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克螂(學名:蜣螂),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稱号。全體黑色,稍帶光澤,表面有魚鱗狀皺紋,中央有一基部大而向上逐漸尖細并略呈方形的角突;其後方的兩側有複眼,複眼間有一光亮無皺紋的狹帶。其栖息在牛糞堆、人屎堆中,或在糞堆下掘土穴居,吸食動物的屍體及糞尿等,有夜間撲燈趨光的習性。
衆所周知,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其中牛肉、牛奶暢銷全球。但其實,澳大利亞原本沒有牛,1770年,殖民者入侵後,從島外引進了大量的牛。從此,澳大利亞的養牛業迅猛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然而,利益背後,卻隐藏着危機。大量牛糞覆蓋了草原,影響了牧草的光合作用,牧草大面積死亡,牛的糧食岌岌可危,經濟效益明顯下滑。與此同時,牛糞滋生的蠅蛆泛濫成災,衛生環境嚴重惡化。
而當地的屎殼郎數目有限,且隻能處理有袋目動物(如袋鼠)的糞便,大量牲畜(如牛)産生的糞便則無法處理。瞬間,澳大利亞陷入了“牛糞之災”的困境。
屎殼郎主要分為3種:推糞型、地道型、糞居型。
推糞型屎殼郎會把糞便滾成球狀,用後腿火速将糞球推走,遠離競争者。而後,幾位潛在伴侶會跳上球,制球的屎殼郎從中挑選一位伴侶,然後這對情侶一起挖洞,把糞球塞進土裡,埋好後,母的屎殼郎就會在糞球裡産卵。
地道型屎殼郎則采取不同的手段,它們先在一坨便便下方挖洞,再把糞拖進土裡,然後把糞便弄成一定形狀,稱為“育幼糞球”或“育幼糞腸”。為了保護地道,公的地道屎殼郎會豎起雄壯的觸角,與外來入侵者奮力一戰,直到母屎殼郎産卵為止。有的時候,一些入侵的公屎殼郎為了避免打架,會僞裝成無角的母屎殼郎,然後趁一家之主不注意時,偷溜進地道與母屎殼郎交配。
第三類是糞居型,這類屎殼郎采取最直接的手段,直接在一坨便便裡邊産卵,雖然這樣省事省力,但這種方式讓他們的後代比地道型和推糞型的屎殼郎更容易被吃掉。
屎殼郎可以清理動物的糞便,抑制其他以糞便為食的害蟲,以及減少排放的溫室氣體。據美國生物科學研究所的報告,屎殼郎為美國的養牛業節省了每年3.8億美元的糞便清理費用。在澳大利亞原有的屎殼郎品種隻喜愛食用小粒的糞便如袋鼠糞,而不喜歡外來的牛、羊的糞便,1965~1985年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在開始了澳大利亞屎殼郎計劃,結果改善了澳大利亞的牧場的糞便堆積問題,同時減少了約90%有害的叢林飛蠅。
大家有玩過屎殼郎的嗎?磨磨屁股就能走!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