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丁與卯”如期相約。
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風雲人物,胡适已經成為一個文化符号。
大海讀完了《胡适談讀書》之後,感到十分錯愕?為啥如此感受?
01總體觀感時隔5年再次翻看,大海依然不認為這是一本“談讀書”的書,如果将本書主旨定義為“讀書與人生”,反而更為合适。
這本書22萬字,共209頁,區分為4個部分,分别是:胡适談讀書的啟蒙思想,為什麼讀書和怎樣讀書,讀書求學的訣竅,做一個不受人惑的人。
總體來說,這本書邏輯比較清晰,結構比較分明,而且有一個鮮明特點,通過單列“讀後感悟”的形式,把每一章節的精華、重點,簡明概括了出來。這對于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錦囊。
縱觀全書,有幾種觀念甚是令人印象深刻,姑且不求全書全貌,大海決定“斷章取義”通過“以偏概全”的形式記錄心得體會。
02非主流體會讀完全書,并不打算全盤吸收,從3個方面選擇性滋養精神。
一是批判地思考人生。胡适的原話是“有責任地思考”。我們從不缺少思考,隻不過是缺少時時處處地思考。
從大學校園的實驗室走進社會生活之中,從學術環境走到社會環境之後,這種思考的自覺便中斷了。
仿佛隻有在校園才有實驗室,而不知社會生活本身就是人生的實驗室,更需要批判地思考,還沒有讓思考成為人生的一種自覺和基因。
胡适給即将離開校門、步入社會的畢業生,提供了一個防病急救的藥方,主要有三味藥:
第一味藥叫做“問題丹”,第二味藥叫做“興趣散”,第三味藥叫做“信心湯”。
這種認知和表述,很是精辟新穎。
二是基于興趣的業餘時間。人與人的差距,産生在8小時之外。
大海認識到,如果不想做腸肥肚圓、滿身煙酒銅臭的人,那就應該有一個初步的職業規劃。
所謂“夢想在哪裡,人生就在哪裡”,胡适引用易蔔生的話:“你的最大責任是把你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
所以,這些給大海啟示:着眼未來5到10年可能從事的職業,提前去做一些布局和規劃。
比如,堅持讀一些相關的書,寫一些相關的文字,鍛煉一下身體,把功夫下在平時,到關鍵的時候就會發生巨大功用。
三是努力做個不惑的人。不惑之人很難做到,難在有正确的認知觀念。
胡适給出的方法很簡單,“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
做一個有執着追求進步的人,隻要認定的正确的事情,那就盡全力去做到做最好。
付出的努力不會白費,每進一分便有一分的歡喜,堅持下去,久久為功。
假以時日,也必然成為某一方向的專家,才可能做到不惑。
03重在運用既然這本書是談讀書,還是把作者對“為什麼要讀書”的看法,做出一個總結。
胡适認為,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繼承前人的知識遺産,二是讀更多的書,三是豐富思想以解決問題。
大海以為,第二條理由有些湊字數、顯得牽強,倒不如簡單地概括為兩層意思:一是繼承過往,二是開創未來。
說白了,無外乎是:學習先人的知識、智慧、思想和方法,以便于在現實之中能夠利用、解惑、借鑒,等等。
讀書的終極目标是運用。
不管閱讀的過程是快樂還是痛苦讀,文字是消遣還是娛樂,閱讀的過程是難懂還是有趣,學到了實用、管用的東西,才體現出了閱讀的價值。
讀書不應用,就是死讀書、讀死書,而我們要做的是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
讀得快活,讀入生活,才會不白讀、不白活。
04亮點重溫
胡适在談讀書的過程中,雖然有很多觀點讓大海不敢苟同,但是有一些觀念還是比較獨到。
001人生有沒有什麼意義?胡适坦誠地說,人生本來沒有意義。
如果說有什麼意義的話,那就是做點有意義的事。
說白了,就是活在當下,不虛度光陰,做點自己喜歡也能做的事,做點對自己來說有意義的事。
人生的意義就在于此。
002什麼是科學的人生觀?胡适認為,科學的人生觀有兩層意思:
第一是拿科學做人生觀的基礎,第二是拿科學的态度、精神、方法,做生活的态度和方法。
大海深以為然。
003中外表述“三個不朽”有何差異?中國古代追求三個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講的是人格與道德。
立功,就是建立功業。
立言,就是思想語言。
而在國外也有三個W ,就是worth(價值) 、work(工作)、 words(言論)。
004關于年輕人讀書有啥建議?關于讀書,青年人要讀書,不必先談方法,要緊的是先養成好讀書、好買書的習慣。
看來,讀起來,才是關鍵!
05胡适其人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籍貫安徽省績溪縣。
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學名洪骍,後改名适,字适之。
胡适,是現代著名學者、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因提倡文學改良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
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話文、新詩的學者,緻力于推翻2000多年的文言文,對中國近代史産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胡适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代表作品:《中國哲學史大綱》《先秦名學史》《胡适文存》《四十自述》《白話文學史》
《胡适論學近著》《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胡适日記》《容忍與自由》等。
(備注:個人生平信息,來源于互聯網百科)
歡迎關注@丁與卯(全網平台同名),體悟生活哲理,留存時代印記。感恩一路同行,拙作定期更新,歡迎互動交流!
#讀書##生活日記##打卡美好生活#@頭條熱點@頭條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