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是由暴露于熱、電、化學或輻射源引起的。大多數非複雜性燒傷經保守治療都會自發愈合。不當或不佳的治療可能導緻并發症,例如感染和形成瘢痕、不必要的疼痛、患者及其家庭的焦慮以及社會成本的增加。而複雜性燒傷必須及時且适當識别并轉診。
案例分享
近日,筆者微信朋友圈有好友求助:
經了解,原來是好友的朋友于5月27日在廚房炒菜時被油燙傷,當時未去醫院就診。後因傷口感染就診某三甲醫院燒傷科,接診醫生予配了銀鋅皮膚粘膜抑菌劑(109元/支)和皮膚創面無機誘導活性敷料,局部傷口處理後予紗布包紮處理。
燙傷傷口,不妨試試水膠體
2017-06-05 左前臂可見2個3.5cm*2cm大小的傷口,其中一個已愈合,而另一個可見粉紅色肉芽組織生長。傷口疼痛評分NRS 2分。患者擔心傷口感染是否會影響愈合。
處理方法:
1、 先用碘伏棉球消毒周圍皮膚,生理鹽水清潔創面。
2、取4cm*6cm大小的水膠體潰瘍貼一個,待傷口幹後固定,外加3M6cm*7cm大小的透明敷料加固。
後續傷口敷料滲液情況如下圖,分别為6月6日至6月8日所拍。
3、6月9日,予再次換藥,見傷口已愈合。
患者反饋:舒适度提高,疼痛減輕,美觀,不影響工作和生活,費用也省。
燒傷護理臨床指南分享
非複雜性燒傷的有效皮膚和傷口管理,來自傷口國際(Wounds International)。
燒傷傷口急救三步曲
第一步 終止燒傷過程:
燒傷部位的急救和初步管理可以限制組織損傷和後續死亡率。
第二步 冷卻燒傷創面:
使用溫的自來水(12~18℃)對熱燒傷部位進行冷卻以去除熱量并防止熱燒傷進展,從而限制組織損傷。注意:應避免使用冰或很冷的水,因為會引起血管收縮,反而加深傷口。需要牢記的一點是冷卻傷口,而不是患者。
第三步 遮蓋燒傷部位:
在大多數情況下,冷卻後應立即遮蓋燒傷部位。這将有助于防止細菌定植和傷口幹燥,以及緩解暴露神經末梢引起的疼痛。在該階段,不應使用局部抗菌藥膏,因為會妨礙後續傷口評估。
傷口處理
非複雜性燒傷患者管理和護理的目标是防止或降低傷口感染的風險、應用濕性傷口愈合技術、優化疼痛緩解并确保對患者進行充分教育。進行治療的醫護人員應牢記燒傷的預期發展;如果未達到預期愈合進展,應将患者轉診至燒傷醫院。
選擇敷料時的考慮事項
一種良好燒傷敷料的主要特點是:維持濕性傷口環境;容易符合體型;非粘附性,以保護柔嫩的皮膚;貼合創面;易于敷貼和揭除;敷貼和揭除時無疼痛;防止感染。
非複雜性燒傷的常見敷料類型 :
1. 藻酸鹽/CMC:适用于高度滲出燒傷傷口。
2. 泡沫敷料:适用于高度滲出水平的燒傷傷口,可在傷口部位保留2-3天。
3. 水膠體敷料:适用于難貼敷料的部位,例如指/ 趾部、足跟、肘部、骶骨。
4. 水凝膠敷料:适用于腐肉覆蓋的燒傷傷口。
5. 聚氨酯薄膜敷料:作為半透性敷料,适用于低滲出量燒傷傷口,可在傷口部位保留2-3天。
6. 銀敷料:适用于具有局部感染臨床體征的情況(低到高滲出水平的燒傷傷口)
敷貼敷料時,重要的是使用無菌或非接觸技術,以便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感覺疼痛、惡臭或已經浸透(透液)的敷料應立即更換。應提醒患者留意這些迹象,并監測感染體征。
參考文獻:
[1] 康樂保早日告别傷口.燒傷護理臨床指南分享.
[2] Wounds International. (2014). International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Effective skin and wound management of non-complex burns.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