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傑理論的焦點是個體從出生到成年的認知發展的階段,他認為認知發展不是一種數量上簡單累積的過程,而是認知圖式不斷重建的過程。(鍊接: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圖式的概念)
從認知圖式的性質出發,皮亞傑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感知-運動階段(0-2歲)主要靠感覺和動作來認識周圍世界兒童從出生到兩歲左右,處于感知運動階段。處于這一時期的兒童主要是靠感覺和動作來認識周圍世間的。他們這時還不能對主體與客體作出分化,因而"顯示出一種根本的自身中心化"。用皮亞傑的話來說,兒童在這個時期所具有的隻是一種圖形的知識(figurative knowledge),即僅僅是對刺激的認識。嬰兒看到一個刺激,如一個奶瓶,就作出吮吸的反應。圖形的知識依賴于對刺激形狀的再認,而不是通過推理産生的。
皮亞傑将感知運動階段又細分為反射、習慣、視覺與抓握的協調、手段與目标的協調、新手段的發現、頓悟這六個小階段。
例如,在反射階段,兒童沒有任何外界環境的概念,世界是一組動畫片;在後天的最初适應與初級循環反應階段,兒童開始尋找他剛剛抓握而被移開的物體;在第三階段--中級循環反應階段,兒童對消失時間較長的心愛物體進行尋找;在第四階段--中級圖式的協調與應用階段,兒童能夠移動遮蓋消失物體的屏幕;在第五階段--第三級循環反應和通過主動試驗發現新方法階段,兒童對消失物體的尋找依據物體位置的移動,這在以前是不行的;在第六階段--通過心理組合創造新方法階段,兒童能運用各種聯合動作來尋找物體。
前運算階段(2-7歲)認知開始具備符号功能,但是判斷還是受直覺思維支配
兒童從2-7歲左右,處于前運演階段。皮亞傑認為,兒童在兩歲時,發生了一種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是說,他們的活動不再以主體的身體為中心了。這個時期兒童的認知開始出現象征(或符号)功能(如能憑借語言和各種示意手段來表征事物)。正是由于這種消除自身中心的過程和具備象征功能,才使得表象或思維的出現成為可能。但在這個階段,兒童還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他們的判斷受直覺思維支配。例如,唯有兩根等長的小木棍兩端放齊時才認為它們同樣長;若把其中一根朝前移一些,就會認為它長一些。
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借助具體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兒童約在7-11歲時,處于具體運演階段。皮亞傑認為,7-8歲這個年齡一般是兒童概念性工具的發展的一個決定性轉折點。這一階段兒童的知識可以作出一定程度的推論。例如,我們把一隻足球放在一些籃球中間,然後當着兒童的面把足球放在一些排球中間。但這個階的的兒童能夠推理,這是同一隻足球,物體不會因為改變地點而變化大小,因此這隻足球不會比籃球中時更大些。在具體運算階段,兒童隻能聯系具體事物進行思考,也就是說,思維的内容和形式尚未分離。
形式運算階段(11-成年)能不借助具體事物,作出符号形式的推理假設兒童在12歲左右,開始不再依靠具體事物來運算,而能對抽象的和表征的材料進行邏輯運算。皮亞傑認為最高級的思維形式便是形式運算。形式運算的主要特征是它們有能力将形式與内容分開,用運算符号來替代其它東西。
皮亞傑在概括他的認知發展階段的理論時強調,各階段出現的一般年齡雖因各人智慧程度或社會環境不同可能會有差異,但各個階段出現的先後順序不會變。而且,各個階段作為一個整體結構,它們之間不能彼此互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