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杜蔚 董興生
被譽為“軟黃金”的皮草,曾是吸引消費者一擲千金購買的頂級奢侈品。
每年這個時節,皮草市場已熱鬧起來:養殖戶忙于取皮、批發商四處收購。
但今年,這樣的熱鬧景象不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深入養殖大省山東等地調查時,有養殖戶甚至感歎:“現在的皮草正處于‘草價錢’。”
一則短視頻,揭開皮草産業的真實狀況
曆經20年的蓬勃發展,中國一躍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皮草服裝生産基地和零售市場。但近年來,皮草消費萎縮,市場供大于求,價格持續下跌,加之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原本就風雨飄搖的皮草行業跌至冰點。據啟信寶數據,截至8月10日,中國内地千餘家皮草企業倒閉,國内皮草龍頭華斯股份的經營狀況也不樂觀。
從輝煌到慘淡,作為奢侈品的皮草行業究竟經曆了什麼?
皮草是秋冬服裝的重要元素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被庫存扼住咽喉的皮草批發商
外貿訂單縮水80% 被迫改行送外賣
往年這個時節,是齊先生最忙碌的時候。在尚村皮毛市場做了10年皮草收購生意的他,往年不斷穿梭在山東、東北三省以及河北唐山、秦皇島之間。齊先生主要收購的貉子皮,大都産自這些地區。
“有時候一個月就要跑三五趟。”齊先生告訴每經記者,他屬于皮草産業鍊上的“二道販子”,從上遊的養殖戶手中收購皮草,再銷往下遊的皮草加工商和服裝廠。
今年,齊先生很少再往外跑,去年年底收購的2000張新皮還壓在手裡。如果現在出手,“一張皮賠40元~50元”。
尚村皮毛市場皮草積壓 圖片來源:齊先生供圖
采訪中,多位皮草行業的從業者均向記者表示,2015年起被稱作“軟黃金”的中國皮草行業開始進入下行期,今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皮草行業雪上加霜。“不僅海外市場訂單減少、流失,而且由于疫情管控,還造成貿易方面出現停滞或放緩,進出口及物流運輸也遇到了困難。”王意向每經記者直言。
這些影響,在我國皮毛交易市場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以齊先生所在的尚村皮毛市場來看,該市場位于河北省肅甯縣,是中國七大毛皮市場之一,還被中國皮革協會确定為“中國裘皮基地”、“裘皮之都”等稱号。北方皮草主要産區的皮毛,大都在這裡中轉。但疫情之下,往日喧嚣熱鬧的尚村,如今門庭冷落,市場上的皮草商販比購買者還多。
如今的尚村皮毛市場,皮草商販比購買者還多 圖片來源:齊先生供圖
“以前行情好的時候,一張皮子的利潤能達到10%~20%,但現在一張200元收來的貉子皮,利潤最多5元~10元,還是在毛皮質量非常好的情況下。”齊先生很無奈,他表示現在收購皮草稍有不慎就會虧錢。
齊先生并非個例,和他一樣,還有大量皮草批發商并非即買即賣,而是庫存積壓嚴重。倘若現在出售此前高價收購的皮草,虧本是必然,而為了回籠資金,“齊先生們”又不得不忍痛虧本出售。
“我損失算少的,身邊虧了100多萬的同行并不少見。”齊先生說,據他觀察,行業内至少有1/5的從業者會改行,“我身邊就好多,有去打工的、跑網約車的,還有送外賣的。”
齊先生向每經記者回溯起皮草市場最繁榮的時刻:“2012年是皮草(原材料)價格最高的一年,我的貉子皮賣到1500元/張。”但好景不長,到了2013年6月,皮草價格開始直線下滑,“掉到(2013年)年底,好點的皮子每張隻有300多元”。當時,不少皮草批發商高價收購的皮子,成了燙手的山芋。“每張皮賠400元、500元還算是少的,多的要一張賠上千元。”
前幾年8月份的尚村皮毛市場交易很熱鬧 圖片來源:齊先生供圖
