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是細的好還是粗的好?很多人說起紫砂壺,第一反應大概就是這玩意泡茶好喝,很厲害也很有文化的樣子,但水也實在太深了,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紫砂是細的好還是粗的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很多人說起紫砂壺,第一反應大概就是這玩意泡茶好喝,很厲害也很有文化的樣子,但水也實在太深了。
從最初的泡茶器到如今的被神秘化,其實紫砂依舊是紫砂,确實是那個溫潤、理想的的泡茶利器,但也幾乎讓每一個用紫砂玩紫砂的人都交過學費。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流傳至今。紫砂知識博大精深,想要弄清紫砂的行道,需要一個慢慢摸索的過程,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用壺養壺,一邊實踐一邊總結。
如果你也對紫砂有興趣,以下幾點不妨了解一下。如你有建議或心得,也歡迎與我們一同分享。
1.為什麼說宜興紫砂壺是泡茶的利器,它的獨特性在哪?
紫砂有兩個唯一性的特點。材質的唯一性,目前全世界隻有在宜興發現具有雙氣孔結構的紫砂礦,因其獨特性,使得紫砂能夠改善水質;成型工藝的唯一性,在陶瓷成型工藝中僅宜興紫砂采用泥片鑲接拍打成型。
因為這兩個唯一性,這個獨特的産業隻能留在宜興本土。
2.宜興市政府在2005年就封山禁止開采,那市面上哪來那麼多真的紫砂壺?
宜興政府是在2005年封山禁止開采,但2010年已恢複開采,隻是由國家統一管理,不能再進行私人随意開采了。
且在禁止開采前,已有很多工廠和家庭作坊儲存了一定數量的紫砂土,完全能夠滿足當前的市場需求。
3.為什麼通常來說,紫砂泥料陳腐時間越長就越好?
紫砂泥陳腐的好處有三點:一是增加泥的可塑性,在細菌的作用下,促使泥料中的有機物腐爛,生成有機酸,增加了腐植酸物質的含量,因此而降低了泥料的酸堿度,改善了泥性,增強了可塑性。
二是陳腐時間長的泥料燒成後透氣性好,有助于茶性的表現。
三是陳腐越久的泥料,通常養壺變化更快,玩賞樂趣增加。
所以說紫砂泥陳腐時間越長,泥料越好用,能使成品的質量和成品率都得到提高。
4.新壺看起來光亮溫潤的,料子就是好的嗎?
不一定。現在有一些純度不高的料子經過打磨抛光,能使壺表面看起來光潔漂亮很多,但泥本身并不是真的好。
好的泥料靜谧雅緻,呈亞光(黯然之光),新壺有少許雲母片,但泡養過程中會漸漸消失。如果壺身泛出不自然的亮光,那可以通過對比蓋内和壺身的色澤來判斷是否抛光。
5.人們常說壺嘴、壺把、壺鈕三點一線才是工藝好,是否真的如此?
需要根據情況判定,對于光素器,壺嘴、壺把與壺鈕三點一線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對于花貨來說,很多都難以做到這一點。
一把壺工藝好不好,不能隻看這一方面,還包括泥料,壺架子的搭配和做工等。
6.看底款識壺靠譜嗎?
底款是紫砂壺底部欽有制壺者姓名(字号或齋号)的印章,是紫砂壺工藝的組成部分,又标明了作者是誰。新手不要過分迷信底款,因為底款很容易被仿制。全方位審視一把壺,底款要看,泥料、壺型、做工、神态等都要看,這些比底款更重要。
目前市場上有真壺真款,又有假壺(代工貨)真款,還有假壺假款等。養壺的關鍵還是多學習和實踐。
7. 日常用壺,選什麼泥料合适呢?
作為日常壺,在泥料的選擇上盡量從紫泥、紅泥、段泥這幾大常規的原礦泥料入手。
紫泥可塑性強,穩定性佳,緊密結實,成型較容易,可制大品。
紅泥分為大小紅泥,最常見的朱泥就是小紅泥中最細膩的一種,因含砂量低、泥性嬌嫩,成型工藝難度亦高,常用來制作小件器物。
段泥最大特點是含砂量高,壺表面顆粒感很強,透氣性也很好。
對于一些稀缺泥料,不可盲目追求。很難分辨真僞,且稀有泥料制成的壺價格相應會高。
色彩過于鮮豔甚至怪異的紫砂壺也不宜選,這種壺的泥料中往往會添加着色劑,而着色劑中可能含有化工原料或重金屬。
8.入門級用壺,有哪些器型好養易打理呢?
紫砂器型衆多,各有千秋。作為實用的日常器,首推光素器。
光素器往往形、神、氣、韻一目了然,沒有過多的東西來掩飾,越發考驗做壺人的功力和水準。
可從石瓢、西施、仿古、水平等經典器型入手。這類器型做的人相對較多,可供選擇的餘地也較大。經典器型都是從古至今傳承下來,曆經數百年而不被淘汰,經得起推敲,也更符合國人的審美和使用習慣。
9.最開始玩紫砂從什麼價格入手比較好?
最開始從比較基礎的價位(三五百元)入手比較合适。
全手工半手工都無關緊要,最主要是壺的容量符合你的需要,壺型是自己喜歡的,泥料是原礦紫砂即可,對于做工的要求不必過于苛刻,在入門階段重要的是積累經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