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導緻嬰幼兒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

導緻嬰幼兒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26 05:45:58

文/奶爸修煉記

在兒科門診中,經常見到患上佝偻病的孩子。然而家長滿腹狐疑,怎麼也不相信孩子患上佝偻病,他們經常會急迫地辯解說,他們一直堅持給孩子補充鈣片和魚肝油,而且是最好的和最資的,為啥還會得佝偻病呢?

佝偻病稱“軟骨病”,是嬰幼兒期常見一種營養缺乏病。是因體内維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鈣、磷代謝障礙和骨骼改變。維生素D缺乏是因,沒有維生素D,鈣不會被完全吸收,所以缺鈣的表現是果。因此,佝偻病是由于維生素D不足所緻的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病,主要見于3歲以下兒童。有些家長認為,隻要補鈣,就不會得佝偻病,這是不對的。引起佝偻病的原因有以下5種:

(1)日光照射不足:

導緻嬰幼兒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幼兒較為常見的佝偻病)1

人體通過曬太陽,皮膚可以合成維生素D可是目前城市裡高樓大廈林立,空氣污染均可阻擋日光照射;嬰幼兒因年齡小,活動範圍多以室内為主,缺乏戶外活動,尤其是深秋、嚴冬、初春,氣溫低,日照時間較短、紫外線較弱,接受日照的機會少這樣一來,内源性維生素D的産生減少,因而易患佝偻病。

(2)飲食結構不合理:

導緻嬰幼兒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幼兒較為常見的佝偻病)2

天然食物包括人乳,含維生素D少,不能滿足孩子對維生素D的需要。現在許多家長缺乏合理喂養孩子的相關知識,不重視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的重要性,同時養成孩子挑食、偏食等不良習慣,或飲食品種單一,因而導緻維生素D攝入不足。

(3)維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

導緻嬰幼兒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幼兒較為常見的佝偻病)3

骨頭的生長速度與維生素D和鈣的需要成正比,要兒的生長速度快,維生素D需要量大,佝偻病的發生率也最高。2歲以後生長速度減慢,且戶外活動增多,佝偻病的發病明顯減少,早産兒因生長速度較足月兒快且體内鈣儲備不足,故最易發生佝偻病。

(4)疾病影響:

導緻嬰幼兒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幼兒較為常見的佝偻病)4

胃腸道或肝髒疾病影響維生素D及鈣、磷的吸收和利用,如嬰兒肝炎綜合征、先天性膽管閉鎖或狹窄、胰腺炎、慢性腹瀉等,可因維生素D和或鈣、磷吸收障礙而患佝偻病。

(5)其他因素:

導緻嬰幼兒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幼兒較為常見的佝偻病)5

如肝、腎嚴重損害可導緻維生素D轉化障礙;長期服用抗癫痫藥物如苯巴比妥等可幹擾維生素D代謝;服用激素能對抗維生素D對鈣的轉運,以上均能導緻佝偻病。寶寶佝偻病早期表現以精神改變為主,如煩躁哭鬧、睡眠不安、夜啼、委靡,對任何東西都不感興趣,以及稍微活動就出大汗,由于酸性汗液刺激皮膚,造成寶寶頭部來回擺動,摩擦頭後部,日久後在頭後部形成一圈脫發,醫學上叫“枕秃”。随着病情進一步發展,逐漸出現骨骼的改變,如3~6個月的寶寶可出現“顱骨軟化”,用手輕按他的頭骨,可有乒乓球樣感覺;8~9個月的寶寶會出現方形頭,囟門閉合晚,出牙亦較遲,嚴重時,胸骨向前突起或内陷而形成“雞胸”或“漏鬥胸”,走路後容易形成“X”或“O”形腿等。得了佝偻病應該找兒科醫生治療。然而平時應注意預防。提倡母乳喂養,并及時添加富含維生素D及鈣、磷比例适當的輔食。多曬太陽,多做戶外活動。寶寶生後半個月就應該開始給予預防劑量的維生素D