“最慘淡要數2015年~2016年,高品質的貉子皮收購價隻有200元/張。”齊先生說,此後幾年貉子皮價格起起伏伏,直到2019年至當年10月份,“價格還算穩定,一張高質量的貉子皮在450元左右”。
但今年疫情讓皮草市場降到了冰點。“去年7月~10月收購的皮草,如果現在賣,一張要賠120元~150元。”齊先生無奈地告訴記者,這個行業目前的狀況就是,“賺錢困難賠錢簡單”。
貉子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董興生 攝
往年,齊先生一年賣出的皮草數量在5萬張上下,然而今年7個多月過去了,僅賣出幾千張貉子皮。“尤其是外貿訂單嚴重縮水,少了至少80%。”
即将步入9月,作為秋冬時裝必不可少的皮草,市場能否紅火起來?對此,多位從業者均向每經記者直言“并不樂觀”。
垂死掙紮的養殖戶
低如“草價”不如不賣,自建冷庫等待市場回暖
“我這邊都這麼困難,更别提源頭的養殖戶了,他們大都在垂死掙紮。”當被問及接觸最多的養殖戶處境時,齊先生直接了當地說:“我們收購皮草會把價格壓得非常低,養殖戶更沒有利潤,很多養殖戶在猶豫養還是不養。”
事實也是如此。今年入夏後,山東濰坊的陳鵬(化名)就開始趕集賣起了西瓜,皮草行情不好,養殖場裡剩下的1000多隻水貂,陳鵬也不想耗費太多精力去管理。“早上出門前喂一次,賣完西瓜回去再喂。”
自2013年起,陳鵬就養起了水貂。在偏遠的沂蒙山區,他的舉動算得上大膽。吸引他養水貂的動力是,2012年的水貂皮價格高得讓人眼紅,“公貂皮300元/張,母貂皮也要近200元/張”。
陳鵬養殖的水貂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董興生攝
但好景不長,随後貂皮價格一路下滑,到今年,“質量好的公貂皮才100元一張”。陳鵬給每經記者算了一筆賬,一隻水貂從出生到取皮,光飼料成本就在70元左右,再加上其他成本和死亡損耗,“幾乎不掙錢”。
數據顯示,山東省是2019年水貂取皮數量最大的省份,約占全國總數的56.79%。其中,濰坊、威海、煙台、青島等地,都在水貂取皮數量前十位之内。同是2019年,山東省也是全國狐狸取皮數量最大的省份,占全國總量的40.20%,其次為河北省、黑龍江省。
同樣在山東濰坊的夏先生,已經養了7年狐狸。但從2017年開始,他就再也沒有出售過一張狐皮,“賣也是折本,索性不賣了,全留着”。
“2014年~2015年,一張狐皮能賣1000多元,但到了2019年最好的也隻有400元/張。”夏先生同樣算了一筆賬,一隻狐狸的養殖周期在6月左右,飼料成本約為300元。不僅如此,由于農村雞鴨養殖減少,導緻狐狸的主要飼料來源——雞鴨加工副産品價格漲到了1700元/噸,而玉米價格也漲到了1.3元/斤,狐狸養殖的飼料成本亦越來越高。相應的,皮草利潤被進一步壓縮。
夏先生的養殖場,今年剛出生的小狐狸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董興生 攝
“今年很多養殖戶都頂不住了,狐狸皮還沒到成熟期,就連大帶小一起打包處理了。”夏先生說,他所在的鄉鎮,最多時狐狸和水貂養殖戶多達十餘戶,如今全鎮隻剩下他一個人還在養狐狸。而他自己也不知道還能撐多久,“撐不下去就隻好不養了”。
由于利潤太低,從2017年起,夏先生就将每年取的狐皮曬幹後密封保存,等待市場行情回暖。但夏先生并不知道這一天什麼時候到來。與夏先生一樣,陳鵬也把近幾年的貂皮封存起來,為此他還自建了一座冷庫。
“濰坊有一個縣市,主要養殖水貂,今年有三分之一的養殖戶都不養了。”陳鵬說,行情好時,周邊規模上萬隻的養殖場不在少數,他自己也養過5000隻左右,但現在隻有1000隻都算規模較大的養殖場。
夏先生三年未賣出的狐皮,積壓成山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董興生 攝
“皮草皮草,值錢時是皮,不值錢時是草,現在的皮草正處于草價錢。”陳鵬和夏先生都忍不住向記者感慨說。
作為普通的養殖戶,陳鵬和夏先生至今都無法完全弄明白,為何“軟黃金”短短幾年就變成了不值錢的“草”?
