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分數教學設計最新?《認識分數》教學設計與反思江蘇睢甯桃園小學 卓元 221222,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認識分數教學設計最新?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認識分數》教學設計與反思
江蘇睢甯桃園小學 卓元 221222
教學内容: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p36—37頁《認識分數》
教學目标:1、通過實際生活問題的解決,從中抽象出數學模型: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幹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2、利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意識思想,理解用數學模型可以有效解決生活中的好多問題的意義。
教學準備:學生:直尺、鉛筆、紙闆等。教師:課件、方形紙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境,提出問題
師:請同學們把課本打開到37---36頁,大聲閱讀這裡的内容。讀完後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完成一件事。(學生閱讀)
師:同學們還記得上學期末,評選五好學生的事嗎?(記得)
師:本學期末,學校将給我們班10個名額,咱們也不選舉了,大家看怎麼分合适吧?(每組1個)
師:大家意思是把這10個名額平均分到10個組裡去,平均每組得一個名額。
這一個名額在小組裡施行不記名的投票選舉,你作為小組成員之一,你有多少希望呢?用咱們三年級學過的知識講一下。(學生說出時,教師闆書:1/6 1/4 1/8)
師:象這類的數,我們在三年級就知道了叫——?(分數)想不想了解老朋友更多點?(想)(闆書課題:認識分數)
師:你能結合小組選舉的事說說1/6 1/4 1/8這些分數的意思嗎?(學生可能會面面相觑)
二、解決問題,構建模型
師:咱們先看看這一題,(投影例題)快速在小組裡完成後交流吧。(完成後交流)
請談談你對這題的見解吧。(學生述出3/4 5/8 3/5 1/3,教師闆書。)“每個分數分别表示什麼意思?”(學生大概不會說出)
師:同學們用分數正确的表示圖的意思,說明以前學習分數知識很牢固,今天學習呀還要更認真呀。
在這樣的情況下隻能用一塊月餅、一張紙的情況來表示分數嗎?還可以用其他的嗎?(可以)
師:比如——(一張桌子、一塊黑闆等)
師:像剛才大家所說的,老師給他們概括為:一種物體。【闆書:一種物體】
師:大家看這裡(指帶單位米的圖)這裡帶的是單位“米”,可以換為其他單位嗎?(可以)
師:有哪些?(厘米、千米、毫米等)如果換成噸、千克、克等可以嗎?(可以)
師:這些帶單位的,老師也給歸為一起:一個計量單位。【闆書:一個計量單位】
師:像着一種(指圖三)這裡是小圓圈,要換成皮球、蘋果、小朋友等可以嗎?(可以)
雖然個數比較多,由許多個同類物體組成的,咱們把他們圈起來就構成一個整體了,把這許多同類的整體也可以看成一個物體。【闆書:許多個同類物體組成的,也看成一個物體】
師:這些都可以用自然數誰來表示?(教師伸出一個指頭示意學生)(“1”)【闆書:1】
師:通過預習我們知道“1”,在這裡叫什麼?(單位“1”)【闆書:單位“1”】
師:老師一個人可以作為單位“1”嗎?(可以)
師:咱們班61人可以作為單位“1”嗎?(可以)
師:咱們中國13億人可以作為單位“1”嗎?(可以)
師:一輛汽車拉煤38噸可以作為單位“1”嗎?(可以)
師:從桃園到徐州是52千米可以作為單位“1”嗎?(可以)
師:所以,一種物體,一個計量單位,許多個同類物體組成的,也看成一個物體,這些都可以看作是單位“1”
師:咱們看這塊單位“1”的月餅現在什麼樣了?(分成4塊了)
師:看老師手裡的一張紙,權當是那塊月餅了,怎麼分給4個同學呢?随便分可以嗎?(平均分成4塊)
“平均”這個詞加的好。
師:記住,隻有平均分才公平。【闆書:單位“1” 平均分】
師:(指例題圖逐一問)這平均分成幾份?(4份)這呢?(8份、5份、3份)
師:隻能分成這幾份嗎?(不是的,可以分成10萬份……)
師:剛才同學們說的都有,老師給概括為:分成若幹份。(闆書:分成若幹份)
師:(指例題圖逐一問)這取幾份?(3份)這呢?(5份、3份、1份)
師:當然還可以取其他合理的不同份數,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什麼?(分數)(闆書: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師: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呢?叫什麼?(分數單位)(闆書: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
師: (寫下1/4)他的分數單位是多少?(生不知)
