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靈頓位置?來源:經濟日報新西蘭首都惠靈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風城——春夏秋冬四季有風,早中晚各時有風,高山、平地、郊區、市區盡皆有風這裡最高風速紀錄為248千米/小時,按照風力等級計算接近19級,也就是五級飓風的強度在風較多的年份,有七級以上大風的日子超過200天,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惠靈頓位置?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來源:經濟日報
新西蘭首都惠靈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風城——春夏秋冬四季有風,早中晚各時有風,高山、平地、郊區、市區盡皆有風。這裡最高風速紀錄為248千米/小時,按照風力等級計算接近19級,也就是五級飓風的強度。在風較多的年份,有七級以上大風的日子超過200天。
要領略惠靈頓的風,最好的地方就是維多利亞山的山頂。這裡風景極美,可将半月形的惠靈頓灣、依山而建的惠靈頓市區、穿越海灣的渡船、劃過天空的飛機盡收眼底。
這裡還是電影《指環王》的拍攝地。劇中,逃亡的霍比特人躲在山腰濃密的森林裡躲過了黑騎士的追蹤,而這裡離繁華的惠靈頓都市不過幾分鐘的路程。
還記得當年和朋友來此參觀,被風吹得直不起身子,隻能弓着腰、降低重心以維持平衡。朋友的寵物狗甚至直接被吹得“位移”,隻能驚慌地狂吠不止。大風的威力還結結實實地體現在體感溫度上,如果不帶足衣服,在夏天被吹得瑟瑟發抖也不稀奇。
為何惠靈頓會有如此大風呢?這源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新西蘭由南島、北島兩個主要大島以及一些小島組成,而惠靈頓位于北島的最南端,與南島隔庫克海峽相望,是個天然的風口。此外,惠靈頓處于南緯40度左右的“咆哮西風帶”。當席卷而來的西風經過狹窄的庫克海峽,風速會陡然飙升,與中國奔騰的黃河水途經狹窄的壺口流速突然變快一個道理。
生活在這座被大風眷顧的城市有諸多不便。這裡外出不便,但凡年老體弱的人,出門前都得好好掂量掂量。晚上的風比白天更大,以至于在傍晚的惠靈頓街上散步,經常會看到四周空無一人的景象。此外,大風還經常造成航班延誤、漁船無法出海、斷電以及其他意外事故。惠靈頓的優質天然港口,也因為風太大而無法與奧克蘭港比肩。
為何新西蘭的首都會定在風城惠靈頓,而不是氣候更好、經濟更發達的奧克蘭呢?這可說來話長。
惠靈頓所在區域最早是太平洋島國土著居民波利尼西亞人的聚居地。1840年,英國與土著居民毛利人族長簽訂《威坦哲條約》之後,新西蘭成為英國殖民地,大批英國移民來到這裡。最初,英國人稱該地為“不列颠利亞”,意思是“英國的地方”,後來才根據戰勝拿破侖的英國名将阿瑟·韋爾斯利第一代惠靈頓公爵的名号更名。
1841年,新西蘭定都于奧克蘭。直到南島發現了金礦,地位日益重要,為更好管理國家,執政者才決定把國都遷到位于新西蘭正中央的惠靈頓,風再大也忍了。
見慣了“大風大浪”的惠靈頓人,把堅韌、有主見的特點帶入了新西蘭人的民族性格之中。很多人都評價新西蘭人溫和而堅定,遇事不随波逐流。
這一特點也反映在他們的外交政策中,使新西蘭成為維護亞太地區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尤其在經貿領域,新西蘭是《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數字經濟夥伴關系協定》(DEPA)的主要發起國和成員國,也是今年元旦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的成員國,可以說是國際多邊經貿合作的重要支持者之一。
新西蘭人不僅能夠忍受風、抵禦風,還非常善于利用風。有賴于風,惠靈頓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沖浪、帆船與滑翔傘運動勝地之一,吸引了世界各國的遊客。新西蘭的旅遊業是其支柱産業之一,旅遊業貢獻了GDP的4.3%,相關就業達到全國就業的7.5%。
新西蘭的風力發電也很發達。2020年,新西蘭風力發電産生了2282吉瓦時的電力,占該國當年發電量的5.5%。目前,該國境内有13個大型風力發電場,拟建和在建的發電場則達到了16個。據新西蘭風能協會預測,到2035年,風力發電可能達到新西蘭年發電量的20%。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 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