“毛皮行業經曆了10餘年的高速增長,當下存在去庫存的問題。”在談到相比過去,皮草價格走低的現象時,王意分析認為,抛開疫情影響,國内市場的供需失衡,或許才是主要原因。
“随着人工養殖的發展,為市場提供了更多的皮草制品,同時也給整個社會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王意進步一解釋道,這幾年皮草價格波動較大,是在多種因素的綜合條件下造成的結果。“一方面,外貿市場或者是某個地域的經濟環境需求減弱;另一方面,消費市場的變化,新消費人群對産品的需求變化;再者還有競争環境的變化,比如同類産品過多造成價格競争。”
的确,多位受訪者均向每經記者回憶稱,在市場行情尚好的2015年前後,大量農戶跟風養殖,導緻皮草商庫存嚴重積壓,皮草收購價自然下跌。《中國皮草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中國皮草行業利潤總額在2015年達近年來行業利潤峰值為83.57億元,随後開始波動,2018年利潤總額下降至69.96億元。
圖片來源:報告截圖
此後幾年,中國皮草産量也處于下行周期。《中國水貂、狐、貉取皮數量統計報告(2019)》顯示,2019年,國内水貂取皮數量為1169萬張,同比下降43.61%,狐狸取皮數量1443萬張,同比下降17.02%。
“近幾年随着派克服裝的流行,加工規模不斷擴大,老款服裝庫存持續增加。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建議養殖戶不宜盲目增加狐和貉的種獸數量。”中國皮革協會也向養殖戶發出提醒。
今年以來 行業倒閉1772家公司
皮草龍頭 上半年或預虧2000萬
皮草産業鍊上遊和中遊的困境與下遊消費市場密不可分,而這些亦共同反映到了行業公司的身上。
每經記者根據啟信寶統計發現,截至8月10日,全國存續的毛皮、皮草業務相關的公司共有44562家,今年以來,有1772家公司倒閉。而從近10年來上述業務公司的成立情況來看,雖然呈逐漸上漲趨勢,且在2013年和2014年達到頂峰,同比增速分别為28.91%和27.61%,但随後開始驟減,2019年比2018年僅增長6.71%。與此同時,自2016年起,倒閉的毛皮、皮草業務公司占比迅速增大。2019年,3494家公司的消亡,占行業比例8.57%。
行業龍頭、國内唯一的毛皮上市企業華斯股份(002494.SZ),近5年來也遭遇着收入增速下滑,整體運營承壓的窘境。從2015年到2019年,華斯股份的營收分别為:5.67億元、5.02億元、6.34億元、5.01億元和4.77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别為:1806.69萬元、1506.52萬元、-7544.65萬元、1686.53萬元和1688.98萬元。今年,受疫情影響,海外訂單大幅取消,不得不采取部分低于成本價的促銷,讓華斯股份由盈轉虧。公司預計,2020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虧損1500萬元至2000萬元,而上年同期盈利1206.03萬元。
一件皮草的誕生周期可能長達數年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買皮草就像買愛馬仕的包一樣需要耐心,今天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皮草制品,大都是從兩年前開始做準備的,從原材料的産出到設計加工再到最終變成服裝等成品,産業鍊上的來自不同國家的很多人做出了不同的努力。”哥本哈根皮草中國區總裁崔溢雲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回溯起了一件皮草的誕生周期,作為一個慢時尚行業,每一件皮草在抵達終端零售店前,都需要經過數年的等待和無數人的純手工完成。