師:分數單位怎麼說的了?(教師指着“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師生共說)
師:這取幾份?(1份)
師:分數單位是多少?(1/4)
師:如果我取其中2份呢?(2/4)(闆書:2/4)
師:不對了,大家想想分數單位怎麼說的了?他的(指着2/4)分數單位是多少?(1/4)
師:我取3份呢?(寫下3/4)分數單位是多少?(1/4)
師:不管我取幾份,分數單位都是1/4,(指着5/8)分數單位是多少?(1/8)(逐一指着提問)
三、小結問題,概括模型
師:剛才我們知道什麼是單位“1”
什麼是分數
什麼是分數單位
自己述說一邊吧。(學生自由說)
四、初步練習,驗證模型
師:在小組裡共同完成p36頁的“練一練”
(學生練習)
教師巡視指導
提問學生說内容,其他學生當裁判。不足之處教師指正。
五、運用模型,解決問題
1、師:(教師拿出一張紙)我想知道他的2/4有多大,怎麼折呢?(提生進行折出)
我想知道3/8有多大,在紙上折出後用彩筆畫出來。(教師巡視,學生折、畫。不足給指出)
2、師:現在老師說出分數,看誰搶答出他的分數單位。(1/10 11/15 17/20 教師說學生搶答)
3、師:看課本p37頁第三題,在小組裡先完成在交流。可以向老師請教,也可以小聲告訴老師答案。(教師巡視後,提問學生回答)
4、師:咱們在解決剛上課時的出現問題,1/4 1/6 1/8意義怎麼說?(提問學生回答)
六、回顧總結,加深模型認識
師: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感覺到我們學習他作用在哪裡?(提問學生述說)
六、布置作業、
七、闆書設計
八、反思
這是一節公開的自然常态課,按道理講既然是公開課應在兩方面千錘百煉,不能出點差錯才行,一是備課上深入研究教材與學生,在向多人請教,二是多次試上後在調整備課。既然是常态課就必須舍去第二條做好第一條,雖說第一條做的盡善盡美了,但經過學生的檢驗,存在問題馬上暴露出來了。課堂出現了這樣的情景:
師:剛才大家理解了“分數單位”的意義了,咱們檢驗一下,(随手出示:1/4)1/4的分數單位是多少?(教師的意圖是想告訴學生分子帶一的就是分數的單位)
生:(大多數學生面面相觑而不知,在教師的再問下僅有5、6個學生舉手。)
師:xxx,1/4的分數單位是多少?
生:1..。(聽課的老師一邊指着一邊哄笑起來)
師:(換個學生,)xx,1/4的分數單位是多少?
生:4(學生從剛才的同學回答中沒有得到認可,心裡猜想可能是4)(聽課老師在次哄笑)
師:這時教師(我)感覺到學生對“分數單位”沒有真正的理解透,于是又回到了“……叫分數單位”的陳述概念上。
師指着概念,師生共同說出:……叫分數單位。
師:在看看書本内容,仔細想想。
生:看書思考。
師:xxx你說1/4的分數單位是多少?
生:1
師:(感覺到勢态有點嚴重了,剛才的引導沒有使學生真正理解什麼是“分數單位”,需要令找突破口。指着月餅圖)問:這月餅分成幾份?
生:4份
師:取幾份?
生:3份
(下邊的3個圖都是如同樣的問法,學生是同樣的回答)
師:咱們回過頭來看1/4,他的分數單位是多少?
生:1.
師:是多少?
生:(換個學生)1/4
師:xx說對了,無論哪個分數,他的分數單位都是這樣的(闆書:1/x)
師(學生照其說分說單位,百分之八十能說對,他們是牽強的不理解的。
教師感到是生拉硬拽把學生拉到“分數單位”上的,經過我思考,在腦海裡設計如下的教學情景:
師:剛才我們共同理解了,分數、分數單位
我們看這裡(指着月餅圖)這平均分成幾份?
生:4份
師:指一份問:這是多少?
生:1/4
師順勢指下去,學生順勢回答1/4
師:我們取這樣的幾份?
生:3份
師:取3份,也就是取出3個什麼?
生:取3個1/4
師:餘下多少?
生:1/4
師:第二個圖平均分成幾份?
生:8份
師:指其中一份問:是多少?
生:1/8
師順勢指下去學生順勢回答1/8
師:這是取幾份?
生:5份
師:也就是取出5個什麼?
生:5個1/8
下邊2圖順勢問完
師:每個圖都是由他平均分成一小份一小份構成的,這一小份是小的不能在小了,這表示的一小份是他的什麼了?
生:分數單位
師:分數單位就是圖中分的最小的那一份,小的不能在小了。
師:指月餅圖問,他最小的一份是多少?
生:1/4
師:也就是說3/4的分數單位是多少?
生:1/4
師:5/8呢?
生:1/8
師“3/5呢?
生:1/5
師:1/3呢?
生:1/3
這樣很容易把課堂上的出現問題解決了。
由此我深深的思考得知,教師使用的教學設計不僅僅是寫好,還要想好以下幾點:
1、該課的設計是以什麼數學觀作為指導思想的?
2、這一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3、在該教學設計中,學生是主動建構知識,還是被動接受知識的?
4、這一教學設計蘊含了哪些數學思想和方法?
5、這一教學設計能否調動學生的非認知因素參與學習?
6、這一教學設計能培養學生的何種數學能力?
7、這一教學設計的教學效果如何,能否設計一個教學的對比實驗研究?
8、這一教學設計還能做哪些方面的改進?
9、在該教學設計中多媒體教學手段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
10、如果讓别人設計這堂課,他将會怎樣設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