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怎麼稱呼外蒙人?蒙古國,我們又稱為外蒙古近幾年,那一首烏蘭巴托的夜,讓很多人都知道了蒙古國的首都烏蘭巴托而且,蒙古國近一半的人口,都住在這座城市裡如果從清朝開始說起,在清朝的時候,蒙古國是清朝的領土,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蒙古人怎麼稱呼外蒙人?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蒙古國,我們又稱為外蒙古。近幾年,那一首烏蘭巴托的夜,讓很多人都知道了蒙古國的首都烏蘭巴托。而且,蒙古國近一半的人口,都住在這座城市裡。如果從清朝開始說起,在清朝的時候,蒙古國是清朝的領土。
後來,清朝滅亡以後,過了一些年,蒙古國成為了一個國家。那麼,我們習慣稱呼蒙古國為外蒙古,因為,這是對應内蒙古的稱呼。那麼,外蒙古又怎麼稱呼我們呢?蒙古國的人稱呼我們是“胡紮”。
這個詞彙,有一定的貶義,也談不上褒義,就是在清朝的時候,蒙古人稱呼山西商人的一個稱呼。主要是稱呼山西商人帶着的夥計的一種稱呼。夥計們,這也是,當時,外蒙古人見到的最多的内地人。當時,外蒙古幾乎所有的商業,都是晉商在經營。
在外蒙古當時隻有150萬人口不到,但是晉商就有25萬人,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夥計。當時的,買賣城有兩個,一個是今外蒙古阿爾丹布拉克;又,以前庫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部商業區,亦有買賣城之稱。
以畜牧為主的蒙古牧民不僅成為磚茶、絲綢、家具以及其他日用品的穩定需求者,而當地生産的毛皮,牛羊肉則成為中國北方地區上述需求的穩定供給者,因此明清時期的晉商成為連接這些需求者和供給者的重要紐帶。
同治末年,獲準在中國内地遊曆的英國攝影記者約翰·湯姆遜親眼目睹了超過兩千峰駱駝組成的販茶晉商商隊。晉商在發展貿易上,還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的。
在買賣城,清朝的時候也是清朝駐庫倫都護使官衙所在地。有清軍駐紮,因此,這裡的山西商人最多,光是東營子,就有幾千家商人,六七萬人。還有,各種關帝廟,魯班廟,城隍廟和呂祖廟。
但是到了後來,山西商人遭到了嚴重打壓,比如首先就是不能,再賣酒。當時,賣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意。而且,在稅收和租金上,也都有加重,對商人種種壓抑,捐稅繁多,不易得利。最重要的是,廢除了所有債務和利息,這也導緻,山西商人損失慘重。晉商大盛魁一家就損失100萬大洋以上。
同時,對貨物抽稅達到了6-40%,1尺8寸的綢緞,就要交稅5塊銀元。另外店鋪每年還要繳納10-1500塊銀元的營業捐,以及流水賬要提取抽成,就是馬車,牛車也有車馬捐,1輛馬車1年10.5塊銀元,如果是房産,則有房産稅,一年是房價的3.5%。
馬鶴天先生在其日記中曾經提及,漢商(主要是晉商)最盛時代,僅庫倫有25萬人,“現在不到兩萬人”。可見到了,20年代以後,晉商已經逐漸從外蒙古消失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