1930年誕生于丹麥的哥本哈根皮草,是世界知名的高端皮草面料品牌,行業占比高達60%,并擁有全球最大的皮草拍賣行。進入中國24年的哥本哈根皮草,如今占據着近六成的市場,是KC皮草、東北虎、束蘭皮草等衆多中國龍頭皮草公司的原材料提供商。
哥本哈根皮草拍賣會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縱觀這些年,盡管皮草市場面臨短期内供需失衡的現狀,但整體受衆人群仍在不斷壯大。《哥本哈根皮草2019/20年度消費者調研報告》(以下簡稱《皮草調研報告》)顯示,有能力購買皮草的消費者群體正在增長,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有3億人進入中産階級,估計到2026年将再增加2億人,并且有望繼續快速發展。
随着自我表達的趨勢發展,皮草服飾吸引了更廣闊的人群,南方城市尤其表現出這些特征。因此,穿皮草不再是北方人的專利,南方不少城市也非常喜愛皮草。《皮草調研報告》顯示,成都、武漢分部有29%和4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通常在冬天會穿皮草,這個數據高于27%的北京受訪者。從購買者款式來看,南方城市似乎對輕薄、時尚更敏感,而北方城市則更關注防風和保暖的功能。
圖片來源:《皮草調研報告》截圖
随着中國人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年輕群體的加入,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皮草的款式設計。“10年前,我們從國外研發中心帶一些新的皮草工藝技術和樣品到中國來,但在跟下遊廠家交流時發現,他們基本上都很難接受。當時中國廠家選擇的主要是非常簡單的皮草款式,而同一個款式能賣好幾年。”崔溢雲笑言道,但到近幾年,她欣喜地發現很多的中國廠家會主動要求接觸最新的皮草樣品和工藝,希望與國外的一線品牌的研發理念和趨勢同步。
“中國消費者不再需要簡單的、傳統的‘東北款’皮草,而是希望皮草是一個時裝化的新産品。”崔溢雲說。
皮草新生
從奢侈品轉為普通消費者買得起的時尚産品
今年20歲的于佳,在上海一所高校就讀大二,與每經記者聊到皮草時,她迅速展示了一件自己在今年春節前購入的派克服:牛仔布的外衣裡襯是櫻花粉的水貂皮,撞色的搭配張揚時尚,“我很喜歡這件衣服,既顯得單薄,還特别保暖”。
“天然皮草面料是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是曆史的傳承,如果因為我們沒有去保持、革新這樣一個擁有悠久曆史的高級成衣面料,那麼它的’萎靡’也會是一個巨大的屬于時尚的遺憾。”崔溢雲表示,通過不斷創新,才能讓皮草這種最古老的面料材質不斷煥發青春、适應當下。
《皮草調研報告》顯示,2019年最受歡迎的三個皮草款式:優雅、時尚、奢華類的,在2020年的受歡迎程度略有下降。與之相反,消費者對款式選擇的比例更均勻。值得一提的是,新類别“中性”款首次進入大衆對皮草的選擇類别,有十分之一的消費者對此感興趣。這也代表着皮草這種細分時尚品類目前也正式進入了消費群體細分化的更為成熟的市場發展階段。
圖片來源:《皮草調研報告》截圖
“近幾年我們發現,大衆的生活方式越來越休閑,年輕消費者更會穿搭了,他們大多穿運動鞋,那麼就需要相對中性、休閑的皮草款式。”談及皮草款式的變化,崔溢雲認為接下來相對中性、簡約、“可鹽可甜“的皮草服飾會受到追捧。
谙熟行業變化的王意,也洞悉到皮草市場正面臨的挑戰。“如今,皮草産品越來越豐富,不再是整件皮草的衣服,而演變成為毛領飾邊、裡襯、靠墊、毯子等。”王意認為,在行業經曆數論競争後,皮草越來越親民。“由以前的奢侈品轉為普通消費者可以買得起的時尚産品。但問題是,如何利用線上等新渠道來配合新消費行為的變化。”
