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很多人判斷一個學校好不好的第一印象都來源于學校的名稱,比如大學肯定比學院要好,總校肯定比分校強,帶職業技術四個字的肯定是專科,若是碰到名字不知所以然,又帶有學院二字的外國學校,一般都會直接認定為野雞大學。
所以,在每年的留學生交流大會上,威廉與瑪麗學院都會很悲慘的淪為七大姑八大姨的談資,再送上一句
“花了這麼多錢,讀了個啥學校啊!”
尴尬的校名,代表着皇室榮耀
威廉與瑪麗學院創立于1693年,是僅次于哈佛大學的美國第二所高等院校。在當時,美國還屬于英國的殖民地,時任倫敦大主教代表的詹姆斯·布萊爾牧師受命前往英國觐見威廉三世與瑪麗二世,并提出希望獲得憲章(charter)以建立大學的請求。兩位國王同意之後,才回到英國,開始籌備建立大學。
由于該學校是獲得英國憲章,由英國國王特批成立,于是就直接使用了當時國王的名字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的名字作為大學校名,稱為威廉與瑪麗學院。
在今天威廉與瑪麗學院的校徽上,還能看到有關皇室的印記。
盡管現在看來,這個名字有些些許尴尬,但在當時那個年代,用國王的名字做大學校名卻是一種無比的榮耀。有了國王支持,威廉與瑪麗學院迅速投入使用,開始招生,不僅有議院的扶持,安妮女王是不是也會抽出一點零用錢捐給該大學,用來建造大學的教學樓。
在1772年,威廉與瑪麗學院已經成為了當時美國最好的學校之一,同時,它也是為全美首所獲得皇家特許狀的學院(1693年)、首所擁有兄弟會的學院(1776年建立)、首所建立榮譽制度和法學院的學院。
而且,未來的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詹姆斯·門羅、約翰·泰勒均在威廉瑪麗學院求學,故該校被之後也被稱作“美國的母校”。
美國精英教育的代表學校
作為一個以王室精英學校建立的威廉與瑪麗學院,在建校之後也保持了這種傳統。它的校區規模中等,專業選擇更着重于文理教育,為學生提供涵蓋從美國殖民地曆史到海洋科學等一系列的研究生項目。
與哈佛這些轉為綜合性質的大學不同,威廉與瑪麗學院依然堅持小而精的教育方式。說起它最出名的轶事,就是在常春藤聯盟建立伊始,當時的校長因為教育理念的不同,直接拒絕了常春藤聯盟的招攬。
要知道,現在常春藤八校,可是所有大學的模範。
不過,在後續組織的“公立常春藤”裡,還是加入了威廉與瑪麗學院。威廉瑪麗學院有着12:1的“神奇”師生比例,絕大部分的課程都采取小班教學,20-45人左右,并且所有課程均由知名教授親自授課。
WM的教授是出了名的和藹可親、兢兢業業。大部分教授在開學一個月内就可以記住每一個學生的名字,在校園裡會親切的跟你打招呼,還會邀請你去參觀他們的辦公室、甚至周末一起喝咖啡。在如此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即使是學習繁重冗長的課程,同學們也會感到放松很多。
威廉與瑪麗學院位于南弗吉尼亞,學院擁有良好的綠化、湖泊和戶外劇場。兩邊是詹姆斯河和約克河、冬天氣溫在零度上下,夏天在30℃左右。1926年,慈善家小洛克菲勒捐資重建威廉斯堡、恢複其曆史風貌,使其成為了美國人重溫曆史的旅遊區。
學校内的建築大多複原了18世紀時的樣子,漫步其中,似乎穿越回了過去。
隻不過,威廉與瑪麗學院雖然擁有衆多的美國第一,但其世界排名并不高,在2020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這所美國老牌名校僅僅排名第601名,距離其他的世界名校差距頗遠。
盡管威廉瑪麗學院擁有較高的研究活躍度,大部分研究生項目都集中在科技、工程和數學學科方面。在回國就業方面,該學校的畢業生并不具備太多學曆上的優勢。
所以說,如果想要申請該學校的話,一定要選擇合适的專業。法學,曆史,公共管理與社會服務學等學科才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