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日常焦慮:
睡前要為沒解決的事情發愁,醒來要繼續找答案。
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社交平台的格局:
晚上大多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式的雞湯,早上又變成了“不到長城非好漢”式的雞血。
但感人也好、犀利也罷,那些軟文裡的,終歸是被粉飾過的人生故事。
生活原本的面貌、雞毛蒜皮的困擾、久久解不開的小疙瘩,都被吸睛的标題沖淡,沒人願意講,也就沒人願意看了。
《一百年很長嗎》就是個不應景的紀錄片。
在一個話題先行的年代裡,一部聚焦于普通人普通生活的紀錄片,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嗎?
或許你一直苦苦尋找的答案,就在這裡。
《一百年很長嗎》是《我在故宮修文物》蕭寒團隊的最新作品,主角是兩個命運與手藝糾纏在一起的小人物,佛山學習蔡李佛拳、癡迷于舞獅的小夥子黃忠堅,以及新疆哈薩克族做馬鞍子的老爺爺阿合特。
他們南北相隔,互不相識,在生活中面臨的困難卻意外相似。
黃忠堅的主要職業是包工頭,副業是學習打拳、舞獅。
他有個武俠夢,哪怕是走在路上,哪怕手裡舉着的是臉盆,隻要開心,随時都能比劃幾下。
小黃空閑時間還喜歡教教小朋友,他認為這些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自己有義務傳承下去。
黃忠堅不富裕,但他憑借自己的努力,成了村裡第一個有錢蓋新房的人。
他也不聰明,但是笨鳥先飛,靠師父的鞭策和自己的摸索,練得一身好功夫。
黃忠堅的故事講到這,還是很勵志的,但生活很快讓他陷入了一個巨大的情感困境。
用黃忠堅的話說,他沒有錢、沒有房,卻有一個有要求的丈母娘。
他遇到了喜歡的姑娘,但因為家境不如女方,而被女方的父母拒之門外。
還有個更傷人的說法,女方父母認為黃忠堅的長相不過關。
但黃忠堅很樂觀(又或者是佯裝樂觀)。
小黃和女友一方面過着快樂的蝸居生活,一方面嘗試用各種辦法和父母溝通。
不知道算是雪中送炭還是雪上加霜,小黃的女友意外懷了孕,本以為還有時間緩和的家庭問題,被迫提上了日程。
小黃硬着頭皮去和女友父親溝通,被拒;
女友母親主動提出見一面,小黃滿心歡喜來赴約,聽到的第一句卻是:“你們那兒挺窮的吧?”
因為意外到來的孩子,結婚的問題總算是解決了,他們去領了證,成為合法夫妻。
本以為生活能夠越來越好,小黃尚未出世孩子卻被診斷為法洛四聯症——先天性心髒病。
小黃不算富裕的生活,因為昂貴的手術費變得更窘迫。
妻子執意要用父母的錢來給孩子做手術,但小黃不想用嶽父、嶽母的錢。
該怎麼籌到手術款?這個問題讓小黃變得不安,甚至是暴躁。
遠在新疆的阿合特是個做馬鞍子的手藝人,這種手工藝快要失傳了。
但阿合特的生活,并沒有因為掌握一門瀕臨失傳的手藝而變得被珍視、或者說好過一點。
相反,他背負着大兒子一走了之欠下的債務。
即使生活不易,他也想把做馬鞍的手藝傳承下去,教給貪玩的孫子;
即使騎馬的人越來越少,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做着馬鞍,拿到一年一度的霧凇節上去賣。
阿合特相信如果今年能做完20個馬鞍,生活就會變好。
這個本就不輕松的家庭,也在此刻面臨了巨大的情感困境。
阿合特的侄子得了很嚴重的尿毒症,需要換腎,小兒子主動提出捐腎,阿合特很支持,但妻子和小兒媳都很反對。
老伴埋怨阿合特把小兒子推進了火坑,阿合特站在雪地裡堅定地說:“那可是一條生命啊。”
也許阿合特心裡也會犯嘀咕,但是他沒辦法不做出這樣的決定。
因為這個決定,小兒子的媳婦和他離了婚,帶走了兩個孩子,小兒子的餘生未蔔。
或許是出于一種為人父的自責,阿合特看着小兒子的人生變得支離破散,他決定去找回放縱的大兒子,讓他從終日酗酒的人生裡清醒過來,重新做人,過正常人的生活。
記得賈樟柯導演在接受本橘采訪時說過:“我覺得最近這幾十年,中國人的中心生活就是兩個目标,求财、求感情。我覺得它是一個貫穿始終,不管是什麼年齡段的人,都會不約而同渴望的兩種東西。”
這句話剛好說中了《一百年很長嗎》的意義,它借由兩個人的情感困境,揭示了現代人普遍要面臨的困境。
人們日思夜想的問題,總是離不開金錢和感情。
好比如果小黃的經濟條件很好,那麼小孩子的醫藥費總會好解決一點;
阿合特的家人如果能理解他和小兒子的決定,那麼一家人齊心協力,生活也不會那麼難過了。
《一百年很長嗎》把結局一筆帶過,兩家人都得償所願。
但好像看到最後,結局也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就像我們周而複始的生活一樣,今天的問題被解決了,明天總是會出現新的問題,結果總歸沒有經曆來得重要。
導演蕭寒說他眼裡的黃忠堅,就像是戲劇之王,是個在生活裡跑着龍套,卻能像打不到的勇士一樣面對生活的人。
既然生活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那始終抱着希望就變得格外重要。
黃忠堅和阿合特的故事就是在告訴你“希望”這個詞的分量,這比看多少雞湯文都來得實在。
小黃偶爾會看看小說、唱唱歌、打打拳,會在看似無處喘息的人生裡,找到樂趣。
當然他也會發脾氣、會變得懊惱且消極,但那都是暫時的,能笑的時候就不哭,能哭的時候就别憋着,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就像阿合特說的那句話:“渡過這一關,我們就能好好生活了。”
看完《一百年很長嗎》你就會明白,希望真的很重要,比你想得更重要。
話說回來,《一百年很長嗎》還是有點矯情,有點像晚上11點以後情感博主發的那些小故事,叙事不完整、指向不明确,但是偏偏隻言片語就能戳到你的心。
小人物的故事總是更容易引起觀衆的共情,比如當電影裡出現先心病患兒的特寫時,本橘鼻子一下就酸了。
沒什麼原因,就是很心疼。
說回開篇社交平台的格局,日複一日,大家習慣在月末感慨事與願違,在月初祈禱:“X月對我好一點。”
倒不是說這樣的節奏有多消極,正相反,恰恰是這種循環往複的心态變化,陪伴并記錄了我們的一生。
生活可比電影刺激多了。
現在大家都喜歡在網上提問,其實答案就在被你忽視的生活裡,發現不了也沒關系,《一百年很長嗎》把它搬上銀幕了,記得去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