脫下高大上的高端消費品外衣,皮草市場究竟會朝什麼方向發展?“我覺得皮草行業正在進入一個‘小而美’的時代。”崔溢雲詳細解釋道,小而美不是說體量會變得非常小,而是說皮草的産品,“消費者會看到更多皮草化整為零的運用,不再僅僅是一個時尚王國中的“大件兒”,而是會增加很多時裝化的運用。我已經看到了很多業内最新的研發成果,所以這個冬天值得期待。”
哥本哈根皮草研發中心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此外,對皮草行業的從業者而言,也将進入小而美的進程。“目前,下遊皮草生産廠家、零售商,相對來說體量較大,但同質化比較嚴重。未來,随着消費市場更加細分的變化,我們将會看到越來越有特色的生産加工企業,它可能針對于一個細分的市場、領域,做成有特色的、小而美的生産商或零售商。會根據自己的産品特色、營銷模式去占領市場的一部分份額。”
對此,崔溢雲很有信心,“我相信未來,在中國能看到大衆都耳熟能詳的運動型皮草品牌,或專門做‘兩面穿’的多功能型皮草品牌。我想這才是符合時尚産業良性發展規律的一個結果。”
“中國最大的優勢是在于我們的市場足夠大,所以作為時尚産業中的一個垂直細分領域,即使品牌、廠家對市場做進一步細分,也都會有足夠的市場容量來支持企業和品牌的可持續發展。”崔溢雲說。
記者手記:推進文明飼養 促進皮草行業健康發展
皮張積壓、行情低迷、企業倒閉、龍頭公司虧損……種種迹象表明,皮草行業上下遊的參與者,日子都不好過。
究其原因,除了疫情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外,曾經的不文明飼養激發消費者對皮草消費的需求減弱,市場缺乏有序調節,盲目跟風入場等,也是更深層因素。
皮草行情最好的年份,一張狐狸皮可以淨賺1000多元。眼瞅着能賺錢,夏先生在幾年前包下數十畝土地,擴建養殖場,準備大幹一場。可惜,夏先生隻趕上了好行情的尾巴,等他的狐狸養殖場形成一定規模時,行情急轉直下,一蹶不振。
像夏先生一樣的養殖戶還有很多。而在産業中遊,皮草批發商高價收購的皮張大量積壓,泡沫破裂,隻能虧本甩賣。
市場火熱時是一陣風,低迷時卻如連綿陰雨天,将無數市場參與者裹挾其中。
相比之下,國外如芬蘭等國家,皮草行情一直不錯,且大量銷往中國。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國外有健全的行業協會,“協會負責銷售,養殖戶隻管養好就行”。而國内的地方行業協會,用養殖戶的話說,“隻是為了收會費”。或許行業協會真正發揮作用,給予養殖戶以正确的引導和周到的服務,及時調節市場供給,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軟黃金”變成“草”。
另一方面,相關行業協會也應該進一步提高動物福利水平,提升中國毛皮動物養殖行業的整體形象。據中國皮革協會數據,我國毛皮動物養殖産業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超過500萬人,有效地幫助農民脫貧緻富。但這一産業,也曾引起過不少争議。
為了規範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相關主管部門相繼發布了《野生毛皮動物馴養繁育利用暫行技術規定》《中國毛皮動物繁育利用及管理白皮書》《貂、狐、貉飼養繁育利用技術規範》等文件,引導從業者文明飼養、規範發展。
而在消費端,奢侈而浮誇的“貂皮大衣”應該成為過去,中性、休閑的多樣化皮草款式,正在被越來越多地接受。當皮草告别奢侈品,成為普通消費者也能買得起的時尚産品,皮草行業也将進入更健康的發展階段。
記者:杜蔚 董興生
編輯:宋紅
視覺:鄒利
排版:董興生 馬原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