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黃山最好吃的毛豆腐

黃山最好吃的毛豆腐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25 18:06:34

黃山最好吃的毛豆腐?美味的毛豆腐DELICIOUS,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黃山最好吃的毛豆腐?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黃山最好吃的毛豆腐(徽州美食毛豆腐)1

黃山最好吃的毛豆腐

美味的毛豆腐

DELICIOUS

有人說今年的季節變幻是“春夏咻冬”, “咻”的一聲,就直接從夏天來到了冬天,夾雜着細雨的秋風中,帶着絲絲涼意,寒風瑟瑟的季節,唯有美食,可暖身心!本期的主角是:毛豆腐。

俗話說:“徽州風情一大怪,豆腐長毛上等菜”,徽州毛豆腐發源于歙縣、休甯、屯溪一帶,是皖南徽州地區特有的風味小吃,也是徽菜中的一道傳統名菜。由于豆腐通過發酵後,其中的植物蛋白轉換成了多種氨基酸,所以烹饪後,味道十分鮮美,被徽州人稱為家鄉的味道。

毛豆腐是因皖南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溫潤的自然氣候,而産生的當地特有的食物。選用篩過的優質黃豆為原料,制作出的豆腐色潔如雪,刀切似玉,墜地不溢,比我們平時吃的普通豆腐要硬些。鮮豆腐制好後要切成塊,徽州毛豆腐有長條形和方形之分,方形毛豆腐,形狀方方正正、寓意堂堂正正做人,因而方形毛豆腐被徽州人認為是最正宗的毛豆腐。将切好的豆腐塊置于過濾的豆腐水中浸泡幾小時後,撈起放于竹籃或木框裡,在上面稀少地撒上一層細鹽,最後用厚布或木闆蓋起來靜置五六天,溫潤的氣候引導黴菌在豆腐上的發酵走上正軌,長出一層濃密細長的絨毛(即黴菌絲),上面還點綴着一些黑色顆粒,這些小黑點叫做孢子,也是毛豆腐成熟的标志。

徽州毛豆腐按照絨毛的色澤和長度大緻可分為:蓑衣毛、鼠毛、兔毛、棉花毛。蓑衣毛很長,橙子醬色;鼠毛很短,起條,呈白色;棉花毛稍長,整绺的,呈白色。毛的長短,顔色的差異,除了豆腐本身質量的優劣外,還取決濕度和溫度的不同。

油煎後的毛豆腐又稱“虎皮毛豆腐”,下油鍋時,毛會倒下,色澤斑斓相間,烏黃有緻。蓑衣毛和鼠毛的豆腐微帶烏色,兔毛和棉花毛的豆腐則呈金黃色。金黃色的毛豆腐點綴着綠色的蔥花、紅色的辣椒醬,熱氣騰騰,香味撲鼻,鮮香誘人。

經營毛豆腐的小販,大多是個體戶,其中一些是數代相傳的豆腐世家。過去他們經常挑副擔子,一頭是幹柴和平底鍋,一頭是毛豆腐、菜籽油和辣椒醬,擺攤時邊煎毛豆腐邊敲打竹闆,嘴裡還哼着徽腔小調:竹闆響,喉嚨癢,挾(吃)三塊,六分洋(錢);一杯酒,真舒暢。攤位多置于街旁巷口,每當微風過處,香味撲鼻,不一會兒,擔子四周就圍滿了人,是徽州街頭一道獨特的風景。吃毛豆腐最有氛圍的就是和三五好友,圍着小攤的平底鍋邊吃邊聊,有滋滋作響的毛豆腐,有溫暖的爐火,和好友聊聊人生,唠唠家常,秋冬街頭的小攤美食,不知能勝過多少美味佳肴!

,時長00:45

視頻來源:徽州古城抖音号

出鏡:徽州毛豆腐擔——曹小二(原名:曹向忠)

除了煎着吃之外,毛豆腐也可紅燒,是一道鮮醇可口的徽州名菜。毛豆腐用油煎過後,佐以醬油、醬料、鹽、糖、蔥、姜等調料燴制,鮮醇爽口,芳香誘人,并且有開胃作用,簡單的烹饪也可以做出特殊風味。

徽州不僅風景如畫,悠久的曆史孕育出了燦爛的徽文化,制作毛豆腐的曆史同樣源遠流長,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胡适回到績溪省親時,常吃的一個菜就是毛豆腐。現如今,徽州毛豆腐在省内外享有盛譽,許多遊客來到歙縣,都得首先嘗上幾塊熱烘烘、香噴噴的毛豆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