是最優解,假以時日MIUI For Pad是可以成為一套優秀的平闆系統的,就看小米究竟有沒有本事把他優化好了,尤其動畫現在隻能用一塌糊塗來形容。
而蘋果還是那個蘋果,完整但複雜,好用但僵硬,擁有最完善的邏輯和最強的功能性,同時也需要最高的學習成本。這裡也要提一嘴iPadOS在15beta中才加入了文中說到的一些好用的分屏功能,這一點要比鴻蒙晚了不少,盡管蘋果做的或許更好一些,但毫無疑問證明了華為的方向是非常正确的。
趨同在所難免,先來後到隻能得一句誇贊,最後的赢家永遠是把成品做的最好的那個,所以衷心希望華為再接再厲,小米有始有終。
Part4.設備協同
這一塊還用講嗎?
華為毫無疑問的領頭羊,因為其他兩家根本沒有這玩意,直接就是0和1以上的差距
蘋果還好點,畢竟還有隔空投送,跨設備複制黏貼、繼承app浏覽内容等也是有的,隻是說到底都是些小功能,和華為直接從投影的手機屏幕上拖拽内容相比還是差了太多了。
小米除了能接入米家和支持小米妙播以外就啥也沒有了,這個妙播還隻能支持主要設備和音響、耳機之間的快捷切換,平闆和手機這種終端之間就不行了,其實就是快捷切換藍牙播放,根本不如隔壁兩家。而MIUI 也是沒什麼音信,目前隻能用小米互傳和雲服務将就一下[t耐克嘴]。
華為在多屏協同領域是實實在在的領先,如果iOS還算有它自己的一套邏輯的話,小米隻能說是任重而道遠了。
Part.5 手寫筆
現在知道為啥我咕咕咕了那麼久了吧,還不是為了湊齊這三支筆給大夥圖一樂[doge原諒ta]。身處魔都,直到這周四才給我買到華為的二代M-Pencil,還隻有銀色的,屬實是太難買了點。
小米的筆是軟頭設計,看着就不耐磨,實際确實非常不耐磨,用了兩天筆頭就有點塌了[喝酒]。還有筆杆上的快捷按鍵是實體的,有兩個,隻是這按鍵高度讓我這種隻用來寫字從不畫畫的人不太習慣,也許會因人而異吧。
适配方面任意界面長按下方快捷鍵,等彈出提示再點一下屏幕即可進入速記,桌面打開是全屏的,app内打開是豎向小窗形式的,這點好評。上方按鍵是截圖快捷鍵,按住即可畫圈區域截屏。自帶筆記app内下按鍵更換筆頭,上按鍵更換顔色,其餘app因為沒有多餘精力測試,就不一一說明了。
書寫體驗上,目前自帶筆記app的延遲很低,明顯要比wps書寫模式裡要好,快速書寫也不會有不流暢的感覺,但比起其他兩家還是會感知到有一點差距。此外,得益于軟筆頭,個人認為在不貼類紙膜的情況下,直接在屏幕上的書寫反饋是三支筆中最舒服的,同時配合壓感調節粗細也更有感覺。
華為的筆尖則是三家手寫筆中最硬的,整個筆頭都是微磨砂塑料,也許是為了提高耐磨并達到接近于類紙膜的效果,但實際在玻璃上書寫時體驗并不好:以自帶的備忘錄app為例,使用鋼筆時是支持根據壓感調節粗細的,但若不用力書寫,自動調節很容易出現偏差,導緻一會兒粗一會兒細;其次就是在不使用類紙膜的情況下個人感覺還是太滑了,沒有小米的軟筆頭那麼有書寫的感覺。兩者結合在一起就讓喜歡連筆的我非常頭疼,根本寫不好字。
我懂,寫不好的根本是我菜
M-Pencil的書寫體驗可能也許大概比較一般,但是他的延遲做的非常低,wps内也是如此,說明底層優化就很到位,而且整支筆的靠下三分之一處全部為觸控區域,均支持雙擊換筆,不用換姿勢找地方真的非常方便。
另一個非常好用的功能就是提筆速記,在息屏狀态下用筆點一下屏幕會直接亮屏打開備忘錄,哪怕設置了
密碼也不影響。
鴻蒙同時也支持輸入框用筆手寫輸入,支持自動調色、橫線選中、波浪線删除和豎線拆分,雖然效率确實不如點懸浮鍵盤打字,但這個功能至少還是完善的(指某米根本沒有)。
蘋果的情況則基本和華為類似,也支持大面積雙擊換筆和輸入框書寫(功能完全一緻),但依托于更好的算法和更優秀的應用适配,整體體驗要略好一些,尤其壓感算法明顯靠譜不少,隻是同為偏硬質的筆頭,不用類紙膜還是滑了點,同樣容易讓喜歡連筆的我在寫字的時候血壓高升。
其他功能方面Apple Pencil支持左下角向屏幕中心滑動截屏,右下角則是呼出一個備忘錄小窗,也很方便,但目前不支持更換其他手勢有些可惜。
總結:
總的來說華為和蘋果的優點是趨同的,雖然書寫體驗可能需要類紙膜來彌補;小米則是憑借軟筆頭和實體按鍵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但也無法避免系統層面功能性和優化上的欠缺以及易磨損的缺點(小米的壓感算法也比較一般)。
其實三支筆很難說究竟誰更好,畢竟他隻是平闆這個整體的其中一個配件,并不能作為選購平闆的主要因素,但作為配件本身都是可以跟随平闆放心購買的。
至于要在平闆上練字的,請容我稱一句大佬
Part6.尾聲
其實全部内容概括起來也挺簡單,小米就是優先把一堆照顧遊戲娛樂的特色功能給搬進來,然後搞點面子工程,整個平闆系統的底層規劃、設計和針對性優化則基本為零。盡管如此,作為平闆電腦的絕大部分應用場景米闆5和MIUI For Pad也已經達到了“可用”的程度,至少我本人覺得米闆功能性上做的已經足夠了,現在首要的目标就是做好已有内容的優化,再慢慢補足應用适配以及新功能的加入。
華為的設計和優化是足夠優秀的,尤其是在多屏協同這一塊沒有對手,但總覺得還是欠缺了少許能夠進一步提升體驗的東西,或者說有一些提升“易用性”的功能目前還沒有做的很到位,比如橫屏小窗,比如全局dock欄。我個人對目前的鴻蒙平闆系統是滿意的,他是個足夠全面的優等生,我的期待就好比我希望他還能夠在各個學科擁有不亞于偏科生的實力。
蘋果作為三家之中最早布局平闆生态的廠商,在一些地方終究還是走慢了幾步,例如分屏功能的缺失被诟病已久,直到iPadOS 15才勉強找回些面子,可盡管如此他的每一步依舊邁的堅實有力,要麼沒有,要麼就必須做到足夠完善。同時基于iOS特點鑄就的獨有優勢依然遙遙領先友商,不光是底層優化和系統設計,還有獨占軟件和專屬适配,更别說還有Magic Keyboard這種東西作為輔助,盡管還是要看價格行事。
說到底,這三家平闆系統其實目前都不完善,但不得不說比起他們的過去,都已經屬于進步巨大了,哪怕是讓多數人失望的iPadOS15,比起14也更新了非常多好用的功能,更不要說上一代都已經入土的小米平闆了。
沒有什麼東西是不需要進步的,平闆也一樣。稍作等待,或許明天就能讓你滿意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