孩子多汗是不是佝偻病

導緻嬰幼兒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幼兒較為常見的佝偻病)6

佝偻病其中一個表現就是多汗,但是誰家的孩子不多汗呢?實際上正常兒童出汗就比成人多。兒童多汗有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這樣一來,許多家長常常對多汗把握不準,孩子一般還是生理性多汗較多見。剛出生的新生兒,尤其是早産兒,因汗腺發育尚未完善,生後幾周或幾個月之内極少出汗。稍大的嬰兒管理出汗的神經(交感神經)興奮性強,汗腺也逐步發育完善,同時新陳代謝旺盛,皮脹毛細血管分布較多、含水量也較多,所以出汗量常比成人多。還有些孩子,白天活動量大,産熱多,身體來不及把熱量發散出去,人睡後便通過出汗發散體内多餘的熱量,所以晚上剛入睡時特别愛出汗。但入睡後1~2小時就逐漸消失了。孩子除了汗多,精神和食欲正常,無其他不适,這種多汗屬生理多汗,不需治療。如果沒有任何引起多汗的環境因素(天氣炎熱、室溫過高,穿蓋過多等)的影響,孩子剛入睡時出很多汗,吃飯哭鬧時也特别愛出汗,同時伴有愛發脾氣、煩躁不安、夜間愛驚醒和哭鬧,不但前半夜汗多,而且後半夜甚至天亮前汗也多,出汗部位以胸背部為主,同時還有低熱、輕咳、無力、食欲不振等現象,這些都是病理性多汗的表現,應去看醫生。

小孩子為什麼容易缺鈣

導緻嬰幼兒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幼兒較為常見的佝偻病)7

小孩子正處于快速的長身體時期,真可謂骨頭肉一塊長,年齡越小長得越快,長得越快越容易缺乏“人體建築材料”。鈣是最容易缺乏的緊缺材料,因為人類的食物中含鈣很少,含鈣多的食物,人類無法享用,如骨頭、貝殼。即使經常煮骨頭湯喝,也難以滿足人體需要的鈣。另外,即使吃下去點鈣,腸道也不容易吸收入血,因為腸道要吸收鈣,必須得有維生素D的參與才行,然而小兒又經常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從何而來?答案是從皮膚而來。皮膚是合成制造維生素D的場所,皮膚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才能制造維生素D。然而在寒冷的冬天,光照不足,孩子照不到太陽;在炎熱的夏天,父母又怕孩子曬黑,不敢照太陽。所以,皮膚見不到陽光,就造不出維生素D,即使食物中不缺鈣,吃下去鈣的也不能被吸收。由此推論:要想孩子不缺鈣,主要是多曬太陽或者補充維生素D,可以口服濃魚肝油滴劑,也可以肌内注射維生素針,劑量有預防量、治療量兩種,應該請教兒科醫生。給孩子曬太陽,應該讓孩子臉背向太陽,曬曬孩子的背部、臀部四肢。

枕秃是不是佝偻病

導緻嬰幼兒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幼兒較為常見的佝偻病)8

經常有家長提出問題:我的孩子後腦勺一圈沒有頭發(醫學術語叫枕秃),是不是缺鈣(佝偻病的俗稱)?我們說枕秃是佝偻病的症狀之一,但有枕秃的孩子,不一定就是患了佝偻病佝偻病多發生于2歲前的孩子,其症狀主要有神經精神和骨骼兩方面的變化。患病早期骨骼變化不明顯,僅出現一系列精神症狀,如不活潑、愛發脾氣、磨人、睡眠不安、易驚醒、與環境因素無關的多汗、在多汗的基礎上出現枕秃,然後逐漸出現骨骼症狀,如頭部有顱骨軟化、方顱,前囟閉合晚(正常一般在12~18個月閉合)等;胸部可見肋骨串珠、郝氏溝、雞胸;下肢可見羅圈腿(O形腿)、X形腿等;脊柱會出現後彎、側彎等。患佝偻病的孩子出汗多、頭皮癢,所以經常搖頭,就會把枕部頭發磨掉而發生枕秃;然而不洗頭、頭皮癢的孩子也搖頭,也會出現枕秃。另個,幾個月的孩子小腿常有些彎曲,這是由于胎兒期在子宮内的體位造成的,叫生理性彎曲。所以奉勸家長,不要看到孩子有某些症狀,就輕易認為是佝偻病,随便用藥,自己感到孩子像患佝偻病時,一定到醫院請醫生診斷确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