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冬季節,我們發現,有很多的動物都會儲存好糧食,大吃大喝一頓,然後找個溫暖的洞穴,開始冬眠。比如松鼠、蛇、青蛙、蝸牛、刺猬等都需要冬眠。它們有的從10月份開始冬眠,要到明年才能醒來,有的直接睡3~5年都不會醒來。
冬眠的動物其實就是一直在睡覺,有得甚至幾年不醒來也能好好活着。冬眠的動物隻要活着,就會有能量的消耗,那麼它們為什麼能夠不吃不喝,還能長久生存呢?
動物在冬眠的之前都會吃大量的食物,加上冬眠的時候,動物基本不運動,呼吸次數也相應減少,甚至幾乎停止,隻有脈搏微微顫動,所以冬眠的動物消耗的能量是極少的。等待動物體内儲藏的食物用光時,冬眠的動物才會慢慢醒來,通常情況下,醒來的動物都很虛弱,它們會第一時間尋找食物充饑,來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
也有一些動物會在冬眠後死亡,由于體内能量消耗完畢,醒來後沒有及時找到食物填飽肚子,很快就會在虛弱中死去。但是蝸牛的冬眠可以長達三年,它就不需要食物來維持生命。
我們知道,蝸牛它有個重重的殼,那便是它的休眠之所。甚至在炎熱的夏季,它就開始睡覺,其實蝸牛很怕熱,每當燥熱幹旱的季節來臨,蝸牛都會躲進自己的殼裡開始避暑。
蝸牛對環境的要求也是極其嚴格的,隻要外界的溫度沒有達到它身體适宜生存的溫度時,蝸牛就會躲在殼裡一直睡覺。那麼蝸牛這樣軟軟的小動物,也能像其他動物一樣儲存糧食嗎?
蝸牛不需要在冬眠前大吃大喝,它在冬眠的時候會分泌出一種黏糊糊的液體堵住它的殼門,從而形成一個保護膜。這個保護膜的作用就是防止水分的蒸發和外來物種的侵害。保護膜具有透氣性,所以蝸牛在冬眠的時候,隻要通過呼吸就能夠生存了。但蝸牛要保證身體有足夠多的水分,如果水分全部蒸發,那麼蝸牛也就會很快死去。
冬眠的動物會中途醒來尋找食物嗎?如果不是能量耗盡,大多數動物在冬眠的時候是不會醒來的。有的即使醒來,翻個身,眨個眼,就會又繼續睡去。
醒來的動物消耗能量是特别快的。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冬眠的動物是不會醒的。醒來就意味着危險,如果強行将正在冬眠的動物叫醒,那麼它們面臨的可能就是死亡。
動物在冬眠的時候,身體會達到一個恒溫,它們的身體可以自動調節溫度,将體溫降低到1℃到9℃之間,動物的新陳代謝就會随之變慢,各項身體機能也就會大幅度下降。
如果此時将冬眠的動物叫醒,它們會因為身體機能無法調節而死亡。動物都有它們的冬眠周期,當外界的溫度達到适宜的溫度時,冬眠的動物們會自然醒來。
如果因為外界的不可抗拒的因素,導緻冬眠的動物醒來,并且不能繼續睡下去,動物們身體的能量會大量被消耗。等到脂肪消耗殆盡,自然就打斷了動物的冬眠周期,此時過早醒來隻能面臨死亡,所以冬眠的動物都是很脆弱的。
我們知道動物冬眠是因為外界的溫度不适合它們生存,從而通過冬眠來達到生存的條件。人屬于恒溫動物,自然能适應外界的溫度變化,人類睡覺隻要短短的幾個小時,而動物卻能睡到明年。
冬眠的時候身體的溫度會降低,很多的動物基本都要降低到10度以下。而人體的體溫如果低于20攝氏度,心髒無法在低溫環境下工作就會驟停,結果隻有一個,就是會被活生生凍死。
另外,冬眠的時候是無法進食的,如果人長期不進食,很快就會營養不良,而人類又不像動物一樣需要靠冬眠抵禦寒冷或者躲避天敵,所以人類不需要冬眠。
其實冬眠對動物來說,也是非常危險的。在動物冬眠的時候,身體各項機能幾乎停止運作。如果此時防護不夠好,導緻外來細菌的入侵,此時動物們的身體免疫能力又很差,這樣一來,冬眠的動物也很容易受到傷害。
比如睡鼠在冬眠醒來後,記憶系統會受到極大的損害,如果由于外界的噪音而導緻它們冬眠中斷,也會因為外界的環境因素而死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